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道德经 >> 道德经作者 >> 正文 >> 正文

书法课高炎丹老师石涛道德经赏析与

来源:道德经 时间:2017/12/22

石涛《道德经》赏析

石涛(—约),原姓朱,名若极,广西桂林人,别号很多,如大涤子、清湘老人、苦瓜和尚、瞎尊者,法号原济,亦作元济(后人误传为“道济”),明太祖朱元璋长兄朱兴隆之十三世孙,南明元宗朱亨嘉之子。石涛与弘仁、髡残、八大山人并称为“清初四画僧”,在文人画领域形成了自己的体系,并有画论《石涛画语录》。石涛在书法领域也造诣斐然,如其古朴跃动的隶书、沉着浑朴的行书、磊落率意的小楷等,在清初书坛有其不俗的一面。

古人小楷抄录《道德经》并传世的不少,但和尚书写道家经典似乎有些角色错位。然纵观石涛的身世,其一生儒、道、佛兼修,所以他抄录《道德经》也就不足为奇了。他曾两次迎驾南巡的康熙皇帝,并写出“欲向皇家问赏心,好从宝绘论知遇”,此为他儒家思想的体现。而《石涛画语录》则深受道家思想的影响,如其中所说的“自一以分万,自万以治一”,深含道家哲学精髓。

台北故宫博物院所藏石涛小楷作品《道德经》,共行字,每页纵24厘米、横12.7厘米。此作没有过多着意,属于自然书写。作品在气息上接近于魏晋的写经作品,浑朴率意,简静和美,活泼而不拘泥于法度,有民间书风的特征。据石涛好友李 《虬峰文集》之《大涤子传》记述石涛的书法取法:“集古人法帖纵观之,与东坡丑字有所悟,遂弃董不学,冥心屏虑,上溯魏晋至秦汉,与古为徒。”从中可知,石涛书法取法比较高远,且轻形重质,崇尚朴实。

首先是用笔精致而不刻板,娴熟而有生机。此作字形看似散淡、率意,但用笔无丝毫草率。相反,其书写一丝不苟:起笔、行笔、收笔,笔笔交代到位,气韵完足。

二是造型方扁散淡,自然得体。此作字形多为横向舒张,形态上趋于方扁。其结体不是紧结、紧凑的,没有斜结的紧张感,也没有严谨的规矩法度,而是平正雍和、安稳简静。此作笔画衔接自如,交叠娴雅,映带活脱;造型上不拘泥于某种形态,不受束缚,有从容的气度兼潇洒的流韵,笔随心走,自然书写。

石涛《道德经》

技法练习

临摹与创作之对联创作。

授课老师

高炎丹

福建诏安人

福建师范大学书法篆刻硕士研究生,导师朱以撒教授

福建省书法家协会会员

《书法导报》驻福建通讯员

《中国书画报》北京故宫博物院馆藏书法作品鉴赏专栏作者

书法理论

三年来在《书法报》、《书法导报》、《中国书法报》、《中国书画报》、《书法赏评》、《福建艺术》等国内书法、艺术报刊杂志CN刊物发表书法评论共计三十余篇。

书法作品

作品入选福建省第三届书法展

作品入选第八届全国交通书画大赛

作品获第九届全国交通书画大赛书法组二等奖

文学作品

两年来发于《福建日报》散文作品七篇。年《福建日报》新人新作刊出系列散文。

系列课内容

1、理性之书——李斯《峄山碑》赏析。

赵孟頫《胆巴碑》技法介绍之“点”的笔法讲解及练习。

2、今草的源头——张芝《冠军帖》赏析。

赵孟頫《胆巴碑》技法之“横”的笔法讲解及练习。

3、楷书之祖钟繇《宣示表》鉴析。

赵孟頫《胆巴碑》技法之“竖”的笔法讲解及练习。

4、锐利的篆书——《天发神谶碑》赏析。

赵孟頫《胆巴碑》技法之撇的笔法讲解及练习。

5、第一纸本作品——《平复帖》赏析。

赵孟頫《胆巴碑》技法之钩、挑、转折的笔法讲解及练习。

6、王羲之尺牍之《快雪时晴帖》赏析。

赵孟頫《胆巴碑》技法之捺的笔法讲解及练习。

7、王羲之《圣教序》赏析。

赵孟頫《胆巴碑》技法之钩(一)的笔法讲解及练习。

8、王徵之《新月帖》赏析。

赵孟頫《胆巴碑》之对比结构(十二种对比形态)讲解及练习。

9、王献之《鸭头丸帖》赏析。

赵孟頫《胆巴碑》技法之横向结构(左右结构的十三种处理方法)讲解及练习。

10、陶弘景《瘗鹤铭》赏析。

赵孟頫《胆巴碑》技法之竖向结构(上下结构的七种处理方法)讲解及练习。

11、欧阳询《九成宫碑》赏析。

黄自元《楷书间架结构92法》技法训练。

12、褚遂良《倪宽赞》赏析。

赵孟頫《胆巴碑》偏旁讲解练习。

13、北京故宫博物院藏蔡襄《跋王诜诗帖》赏析。

赵孟頫《胆巴碑》偏旁之三讲解练习。

14、北京故宫博物院藏范仲淹《边事帖》赏析。

赵孟頫《胆巴碑》偏旁之四讲解练习。

15、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定慧院月夜偶出诗稿》赏析。

赵孟頫《胆巴碑》偏旁之五讲解练习。

16、台北故宫博物院藏陆游《奏记帖》赏析。

赵孟頫《胆巴碑》偏旁之七讲解练习。

17、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倪瓒《跋唐人临右军真迹》赏析。

赵孟頫《胆巴碑》偏旁之八讲解练习。

18、唐伯虎《落花诗》赏析。

赵孟頫《胆巴碑》临摹与创作之线条、造型的轻重表达。

19、福建书家张瑞图《草书李白独坐敬亭山诗轴》赏析。

赵孟頫《胆巴碑》结构原理之二——横向结构。对联创作。

20、福建书家黄道周《明代黄道周诗翰册》赏析。

书法临摹创作之论笔势与体势。

21.石涛《道德经》赏析。

临摹与创作之对联创作。

22、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朱熹《行草大桂帖册页》赏析。

赵孟頫《胆巴碑》偏旁之九讲解练习。

23、福建书家伊秉绶《朴学清诗联》赏析。

赵孟頫《胆巴碑》结构原理之四——包围结构。中堂创作。

24、福建书家黄慎《草书桃花源记》赏析。

赵孟頫仿《胆巴碑》风格榜书创作。

24、弘一《开示犹如联》赏析。

章法构成与用印。

课程特色

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有历代书法作品审美鉴赏的理论,也有技法讲解训练。能在提升鉴赏能力的同时强化书写能力。

2、临摹与创作共同推进。

对技法精确解析,系统科学地学习。在掌握临摹技巧基础上,进而学会各种形式的书法创作。

3、24次课之后,学员对鉴赏书法作品能力会明显提高,并且能够独立创作一定水平的作品。

课程须知

系列课元/位,共24课次

体验课:元/位,仅限一次

12月20日(周三)

晚上:19:30~21:30

16人(为保证教学质量,小班课教学,额满开课)。

福州市工业路号名师楼

名师楼小广场共有50个学员免费车位,停车是非常方便的。

1.提前联系名师楼课堂助理好好(mingshilou)







































白癜风诊疗康复标准
白癜风前兆

转载请注明:http://www.mengjialaguos.com/ddjzz/13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