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是初秋时期楚国人,在当时就已经久负盛名。据说圣哲孔子,也曾七度专门上门拜访请教学问,请教老子先生,并这样夸赞老子:
鸟,我们知道它们擅长飞翔;鱼,我们知道它们擅长游泳;兽,我们知道它们擅长奔走。对于鸟,可以用箭射它;对于鱼,可以用网捕捉;对于兽,可以陷阱捕获。
至于天上的龙,不知道它的样子,也不知道它怎样御风飞天。
见到老子,就像见到了龙一样。
可见,老子的博学多才,令最圣贤的孔子也自叹不如。
01
老子所著的《道德经》,全书五千余字,分为《道经》、《德经》两篇。此书被被誉为“万经之王”,是历史上最伟大的名著之一。
德国哲学家尼采将《道德经》形容为“永不枯竭且满载宝藏的井泉”,只要“放下水桶,便唾手可得”。
古话说大道至简。最复杂、最深奥的道理却能用简短的语言表达清楚,教化众生,可见作者的厉害之处。
《道德经》全篇运用各种修辞手法,文段参差错落,极富音乐感和美感,读来朗朗上口,极具诗意。
语言凝炼简洁,将道理惯常的艰涩枯燥消融于无形,将抽象的道理,借助于故事的魅力具象化。让读者在愉悦的享受中,获得心灵上的慰籍和安抚。
02
《道德经》被称为是人类智慧的宝库,他用“道”来解释宇宙万物,将道看作万物之源。
在修身养性方面,建议众生要“温和不争,虚怀若谷,浑朴纯正。”“尽其所能地放宽胸怀,如大道一般包罗万象,注而不满,酌而不竭”。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物极必反,不要沉溺于感官享受,不要过度欢娱,否则将极大地危害人的身心。
在政治上,“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民不畏死何以死惧之。”劝告统治者要体恤民生,取法天道,宽待百姓,无私无欲。
为人处世方面就更多了,蕴含深意的处世金句比比皆是。正所谓一千个读者一千本《道德经》。比如“将欲废之,必故兴之;将欲夺之,必故与之。”……
文艺美学上,“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让人们把大自然的大美当作艺术极致。“有之以为利,物之以为用”,告诫我们欣赏作品,要学会听锣听音听鼓听声,聆听文章“言外之意。”
▽
窗外是风景,笔下是前途,低头思考,抬头向往:
人们常说,一本好书可以影响人的一生。希望《道德经》里流传几千年的文化精髓,可以洗涤你我的心灵。
转载请注明:http://www.mengjialaguos.com/ddjzz/136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