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揭《道德经》的秘密(中)
张工
《道德经》全文多处说到本体,为什么会如此重视本体?看第五十二章便有知“天下有始,可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意思:世界有始源,始源就是世界之母。认识这母亲可以了解她的儿子。认识这儿子也可以了解他的母亲。既了解儿子,又掌握其母亲,那就永远不会失败!
如果我们把本体看作是其母时,人间就可以视为是其子了,而根据图示的表达,本体或宇宙最初的轮回,即实现了“一切皆定!”并且达成极致的大圆满,这点和唯物的“进化论”刚好相反,所以,对本体的理解具有相当关键的意义,这也是《道德经》一再分析的重点,也是我们接下来要讲的《道德经》中修行文化的依据。
在通读《道德经》中,人们通常将全文分为道与德二大篇,但是在生活实践中,又一致将道与德归并为一个概念——道德,我们索兴也沿用道德一词来进行解说。在图示中,道在轮回的一出发就分形为二圆,二圆同质但极性相反,所以一为正常道;另一为非常道,等同于太极的阴阳。按照我们站在道家的立场上分析,将正常道(天)的表现形式即圆空用宗教或道德(德)来表示,前面我们说过《道德经》是宗教意识的产物,同样也是道德的产物;可见德是离不开道的,它的定义就是顺道而行的一切精神意识行为,同时它和宗教行为也并不矛盾,以致经流传的道德总是和宗教被捆绑在一起。
另一非常道(地)的表现形式即圆空用科学来表示,在《道德经》中,科学被认为是一种物质或时空行为,尽管科学也重视研究精神意识领域的事物,但是科学所认准的精神意识并不发生在正常道范围,而是依附在物质上的细胞意识,属于非常道的暗物质产物。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宗教(道德)和科学形成的是一种对立关系。不过,从层次形态上来说,宗教代表的是宏观及整体;科学代表的则是微观及分化,所以宗教往往能够包容科学,科学对待宗教则总是持排斥的态度。这从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就可以看出来,物质文明越发展,科学水平越高级,但人类的道德伦理水准却是每况愈下。
从上述中可以明显看出,《道德经》的修行观是建立在正常道范围的,而《道德经》的主讲是针对人生而言的,所以其修行行为准确讲发生在图示中间的人生(人间)范围。中间圆注明为阴阳,也就是说它是一个宗教(道德)与科学(物质)混合的场所。《道德经》是如何看待发生在人生中的修行行为呢?
大家都清楚佛家从本质上倡导的是出世修行法,即成道者最终得放弃形体生命,因为在佛家的眼里物质界是一个不能常住的污秽的五浊世界,尽管佛家并不否认所谓的人间佛教。其实道家修行也是一样,所以就有了佛道同源一说。可以说,在针对生活在阴阳相间的修行者来说,《道德经》用了大量的篇幅,反复地在劝说放下物性科学也就是物质生活这一块,放下这一块就意味着保留下了宗教道德这一块。如第四十八章“为学者日益,为道者日损。损之又损之,以至于无为,无为则无不为。将欲取天下者,恒以无事。及其有事也,又不足以取天下矣。”注释:学习得越多,离大道越远。远而又远,最后达到无所有。无所有则无所不有,治理天下必须无所事事。如经常有事,就不能治理天下。
《道德经》认为人所处的物质世界是从正常道堕落的结果,所以应对的最好办法就是“反者道之动”,从万物、三、二、一、原路返回。十六章说“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就是这个意思。也就是一个“损之又损”的过程,您想想,从万物归道,难道不是“损”吗?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没到“无”(道)的境界,就不会理解真正的“无为”。
既然“反者道之动”,那我们原路返回就是了,为什么大多数人都宁愿执着在万物这个层次,宁愿承受生老病死的痛苦与烦恼呢?答案在第42章的“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的这个“和”字。“和”字在《道德经》里,本身是代表一种阴阳平衡。在物质界,所谓的阴阳平衡通常被认为是一种高超的行为,实际上通过图示的宇宙观来观察,这种阴阳平衡在宇宙之中只有二个地方出现,一个是源头的“一”;另一个就是物质人间,当“一”以整体性占据最高能量等级时,意味着和其对立(颠倒)的物质人间会以极度的分化成为最低的能量等级。事实上人类世界所处的位置确实是整个宇宙中最低端,这也就是宗教一再要求人类解脱于人间的道理所在。
《道德经》在全书中不断表述“复归于其根,复归于婴儿,复归于无极,复归于朴”,全都是叫你倒退。所以,老子的社会观被认为是一个全面的反文明、反文化观念,甚至有人认为是反人类的。《道德经》并不反人类,他恰恰是想维护人类,他认为人类不断地奔进文明,不断地增加文化,其实是对人类的戕害。因此,他反文明反文化。这一点正是现代唯物论者最不服气的一面,其实佛道都持这样的观点,从图示来看,左右二圆不仅仅是极性相反,它们在观念上甚至行为上都是颠倒(相反)的。不过这里还有一大秘密,由于在生命的等级层次上天占有宏观面,而地为微观面,所以凭借天界的高度智慧,它对地界是十分知晓的,反观地界往往对天界是无知的。这一点我们通过流传纷纷扬扬的外星生命与神佛之间的关系就可以看出来。从流传中的外星世界信息来看,外星生命通常是不重视宗教甚至反宗教的,因为他们基本上都属于阴性世界的生命,但是,他们通常又感觉到在人类背后有一股强大的力量他们得罪不起,以致对人类地球始终保持一种敬畏感,实际上这就是人类中的修道人在发生作用。
.8.1日
转载请注明:http://www.mengjialaguos.com/ddjzz/138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