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道德经 >> 道德经作者 >> 正文 >> 正文

道德经解析第六十八章不争之德处世治

来源:道德经 时间:2025/2/7
北京哪家医院白癜风最好 http://www.zherpaint.com/m/

[1]极:标准、道理、最高法则。

  善于统领的将帅不崇尚勇武,善于作战的人,不会随便恼怒;善于战胜敌人的人,不会轻易与人交战;善于识人、用人的人,对待他人总是保持着谦和的态度。这就是所谓不与万物相争的德行,是所谓善用于人的能力,是所说的符合天道的做法,是自古以来就有的最高法则。

  古人认为对待敌人,最好的方法就是孔子说的“夫修之于庙堂之上,而折冲乎千里之外,”在朝堂上谋划好自己国家的政事,主贤臣仁,就能使千里之外的敌人自动退却。《孙子兵法·谋攻》也说:“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在战场百战百胜也不是最好的,最好的是“不战而屈人之兵”。

  “不武、不怒、不与、为之下。”是不急这德的表现,但老子并不是不允许国家动武,而是主张谋定而后动,他反对智巧、谋略,但更反对武力、暴力。“不以兵强为天下。”“夫佳兵者,不祥之器。”都表达了老子的这一思想。但老子所倡导的柔弱并不是软弱,不争也不是屈从,是为守卫和平,从而采取的顺应自然的行为,倘若他人要破坏和平,逆自然而行事,当然也需要去纠正。

欢迎留言、评论、转发!

部分图片与文字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站内联系作者删除。

转载请注明:http://www.mengjialaguos.com/ddjzz/1403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