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道德经》的第2章是有一定争议的,有一些人认为第二十九章才是真正的第二章。其实1在我看来,无所谓顺序,如果一定要讲一下顺序,那就看你自己,那种顺序适合你,你就用哪种就好。老规矩,先看原文: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wu)恶(yi)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己,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高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Shi)特,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用陈烯尧注解来说这个第二章,讲的是《道德经》天下如果都知道什么是美,并且去行美,那么恶就会停止。如果能都知道什么是善,并且去行善,那么所有的不善行为就自然会停止。但是,有句话叫作尽信书不如无书。最重要的是吸取别人的感悟,还要有自己的领悟。
在我看来这一章,最主要的就是让人通过现实中的事实,感悟道的特性之一,宇宙旋转法则,并且实事求是,持道,行道。如此才能天人合一,天长地久。这一章,最主要的就是让人通过现实中的事实,感悟道的特性之一,宇宙旋转法则,并且实事求是,持道,行道。如此才能天人合一,天长地久。
还有就是圣人要顺应万物而不限制,不据为己有,帮助而不求回报,建立功劳而不自居。正因为不居功,反而功劳不会失去。我们结合现实生活可以实际理解为“不争即为争”,要有“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的豁达与智慧。当功成时,即使你不说,领导也清楚。另外在工作中,作为领导要放手,不要过多干涉工作的发展,也不要一遍一遍的说教,只要在事态可控范围内,顺其自然。
当人的主观对任何事物产生了判断,两种对立的概念就会同时产生,它们也一定是对立而统一的存在,当人类产生了公共的概念,而私有也一定应运而生,当我们认为好的,对的确定后,一定会对自然的状态进行破坏或改造,而这种所谓改造进步背道而驰并且相差甚远的结果,不是被天道自然所灭,就会被人类自己所灭。
所以人要学会感恩这世界。比如当我们还有不能够理解的事情时,我们开始保持感恩。当我们想抱怨时候,我们也开始感恩。当我们开始遇到不舒服的时候,我们同样保持感恩。这时候你就会发现,你可以从原来的对抗的频率,慢慢静下来,开始试着去理解,转换到创造的频率。这样,阴阳皆在,一切顺利。点赞收藏
转载请注明:http://www.mengjialaguos.com/ddjzz/140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