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见小曰明,守柔曰强。用其光,复归其明,无遗身殃,是为袭常。
我们翻译一下,大致意思是说:
天下万物都有本始,这个始是天地万物的根源。既然知道了万物的根本,也就认识了万物;既然认识了万物,如果再谨守万物的根本,那么终身也不会发生危险了。堵塞嗜欲的孔,关闭欲念的心门,就可以终身没有劳烦扰心的事。打开嗜欲的孔,就会增添纷杂的事,使你终身不可救治。能从细微处察见事理的叫作“明”,能够守住柔弱的叫作“强”。运用外在的智慧的光’返照内在的“明”。不会给自己带来灾祸,殃及其身,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延绵不绝的常“道”。老紫认为,天下自然万物的生长和发展有一个总的根源,也就是母,即作为万物本源的“道”,它是世间规律的共性方面。“道”又衍化出事物不同的方面,也就是子,即世间规律的个性方面。人应该从万物变化中去追索其共性,把握最基本的原则。同时也应该认识到它们的个性,不至于僵化,教条。这样才能“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
这一章讲在立身处世中复归于大道的方法,并阐释了道为天下万物之母的道理。
先来看一下本章的开头:“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老紫认为,天下万物都有一个开始,而这个开始就是所谓的道。所以,我们可以把道比作生养万物的母亲,而把万物比作道的孩子。尽管世间任何一种事物都是道的“孩子”,但是它们各有差异,有好坏之分,这就好比同母的兄弟,既有孝敬双亲的,也有违背孝道的,而违背孝道的人必定会遭到谴责。在这里,老紫以母子关系来比喻道和天地万物的关系,目的在于希望我们要像孝敬父母一般遵循大道的德行,只有这样才是合乎了大道,也只有这样才能“没身不殆”。
我们再分析一下中间部分:“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兑”在《易经》的八卦里作“口”解;我们在这里解释为口耳鼻,泛指与外界相通的器官。关于“勤”字的意义,一般人当作“觐”解,“觐”是“见”的意思。所以这句话可以解释为把自己的感觉器官口耳鼻全部都关闭起来,把自己的心门也封闭起来,一辈子不见任何人和事物了。老紫为什么要说这样的话呢?下面我们就具体分析一下。
在前面的章节中,老紫曾提到过“五色”,“五味”和“五音”,并指出它们对人是有危害的,这种危害表现为可以直接导致人们目盲,耳聋,口爽。既然五色,五味,五音会危害人类,那么我们为什么还要极力追求它们呢?在老紫看来,这是由人类的本性决定的。人生而具有私欲,有了私欲就要与别人争夺,所以老紫才会在《道德经》中多次申明人们应当克制欲望。而老紫所说的“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并不是让我们像死人那样不睁眼,不呼吸,不听声音,这只是一种夸张的说法,日的在于告诉人们外界所带来的种种危害。因此,人们必须要遵守大道的德行,不要妄想和妄为老紫在这里要人们堵塞五色,五味,五音进人身体的通道,这里的堵塞并非不吃,不看,小听,而是要堵塞诱惑人们灵魂堕落的通道。如果不堵塞满足欲望的通道,人们就会受到惩罚。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mengjialaguos.com/ddjzz/74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