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道德经 >> 道德经作者 >> 正文 >> 正文

道德经释义第六十八章

来源:道德经 时间:2021/4/14
有人去过北京中科医院 https://m-mip.39.net/news/mipso_5218643.html
《道德经》

第六十八章

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争。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注释]:

“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争。”

作为将帅,以修德畜众,不以威武耀示于人,三军自然诚服。项羽在鸿门设宴,暗施埋伏,刀出鞘,弓上弦,武士林立,欲杀刘邦,却被一个手无寸铁的张良所挫败。刘邦心怀仁慈,入咸阳未动一刀一枪,而子婴自缚纳降。因封府库,散宫女,封三秦,以此深得秦民之心。

“善用人者为之下。”

不以己为能,而以国事为重,以万民为上,礼贤下士,恭敬一切,贤能者定能效其力。刘邦筑台拜将,本着一片赤诚之心,感韩信为汉室效力。刘备三顾茅庐,才得诸葛亮匡扶汉室,鞠躬尽瘁。此乃“善用人者为之下”。

“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如能体其真常之道及无为而无不为的自然之德,必能在修身、齐家、治国、理民,以至于处事接物,皆能随心应手,不争而自得,不劳而自成,贤能者自然效其力。天道的运行,上古的行事,虽有德而不自以为德,更不有意为德。

此章以用兵之道,喻示人们处事接物宜于真诚仁慈,含虚自敛,晦迹韬光。以此理事,而事事必理;以此接物,而物物顺应。天道不争而万物自化,圣人不争而万民自归。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mengjialaguos.com/ddjzz/794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