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道德经 >> 道德经作者 >> 正文 >> 正文

修行者说道德经之第二十二章之一

来源:道德经 时间:2017/11/14

现在我们学习《道德经》第二十二章:“曲则全,枉则正。洼则盈,弊则新。少则得,多则或。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惟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岂虚语?故成全而归之。”这一章的内容,也是顺着前面第二十一章来的。前面不是讲“孔德之容,唯道是从”吗?然后又说了一通“恍兮忽兮”的,估计有不少人看了,就有点糊兮涂兮,稀里糊涂了。毕竟没有经过实际的修证,确实很难真正体会那些话的意思。可能还有不少人会觉得,那些境界太高大上了,好像离我们很远。因此老子在这里,就换个比较接地气的角度,采取种种比喻,来说明这个境界,希望我们能够更好地体会。

第一段:曲则全,枉则正。洼则盈,弊则新。

在这里,老子列举了四种现象。在这四种现象的背后,共同说明了一个道理。什么道理呢?我们学到后面就明白了,现在先从这些现象入手,来进行分析和体会。

第一个现象,曲则全。这句话直接从字面上翻译过来,可以简单翻译成:弯曲就能够保全。但是说实话,我一直不怎么主张把古文直接翻译成现代白话,因为一翻译就会失去很多信息。例如这个曲字,它不仅可以表示物体的形状弯曲,还可以表示人的身语意。例如语言上的曲,叫做委婉;行为上的曲,叫做迂回;心理上的曲,叫做随顺。这个全字,也包括了完全、安全、保全等等意思,有不同层面的含义。那么你在翻译的时候,无论选用哪个词汇,都难免有所遗漏的。对不对?

因此我一贯认为,真正想了解和体会古人的智慧,最好还是直接读原典。至于后人的注解和翻译,当然有参考的作用,可以用来启发思维,但是不能作为理解的标准。包括我在这里和大家分享的心得体会,严格来讲是登不得大雅之堂的,最好大家听过后全部都忘个干干净净,然后重新去读《道德经》的原文,我相信那个感觉和效果就不一样了。那才是属于你自己的,是你直接从古圣先贤那里得到的智慧。我认为做到这个样子,才可以说会读书、会听话了。不知道你们同不同意啊?

现在回到经典上,“曲则全”是在说什么呢?首先,最表面的意思,就是说物体的形象是弯曲的,不是直的,这样它就容易得到保全,保持它的形态完整,不受损害。这个我们观察自然界现象,例如那些河流,在碰到阻碍的时候就懂得绕弯走啊,这样才能保全它作为河流的形象。对吧?不然的话,硬是顶在那里不走了,那就做不了河流了,应该叫做湖泊。我记得小时候看过一部片子叫做《太极张三丰》,它的主题曲就唱道:“风中柳丝舒懒腰,几点絮飞飘呀飘。谁能力抗劲风?为何梁木折腰,柳絮却可轻卸掉?”说的就是曲则全的道理。其实太极拳原理就是这样的,对吧?所以它不仅可以克敌制胜,还可以修身养性,这不是平白无故的,这里面有我们古圣先贤的大智慧啊!

其次,“曲则全”用在我们的生活中,例如讲究风水的,有一句话说:“曲则生情。”山环水抱才是好风水。在园林设计上也讲究“曲径通幽”,这是人为营造一个好环境,对人的身心就会产生良好的影响。那么相反的情况,风水上还说:“直来直去伤人丁。”这是作为反面的例子,如果居住的环境出现这种情况,就得想办法进行调整了。

然后,我们人作为群居动物,在处理各种人际关系的时候,也存在“曲则全”的现象和规律。例如有人说话是心直口快啊,有这个说法,叫做“刀子嘴豆腐心”。意思是这个人心眼其实并不坏,就是嘴巴太厉害,像刀子一样,无意中会伤到别人。这样的人,有时候也很让人很难受的,对不对?他往往是得罪了人,自己都不知道。那么反过来,真正会说话的人呢,就懂得一些话要说得委婉一些。用一些旁敲侧击啊,比喻暗示啊,或者有时候讲个笑话啊。听的人哈哈一笑,也就明白他的意思了。这样才能保全良好的人际关系,这也就是“曲则全”的道理。

例如有一个关于晏子的故事,说有个人得罪了齐景公,估计还得罪的比较狠,齐景公就很生气,非要把这个人给杀了,而且要采取肢解的方式。连这么残忍的做法都提的出来,估计他确实是被气坏了。然后他也很聪明,估计到肯定会有人来劝阻自己,还提前打了预防针,下命令说:敢谏者诛。意思谁要来说三道四的话,我就一起杀了。这下子情况就严重了,那么晏子作为齐国的宰相,他有责任阻止齐景公这种明显错误的行为,他是怎么做的呢?根据史料的记载,接下来的一幕是很有戏剧性的,我们完全可以当做戏看。只见晏子走过去,左手抓住那个人的头,右手拿出刀来磨几下,然后抬头问齐景公说:“古代的明王圣主,在肢解人的时候,不知道是从哪个地方开始的?”齐景公一听,马上醒悟过来,就说:“放了他吧,这是我的错。”

我们来体会一下这个故事,如果晏子直接对齐景公说:“主公啊,你这样做不对啊,这个人杀不得啊!”那会有什么效果呢?我们看历史故事多了就有经验,最大的可能性,不但他想救的人救不了,恐怕连自己的脑袋都得赔进去了。晏子的智慧就在于不直接说破,而是换一种方式提醒齐景公,让他自己明白过来,改正自己的行为,这就是“曲则全”的智慧应用。这种说话方式,在古代有个专门的词,叫做讽谏,讽刺的讽。就是有些话不直接说,拐个弯旁敲侧击的说,这样效果反而更好。在我们的历史上,这种“讽谏”的故事也很多的,有兴趣可以去搜索一下,体会说话的时候怎么做到“曲则全”。

还有行为上的“曲则全”,相信大家以自己的人生经验,肯定有不少亲身体会的。往往我们做事情的时候,直奔目标是很难成功的,就得迂回作战才能顺利达成目的,这也就是“曲则全”的道理。例如我记得以前看过鲁迅的一篇文章,他说到一个生活经验。大概意思是,如果你的房子光线太暗,你想开个窗口,直接提出这样的目标去征求别人的意见,肯定各种有的没的意见都来了,然后呢这个窗口你就别想开了。但如果你说,我这个房子光线太暗了,干脆把房顶掀掉吧!然后也是各种意见都出来了,最后商量之下,可能达成一致的结论,就是这房顶别掀了,在旁边开个窗口就行啦!你看,就非得拐这么个弯,才能达成目标,这也就是“曲则全”。其实我们生活中这样的例子到处有,例如商场里面常见的讨价还价,还有一些商家故意把价格标高之后,再打折扣的这种手法。仔细观察的话,小到一个商品的交易,大到国际之间的谈判,甚至战争,都存在“曲则全”的现象和规律。是不是?

其实这个“曲则全”的道理,也不是老子一家提出来的。例如《易经》的《系辞传》也说:“曲成万物而不遗。”基本就是相同的意思。另外在《中庸》里面有一段话说:“其次致曲。曲能有诚,诚则形,形则著,著则明,明则动,动则变,变则化。”这就相当于把“曲则全”的道理,落实到自己的身心修养和为人处世上,具体的方式方法都给提出来了,这个我们都可以参考一下。

说到这里,我想起一个成语,可能大家也都很熟悉,叫做:委曲求全。现在它是被用得有些贬义的意思了,其实它的原意并不坏,出处也就在这里。所谓的委曲求全,委曲只是方式,求全才是目的。例如一个人为了顾全大局,有时候就得作出让步,牺牲小我来成就大我。这个用现在流行的话说,也叫做讲大局,顾全大局。我们不是提倡要有大局观念吗?实际上,也只有胸怀全局的人,他才能够做到委曲求全,去顾全大局的。不然的话,谁还管谁啊!大家说是不是?

这里顺便说一下,现在很多人说“委屈求全”,用的是屈辱的屈,严格来说这是不对的。虽然曲字和屈字的意思也有些相近,但实质上它们有很大的不同。最大的差别,就在于心态和感受不一样,效果当然也不一样。请大家仔细体会一下,是不是这样?其实,老子给我们留下这部《道德经》,他是希望我们学习他的智慧,获得人生的圆满和成功,绝对不是要我们去受什么委屈。对吧?

赞赏

长按







































去哪里治白癜风好
北京中科医院好不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mengjialaguos.com/ddjzz/9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