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道德经 >> 道德经作者 >> 正文 >> 正文

道德经和太极拳修炼第十三章

来源:道德经 时间:2021/7/19
白癜风诊疗目标 http://pf.39.net/bdfyy/bdfyc/170426/5334051.html

第十三章 寵辱章

(-04-15)

[原文]

寵辱若驚①。貴大患:若身②。何謂寵辱若驚。寵為下③。得之若驚。失之若驚。是謂寵辱若驚。何謂貴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④。故貴以身為天下者。則可寄天下。愛以身為天下者。若可托於天下⑤。

[注釋]

①寵辱:榮寵和侮辱。

②貴大患若身:貴,珍貴、重視。重視大患就像珍貴自己的身體一樣。

③寵為下:受到寵愛是光榮的、下等的。

④及吾無身。吾有何患:意為如果我沒有身體,有什麼大患可言呢?

⑤此句意為以貴身的態度去為天下,才可以把天下託付給他;以愛身的態度去為天下,才可以把天下託付給他。注:修行的终极目的就是放弃思考,丢掉大脑。丢掉想法后,才能随心。即放弃主观、建立客观,也就是元神继位、识神退位。

[译文]

受到宠爱和受到侮辱都好像受到惊恐,把荣辱这样的大患看得与自身生命一样珍贵。什么叫做得宠和受辱都感到惊慌失措?得宠是卑下的,得到宠爱感到格外惊喜,失去宠爱则令人惊慌不安。这就叫做得宠和受辱都感到惊恐。什么叫做重视大患像重视自身生命一样?我之所以有大患,是因为我有身体;如果我没有身体,我还会有什么祸患呢?所以,珍贵自己的身体是为了治理天下,天下就可以托付他;爱惜自己的身体是为了治理天下,天下就可以依靠他了。

 

[呂洞賓注釋]

為吾為天下之為,去聲。驚,危懼意。貴,重也。大患禍害之難堪者,若身視如身受也,寵為下,非良貴也,言常人之情,營營於得失,故寵辱若驚,困於身之嗜欲,惟恐有害於身,故視大患不能。一朝居以身為天下者,不自私其身。而欲偕天下於大道也。貴以慎重言,愛以關切言,可寄於天下,寵辱不驚也。可以托於天下,不以一身之患為患也,此為徒愛其身,而不知以道濟天下者發。

[李涵虛注釋]

寵若驚,則必深藏美玉。辱若驚,則必重立根基。此潛心奮志之象也。貴若身,則必樂道安榮;患若身,則必和光彌謗。此抱元守真之法也。

寵為下者,猶言榮寵無定,每為下移之物,以故得失難憑也。得之若驚,失之若驚,或得或失,隨時謹凜,隨時奮勉,此之謂寵辱若驚也。

此節詮貴患。而先講明有患者,以有患須歸無患也。然有大患之故,亦因色身在,故可以患加之。及其脫殼存神,則不可以患加之也。抑或留形住世,真氣內含,韜光晦跡,又何大患之能撓哉?故當貴重其身,以身為天下所寄命,而不敢自輕其千金之軀者,則可以寄身於天下。黃石公之所以教子房也。保愛其身,以身為天下所托賴,而不可自露其曠世之器者,則可以托身於天下。張九齡之所以誡鄴侯也。善保身者,乃善治身。善治身者,乃善治世。孔子曰,龍蛇之蟄,以存身也。利用安身,以崇德也。君子藏器於身,待時而動,何不利之有?

[太極拳修煉體悟]

本章主要講老子的貴身思想。在人世間,人的生命是最寶貴的,命之不存,身將附焉?天大地大,性命之学最大。太極拳正是治身的好方法,人生在世難免遇到各種不如意之事。這些比起我們的性命,又算得了什麼?我們每天都在不斷的消耗。卻無法科學的補充我們的消耗。人的能量通道有三條:天地日月之精、飲食水穀之精、空氣之精。通過這三條能量通道的供給。補充我們所消耗的能量。太極拳的鍛煉,能使我們這三條通道暢通無阻。從而補充我們所消耗的能量。如果每天消耗的能量小於補充的能量,只要多餘的能量儲存藏在丹田裏,久之氣血則會充盈。性命雙修就有了能量保證。可見:每天積精累氣是我們養生修身治身的必要條件。

学生淼焱:人的能量通道有三條:天地日月之精、飲食水穀之精、空氣之精。通過這三條能量通道的供給。補充我們所消耗的能量。太極拳的鍛煉,能使我們這三條通道暢通無阻。從而補充我們所消耗的能量。”这里的锻炼,每天有没有标准呢?

了尘子:标准是每天精力充沛,睡眠香甜,吃饭有食欲,浑身有使不完的力气,太极拳是世界上唯一能减少消耗的运动。積累精氣乃太極之本。

弟子万生:师父的这篇文章字不多,但是很深。主要讲神炁相交。很多人没有听说过,却有过神炁相交的体验。比如听一段音乐,突然懂了音乐表达的意思,和作者能够隔着很多年感觉到作者写这段音乐的心情,感受。感觉和作者共情了,这就是一种神炁相交。有个年龄很大的抗战老兵说过我一听到冲锋号的声音,浑身上下就充满了力量。这就是一种神炁相交的表现。这是一种通过了外力的方式,和太极拳通过虚静的方式达到的神炁相交,还有些不同。

了尘子:太極之先,本為無極。鴻蒙一炁,混然不分,故無極為太極之母,即萬物先天之機也。二炁為陰陽,陰靜陽動,陰息陽生。天地分清濁,清浮濁沉,清高濁卑,陰陽相交,清濁相媾,氤氳化生,始生萬物。人之生世本有一無極,先天之機是也。迨入後天,即成太極。故萬物莫不有無極,亦莫不有太極也。

人之作用,有動必靜,靜極必動,動靜相因,而陰陽分,渾然一太極也。人之生機,全恃神氣。氣清上浮,無異上天;神凝內斂,無異下地。神氣相交,亦宛然一太極也。故傳我太極拳法,即須先明太極妙道。若不明此,非吾徒也。

太極拳者,其靜如動,其動如靜,動靜相間,相連不斷。則二炁既交,而太極之象成。內斂其神,外聚其氣。拳未到而意先到,拳不到而意亦到。意者,神之使也。神氣既媾,而太極之位定。其象既成,其位既定。氤氳化生。而演為七二之數。

太極拳總勢十有三,掤、捋、擠、按,採、挒、肘、靠,進步退步,左顧右盼,中定,按八卦五行之生剋也。其虛領,含拔,鬆腰,分虛實,沉墜,用意不用力,上下相隨,內外相合,相連不斷,動中求靜,此太極拳之十要,學者不二法門也。

“欲求安心定性,斂神聚氣,則站樁、打坐之舉不可缺,行功之法不可廢也。學者須於動靜之中尋太極之益,於八卦五行之中求生剋之理,然後混七二之數,渾然成無極,心性神氣,相隨作用,則心安性定,神斂氣聚,一身中之太極成,陰陽交,動靜合,全身之四體百脈,周流通暢,不黏不滯,斯可以傳吾法矣。”這是本門先師所傳拳論。這篇拳論主要講太極拳的體用關係。聚氣斂神為體,發放禦敵致用。即太極拳的先天、後天練法。

[谈拳論道]弟子羅某:本篇老子講述貴身之理,寵辱之患,患得患失;有身則有患,聖人貴己身是為天下。貴大患若身,方可托天下。(天下託付者,身繫天下,若不貴己則身天下危。)因此老子說:以身為天下者,才可以託付天下。

太極拳是正心修身之法門,強身是為己也是為天下,若國人身體皆強壯,國家自然也就強盛了。百年前太極拳廣傳天下之時,正是國家危亡之秋,太極前輩們立志挽救國人於“東亞病夫”,從強壯國民做起,我輩雖身處盛世,亦應強壯自身,進而廣其道而強壯國民。

弟子萬某:師父今天的道德經講的,可以用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心境來描述嗎?寵與辱皆是外界給我的感覺,若在意了就會被人所制。如明星與媒體的關係一樣,若太在意媒體的意見則被牽著走,無法解脫達到更高境界。有的人把这叫“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若能不為說動,則是“相忘於江湖”。請師父指正我的觀點了塵子(先天太極)

了塵子:這一章,主要講的是道家的貴身思想。命乃身之本源,修身復命之器,我們每個人都要珍惜、珍愛。惜身的方法就是每天積精累氣,減少不必要的耗散。人在江湖,捨己從人,從人由己。天地盜人真氣,人如能以天地、水穀之精,補漏損之精,則修身復命不難也。個人體悟,僅供參考。

弟子冯星:老子本章宠辱不惊感觉用中正平和的心态可以理解。一来要尽量待人待事心情淡泊平和,做好自己该做之事。二来珍爱重视自己的身体,身体为本,才可以更好的做人做事。道理大家都懂,就是重在反省自己到底有没有做到,做到什么程度。想想自己正在从事的职业,每天正在忙碌的事,直问本心那些是可能按此修正的,或许才是收获。

弟子万生:不要活在别人给你带来的宠与辱当中,别人能带给你也能带给其他人。就像宫斗剧中一样,得宠的妃嫔那是飞上了天,失意的,宫斗失败的还不如去死。宠辱皆来自一人。

弟子肖:比如我们生活在多姿多彩的世界,今天唱歌明天跳舞后天打麻将,这样的话拳是没有时间练的,我们要会选择,前者是耗的,外散的,太极拳是内敛,守真元,所以我们要多花时间在太极拳上如此才能身体健康。那么练好拳有个健康身体后不要自私,也不要为了自己得个什么名堂才努力的练,那样境界怎样都不高的,因为与道不相合。为学道先明理,理不明艺不通,感恩师父耐心引导[抱拳]

了尘子

了塵子:學太極拳為入道之基;入道以養心定性,聚氣斂神為主。故習此拳,亦須如此。若心不能安,性即擾之,氣不內聚,神必亂之。心性不接,神氣不相交,則全身之四體百脈,莫不盡死,雖依勢作用,法無效也。

弟子萬某: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道德經的這一段。讓我想起了以前的一個故事,說有一個藝術家在節目上說我非常享受在舞臺上的表演,觀眾的掌聲與認同,給我無窮無盡的動力。而現在有一些明星。當他紅的時候。他这样也好,那樣也好。等他不紅的時候,他會非常的不習慣。有一位過氣了的明星曾經講過這樣的一句話。我在學校裏學的都是要讓我成為明星,都是叫我走的是上坡的路。而沒有人教我,等我不紅以後我怎樣去面對我的人生。這是不是就是現實版的寵辱若驚,這樣的心態是不是就是把自己的身體和情緒交給了別人,受別人或者另外一個群體的影響?

了塵子:人生在世,性命為大。修身復命乃人生第一要事。太極拳要求我們斂神、聚氣、養精、守護命寶。只有積精累氣才能修性復命,而修性復命先要心靜。心不靜練不出內勁,可見心靜之要也!

弟子晏某:心不靜,無法修身。

了塵子:不能修身則無法養命!只有恬淡虛無,看透名利,忘乎自我、超脫榮辱才能全身。身不全,縱有萬貫家產、金玉滿堂,莫之能守也!

学生淼鑫:这章感觉挺难理解的,细细看了几遍,也找度娘问了一下,以下这段话是我认为最适合我的理解的:宠辱不惊不偏爱不侮辱不盲目,这样的人才会更容易受到信任,因为不争所以不能与之争,也会得到更多的资源等等,少些名利的欲望,多些兼爱的思想,这样我们的生活也会快乐一些。

了尘子;太極拳以靜生動,首先要心靜,心靜才能斂神。它首先闡釋無形、無情、無名的大道,具有生育天地,運行日月,長養萬物的功能;而道有清、濁、動、靜,“清者濁之源,動者靜之基”因此,“人能常清靜,天地悉皆歸。”接著說明,人要常清靜,必須遣欲澄心,去掉一切貪求、妄想與煩惱,實現“內觀其心,心無其心;外觀其形,形無其形;遠觀其物,物無其物,三者既悟,唯見於空”的常寂真靜境界。最後指出,“如此清靜,漸入真道,既入真道,名為得道”。神意运动可以导致太极拳的刚柔相济。刚为骨架,柔为经络。这是内功的不传之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mengjialaguos.com/ddjzz/945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