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善
奉行
关于《老子道德经河上公章句》一书的时代和作者,古今意见纷纭,莫衷一是,按此不表。在中国古代尚黄老、修仙道的社会思潮中,到东汉出现了主要以修道长生的观点解说《老子》的著作,即《老君道德经河上公章句》,或称《老子河上公注》。它是神仙方术与黄老思想逐步结合的历史产物,也是《老子》由道家学说向道教理论过渡的重要标志。《老子河上公注》利用汉代的哲学、医学和养生学的成就注解《道德经》,阐明宇宙观,着重于治国治身之道,而尤以炼养长生为主旨。关于《河上公章句》的内容,一般认为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关于世界万物的起源问题《河上公章句》在阐明世界万物的起源时,吸收了《淮南子》元气论的思想,将《老子》关于形成世界万物的“道“解释为“混沌未分的元气”,以“元气论”来说明"道生万物”与“元气生万物”的实际过程,达到了《白虎通论》和王充《论衡》等著作以前的较高水准。
关于治国与治身相统一的问题《河上公章句》在解释《老子》之“道“时,将其分为“经术政教之道”与“自然长生之道”,而以“自然长生之道”为治身治国的统一理论。
关于治身之道与真道的关系《河上公章句》认为要“守真道”,就需要行道,并反复强调修道养生的重要意义,与后来道教所尊奉的最高信仰和所追求的最终目标是完全一致的,为道家思想过渡到后来的道教架起了一道桥梁。
修道养生的方法提出修道养生的方法主要在于对人体精气神的保养,包括爱气行气、爱精固精、无为养神三方面等方面。综上可见,《老子道德经河上公章句》利用当时的哲学、养生学和医学成就,阐明修道长生的理论和方法。它注解《老子》虽包含统治术,但着重点不在统治术,而在长生术。它主张怀道抱一,导引行气,在自身修炼上下功夫。兼而论之,它宣传行善得福、积德长寿的修道思想。以至于后来道教《传授经戒仪注诀》规定:《老子道德经河上公章句》为道门必读的经典,其地位仅次于《老子道德经》而先于《老子想尔注》。--本文节选自《中国道教通史》第一卷,
第-页,有删改。
《墨子·明鬼》:明鬼神之实有也。正神不附体,附体非正神!百年之后是鬼是仙,都是一个人自己的选择龙王出巡布雨图赞美玉帝的道教仙乐-云乐歌红庙子道观
转载请注明:http://www.mengjialaguos.com/ddjam/101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