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道德经 >> 道德经奥秘 >> 正文 >> 正文

老子道德经为人处世很简单,牢记3点8

来源:道德经 时间:2023/3/30

老子是我国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他的思想具有非常广泛的实用性和普世价值。无论你是贫贱还是富贵,无论你是青年还是中年、抑或是老年,无论你是男是女;都能在老子的哲学中找到你人生的支撑。

老子的代表作是《道德经》,《道德经》又称《老子五千言》,顾名思义有多个字。那么,到底什么是老子的处世主张呢?总不至于把这字全部背会吧?即使背会了,也不见得能运用自如。

其实老子在《道德经》第六十七章里,自己有过揭示,老子的为人处世很简单,牢记3点8个字:慈、俭、不敢为天下先。非常精辟。为人处世,顺之则“风生水起”,万事通达;逆之则“处处碰壁”,一生坎坷。

《道德经》第六十七章老子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细也夫!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捨慈且勇;捨俭且广;捨后且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处世秘诀一:慈(仁爱天下)

慈,就是慈爱、仁慈;也即仁爱。“仁爱”出自大自然的母性,也即老子所说的“道”,承载万物而不争。“仁爱”的力量非常强大;君王以“仁爱”可以牧民;将领以“仁爱”,可以使士兵视死如归;普通人以“仁爱”,可以结交天下朋友;这就是“仁爱”的力量。

我们守住“慈”这一秘诀,就会使得自己的人缘非常好,会有更多的人愿意和你交往。朋友多了,自然你的路也宽了;做起事情,无不顺风顺水。

处世秘诀二:俭(涵养精神)

俭,一是节约;二是“啬”,保守,有而不用尽。“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老话也说“勤俭持家”。如果你看“富一代”,其实他们大多都具备“节约”的这种精神;只是到了“富二代”之后,才出现了种种问题。

老子所说的“俭”是第二个意思,即“啬”。啬,乃保守,有而不用尽之意;简单说就是“涵养精神”。“精神”乃是人生命的根本。没精神,则什么也干不了;精神透支,则容易生病;精神萎靡,则漏洞百出。所以,老子的处世秘诀二,乃是“涵养精神”。

处世秘诀三:不敢为天下先(不争之德)

不敢为天下先,即不敢处在天下人的前面。这里所说的并不是“龟缩原则”,也不是避免“枪打出头鸟”;而是一种表面上退让了,实际上却得到了的一种处世原则;也即“不争之德”。君王有不争之德,故而能成为人民的领袖;官员有不争之德,故而能得到下属和群众的拥护;普通人有不争之德,故而能得到周围人的尊敬。

众人之中,谁能代表众人,往往是那些“先人后己”,具有“不争之德”的人;而肯定不会是那些“斤斤计较”、“处处先考虑自己”的人。

为人处世,如果你能做到老子的这三个主张,则万事通达,顺风顺水;如果你做不到,则处处碰壁,一路坎坷。

(以上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请注明:http://www.mengjialaguos.com/ddjam/1253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