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师一席话,胜读数年书。
站在大师思想高处,领悟圆融人生。
欢迎来到《听曾仕强谈国学与人生》课堂!
这讲很重要,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刘邦有句名言:“知进退,明得失。”刘邦能从沛县泗水亭长,一步步施展雄图大计,最终成为汉朝的开国皇帝,有许多重大抉择,都得益于这句名言。
一个人若能做到审时度势,在该进的时候进,该退的时候退,那么,人生定能取得成就,甚至走上人生巅峰。
中国式管理大师曾仕强就《道德经》第九章的内容探讨了人事进退之道,他认为,若能悟透老子给出的五条心法,便能根据自然规律,在人事抉择中,进退自如。
01适时而止,勿贪勿偏
老子进退之道第一条心法——“持而盈之,不如其已”。
曾仕强教授解释说:“当容器装满时,即便有再好的东西也是装不进去的,若硬往里面装,反倒会让容器里原来的东西溢出来。凡事退一步,便是另一番天地,若执意地向前进一步的话,必定会搞得自己连同他人都紧张起来,到最后,反而不会有好的结果。”
有位朋友做小生意,有了些积累。后来,有人拉他入伙做别的领域,他说不急。后来,看着有人赚了也有人赔了,他也云淡风轻地说:“生意赚了赔了是常事,但如果自己能力暂时掌控不到那个程度,就不要什么都想做。到头来贪心不足蛇吞象,反倒把自己逼死。”
的确如此,人生很多时候,比“进”还要难以抉择的是其实是“退”。当事情到了掌控度的“临界点”时,还一味地放纵贪欲,而不知道“止”,便很容易遭遇崩盘。
“不持盈”需要我们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要深入理解自然规律,依规律行事
圣人比凡夫高明的一点是戒贪心。他们往往能在该“止”的时候,“止”得洒脱,“止”得淡然。因为圣人理解规律内涵,凡事只要有了“盈”的想法,接下来就要朝着颓势发展了。
其次,做事做人留有余地,进退自如
自己能够掌控的东西,做到七八分,千万不要追求满。
这并不是说做事不用心,而是说竭尽全力做某件事情,心态上还要保持着一种随时可以退出这种状态的警醒。
不要在“进”的状态下,不自知地陷入极端和偏激。做事留一点弹性,对己对人都有益处。
最后,正确认知自我,是真的“满”,还是假的“满”
曾仕强教授提醒我们,做“止”这个动作之前,要有正确的自我认知。就是说,如果你真是已经到了接近“满”的状态,那一定要“止”下来。
如果你只是一瓶不满半瓶晃荡的角色,那就没必要“止”,一定要继续努力地前进,充实提升自己才可以。
02低调保长久,高调难持续
老子进退之道第二条心法——“揣而锐之,不可长保。”
曾仕强教授解释说:“再锐利的刀,裸露在外面,自然而然地会与外界产生摩擦,久而久之,也会变钝。所以,锐利的东西是无法保持长久的。”
就像现实生活中,锋芒太盛的人往往容易引来各种猜忌和非议。如果不吸取教训继续前进,长期下去,必将栽跟头。
三国时魏国文学家李康在《运命论》写道:“故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
大意是:树木高于树林,就会有劲风将它吹断;土堆突出河岸,就会有湍流将它冲垮;德行高于众人,就会有人对他进行诽谤。
转载请注明:http://www.mengjialaguos.com/ddjam/125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