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里有句话:“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无论天道、地道还是人道,都要遵从自然法则。
而人类,自恃头脑聪明,可以主宰世界的万事万物,敢于一次又一次地挑战大自然的底线。
据最新环境研究,由于二氧化碳排放导致的全球变暖,到年,北极熊以及世界上一半的海岸线或将消失,到时候极端天气将会频繁地出现。
远的不说,就从这次全球爆发的疫情来看,大自然已经又一次给人类敲响了警钟,保护野生动物,保护环境,刻不容缓。
一
《明心宝鉴》中说:“顺天者存,逆天者亡。”
天道有轮回,因果皆有报。顺从天道,天必佑之,违背天道,天必亡之。
早在两千多年前的孟子,就已经认识到了这个道理。人与自然是共存体,人类破坏环境,就是无知地伤害自己。
只有顺其自然,遵从万事万物内在的意愿,才能长久的发展,而且事半功倍。
唐朝长安城的边上,有个丰乐乡,住着一位姓郭的驼背老人,人称郭橐驼,以种树为生。
长安城里边经营园林和水果生意的商人,都抢着雇佣他。因为他培育的树,没有死掉的,而且棵棵枝叶高大茂盛,果实结得又早又多。
于是有人向他请教种树的秘诀,老人竟一点也不藏着掖着,毫无保留地说出了其中的秘密:
其实这里面并没有多么高明的手法,只是我能够顺应树木的自然生长规律,让它们的本性充分发挥而已。
树木的本性要求是:根要舒展,培土均匀并且要原土,把树栽好后就再也不要动它了。所以,不妨碍它的生长就是让它生长的最好办法。
而别人栽树时,树根蜷曲着,又换了生土,培土不是过紧就是太松;栽完后又过分担心,左摸摸右晃晃,这样树木的天性就一天天地丧失了,最终难以成材。
育树如同育人,如今的教育只看成绩,孩子们学习压力日益加重,每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考上最好的学校,接受最好的教育。
于是各种补习班,各种特长课,压得孩子们喘不过气来,可结果往往适得其反,孩子厌学,成绩一落千丈。
反观那些学习好的孩子,大多能够自主学习,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家长反而干预的很少。
无论育树还是育人,都要顺势而为,激励其内在驱动力;背道而驰,只会加速失败。
二
《近思录》里说:“循天理,则不求利,而自无不利。循人欲,则求利未得,而害已随之。”
顺其自然,不求名利,反倒得到的好处更多;遵从欲望,欲求不满,反而招致灾祸。
国学大师曾仕强曾经说,人这一生富贵有定数,额度有限,过早的把名利装满,到后面一定是亏,因为水满则溢。
有人说,人不奋斗枉少年,趁年轻多赚点,可到最后钱是赚到了,害得浑身都是病,把钱转手又交给了医生。
当然,并不是说追求名利不好,自食其力,劳有所得天经地义,但是也要拿捏尺度,不能为了名利而过度地透支健康,那样就得不偿失。
常言道:德不配位,必有灾殃。一个人的财富与地位,千万不可大于自己的功德,否则将发生德不配位,招致祸患,那些本不该得到的财富也终究会散去。
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但健康和平安才是最重要的事;随其自然,不随波逐流,才是人生的大智慧。
转载请注明:http://www.mengjialaguos.com/ddjam/130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