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冲①,而用之或不盈②。渊③(yuān)兮,似万物之宗。
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④。湛⑤(zhàn)兮,似或存。
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道,可以用“冲”描述其特征。具体而言,道就像永恒冲动的泉流,具有原始自发、积极主动、朝气蓬勃、桀骜不驯、神秘莫测、变化无穷、创造一切、毁灭一切、融合调和、均衡中庸、周而复始、循环往复等特点。简而言之,道具有永恒活跃、永不枯竭的动力、活力、毁灭力和生命力。尽管如此,然而道从不骄傲自满。由于道从不骄傲自满,所以它进而呈现出这样一番景象:一方面,它看上去深不可测、无边无际、气势磅礴、令人赞叹,就好像广阔无垠的大海;另一方面,它接纳万物、汇集万物、包容万物、蓄养万物,又好像是统领万物的宗主。
即便如此,道依然并不因此而自以为大。相反,它挫掉自己的所有锐气,消解内心的一切纷扰,与无限的星光融为一体,与万千的尘垢不相分别。这时候,我们再向它望去,它透彻而深邃,若隐而若现。尽管我们身处其中,但却感觉它好像并不存在。
那么,究竟道是从哪里来的呢?我并不知道是谁创造了它,但是它在宇宙出现之前就已经存在。
①冲:在此其含义非常丰富。其中包含如下含义:冲动,冲击,冲腾;冲刷,冲破,冲毁;对冲,脉冲,要冲。这里引申为原始自发、积极主动、汹涌激荡、动力强劲、朝气蓬勃、桀骜不驯、神秘莫测、变化无穷、创造一切、产生一切,破坏一切、毁灭一切、融合一切、调和一切、对立统一、和谐均衡、周而复始、循环往复、永恒活跃、永不枯竭等。
②盈:满,鼓起,挂尖。这里引申为骄傲自满,自以为是。
③渊:广阔无边、深不可测的水域。
④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此句来自于第五十六章,在此重复出现,必有特别意义。其一,表明这句话在道德经中非常重要,需要深刻理解。其二,它表示此章为《道德经》的一个节点。
⑤湛:深远,清澈,澄明,虚无。
本章是《道德经》真正的开篇第一章。
本章告诉我们,“冲”是道的本质特征。道的所有特征,如不盈、不知、不仁、不屈、不死、不勤等都包含在“冲”的内涵之中,并基于“冲”而衍生。所以,道的全部特征可以用“冲”一个字来概括。“冲”反映了道乃至宇宙万物运行的基本规律,是老子对道的运行特点的最高度的概括。进一步说,如果我们不能正确全面理解“冲”,就不能正确全面理解道,也就不能正确全面理解宇宙运行基本规律。
“冲”具有广泛而深刻的含义,它包含一切由“冲”组成的词组意义。“冲”至少包含如下含义:第一,勇猛活跃,强劲有力,朝气蓬勃,势不可挡。这表达了道具有强大的动力、活力和生命力的含义。第二,冲和、混合,融合,调和,均匀,平衡,适中,中庸。这表达了道具有追求和谐、平等、均衡、共生的特点。它体现了老子“万物负阴抱阳冲气以为和”的思想。第三,自觉性,自发性,积极性,主动性,原始性,开启性。“冲”与被动、从动、被迫、受迫等含义相反。这表达了道是宇宙的发生之源和宇宙运行的动力之源的含义。第四,冲刷冲洗,冲毁冲破,万物更新,新陈代谢,迎来送往,物极必反,循环往复。这表达了道具有不断发展、不断革新、与时俱进、辞旧迎新、周而复始、生生不息的特点。第五,对冲,相冲,冲突,冲撞。这表达了道的内部存在两个对立方面,这两个对立方面具有相互矛盾、相互冲突、相互依存以及相互转化的辩证统一关系。第六,脉冲、脉动、波动。脉冲的特点是具有波动性、节奏性、规律性、反复性。如果我们仔细观察大自然会发现,宇宙间无论是光流、水流、电流、气流、血流乃至万物生长和衰亡,都不是无间断连续发生的,而是有间断地一束一束、一股一股、一波一波、一粒一粒跳跃进行的,无不具有脉冲的特点。这反映了宇宙万物运行的基本特点。第七,冲积平原。冲积平原系指,从高山上流下来水经过连续不断冲刷和淤积,所形成的周边山高耸立、中间低洼平缓的地形。这些地形往往处于山谷之中或山口之处,例如韶山冲、九尾冲等等。冲积平原的基本特点是,在流水的连续不断的冲击下,它始终不会象山一样突起来、鼓起来、挂起尖儿来,或者高高耸立,而是始终保持低洼平缓的态势。它体现了道所具有的谦卑、谦虚、不盈、永不自满等的特点。第八,要冲,冲要。其含义为重要关口,关键要塞。这表明了道在宇宙运行过程中的极其关键地位和重要作用。第九,不可预见性,不可控制性,不可驾驭性和神秘莫测性。“冲”具有非理性的特点,其后果往往难以预测,正如人的欲望和情感难以预测和控制一样。这体现了道的完全独立、桀骜不驯、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特点。“冲”还具有其他含义,在此不再赘述。
本章重点阐述了道的“不盈”的特点。在老子看来,对于统治者而言,最重要的就是要具有“谦卑”精神。只有具有了“谦卑”精神,才有可能胸襟似海、胸怀天下,而这也是统治者所最需要和最欠缺的。所以老子一开始便首先指出道具有“不盈”的特点。
老子强调,道尽管具有永恒的活力和无限的生命力,但是道从不骄傲自满,因而具有无限宽广和包容万物的伟大情怀。道尽管是宇宙第一,但是它从不炫耀自己,而是把自己隐藏起来,与万物和光同尘,正所谓“太上,不知有之。”而我们普通人尤其是统治者却恰恰相反,喜欢骄傲自满、自尊自大,喜欢张扬炫耀、自吹自擂。在老子看来,这是人的最大的缺点,也是需要首先改正的缺点。本章暗示我们,“渊兮,似万物之宗”并非道的最高境界,“湛兮,似或存”才是道的最高境界。这为我们每一个人尤其是统治者的道德修养,指出了努力的方向和攀登的境界。
此外值得强调的是,道虽然从不骄傲自满,但并不意味着自暴自弃,而是内心充满朝气蓬勃的力量,具有“冲”的特点和精神。谦虚谨慎与朝气蓬勃并不矛盾。因为,道所具有的这种力量和精神并非为了自己,而是为了万物,所以道才成为“万物之宗”。
在老子的心目中“万物有灵”。所以,老子在这一章乃至后面章节中,总是有意无意把大道、天地、谷神等作为有生命、有意志、有个性、有智慧、有德行的生命体加以对待,并把它们作为我们效法和学习的师表和榜样。事实上,现代科学把万事万物区分为“有生命”和“无生命”两类,这并不必然符合客观事实。这只不过是从我们人的角度出发,依据我们人的需要,凭借我们人的感官,做出的一种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暂时的判断而已。
转载请注明:http://www.mengjialaguos.com/ddjam/131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