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颣,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直若渝,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且成。
上士听到传道讲法,立即勤修实证;(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听了传道讲法,将信将疑,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听了传道讲法,大加嘲笑──(下士闻道,大笑之——)认为道只能作为笑料,否则不值得谈论。(不笑,不足以为道。)所以古语有说:深明道的人,看起来好似愚昧(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王弼:光而不耀,)积极向道的人看起来好似退步了,平安的道看起来似有陷阱,(进道若退,夷道若颣,)大道之德好似空无,(上德若谷,王弼:不德其德,无所还也,)纯洁无罪的空白好似易践踏,(大白若辱,王弼:知其白,守其黒,大白后乃得。)德之广普,人却觉得有缺,立志归道的人似乎偷闲怠惰,(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求真者似乎藏污纳垢,无限的存在本体无边无际,(质直若渝,大方无隅,)大器无形,不待合成,所以免成,本自圆满,(大器晚成,王弼:器,合成也,无形以合,故谓之神器。)大音无声,大象无形,象而形者,非大象——(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无形无象无声无名,隐而不显。(道隐无名。)只有道啊,供养且成就万事万物。(夫唯道,善贷且成。)
心灵的平安与国泰民安,离不开道的承载,若不识道,虽成也败。
“上士闻道,勤而习之。”有大根器和没有大根器都有圆满的觉性,但为什么被分为没有大根器和有大根器呢?大根器的人不过是不想再玩了。在某个时期有可能你是没有根器的愚昧无知不想向道的人,但是再过些年你却成了大根器的人。所以这是不定的,不要用狭隘的眼光把人定在一个模式里。就像我在修行之前就是下士,在闻到道的时候也是大笑之,人家来跟我们讲这个宇宙的真相,我立刻叫人家走开一点,不要来搞这些迷信。
并不是说你是愚笨的,而是你还没玩够,你的心还面朝幻相,还想在人间这个大游乐场玩,这叫下士。上士只是不想玩了的人,就是佛教说的大根器之人,他一听到真理实相的讲法,立刻就去修行。就拿奇迹课程来举例,一听见奇迹课程,马上就去找奇迹课程所有的资料,去买书来读,接着去做练习,这就是上士闻道的,因为你根本就不想再耽误了。
上中下是每个人的意识的三种情况,并非是把人分为各种等级。“中士闻道,若存若亡,”听见了,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觉得好像是这么回事。他也去讲,甚至还会不断的去研究,但他又是将信将疑的。看起来很有信心的去研究,但实际上在背地里是很怀疑的,因为他没有当下就开悟啊。如果当下就开悟了,那才是真正的信了,真正的知道就是这么回事。大多数人一般都是处在这种状态,将信将疑,虽然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但跟我的生活没有多少关系,我想要达到那里的话,还很遥远,作为一种爱好有空去研究研究可以,但我不会完全的放弃身边的事去学习。
下士闻道就是完全执迷在幻相里,根本就听不得真相的。“下士闻道,大笑之”一听见有人传道讲法,只会嘲笑。就像我在最早的时候,听到人家来跟我们讲道,我还笑人家。我说这是宗教,宗教是为政权服务的,是愚弄人的,不要去听。就觉得怎么这么愚蠢啊,这么大年纪的人还这么愚蠢,还来相信宗教。但是大概就在12年后,我又闻到奇迹课程,其实10年后我就已经在找道了,到12年的时候找到奇迹课程,我就开始修行了。一听到奇迹课程,我自己就去找资料。
那个时候哪里有那么多资料,现在新来的学员太幸福了,直接找我们管理员要就行了,我们已经把这些网络资料收集好放在群里。我们那个时候是跑遍整个网络都找不到,哪怕找到一篇文章,单一的几个字都要赶快收藏起来。你真的想追求真理了,想要真相了,根本不需要去问别人,可以说白天晚上都想着怎么去找到真理,怎么去收集这些资料。你自然就去了,默默的就去做了。
其实每个觉醒之人一生中可能都会经历这三个状态,在最早你还没有朝向真理时,你就是下士的状态。所以这种人并不是永远不会改变,并不是永远是愚昧。我们不要这样看人,尤其是刚开始修行的人,只是浮光掠影轻描淡写的听一点,道听途说,不下功夫,不愿意一门深入的去训练、去修心,他只是到处去听去玩。但是慢慢的突然哪一天玩够了,就往这边走了。因为所谓的时间到了都是假话,是他玩够了。一年或者是几天,你再见到他,他就变样了,他就朝向了真理,就完全不一样。所以在修行这条道路上的道友,他的心的变化是特别快的,不能永远都以你第一次见他的样子来定论他,他随时都可能敞开他的心,向真理进发。
“不笑不足以为道”,这些嘲笑道的人,认为讲道讲真理只能作为笑料,要不然是不值得谈论的。就像最早的时候,中央台的走近科学节目,有几期讲到了玄奘大师取经路上发生的那些奇迹。从真理实相这里看,就知道他遇到的那些奇迹其实是他的心的投射(心的相),因为他坚定不移的非要取到经不可,他去祈祷,祈祷了以后在沙漠上干五天,一般人根本就不可能活着的,但是他还看到了异象,有佛指引吧,那故事我不太记得了。中央台的评说就是下士了,说玄奘当时真是太单纯天真,信佛来救他,意思就是觉得他就像小孩一样,太幼稚可笑了。这就是在嘲笑道,但当时唐玄奘至少是在中士或者上士这个道上。他相信了真理,虽然他还没有看见真相,但他已经朝向了这个方向,所以他一定要把这个法请回来去实修。
作为中央台的评说,他又不得不这样说,他当然要加以嘲笑一下。但这并不是说他们愚昧,他悟道的圆满觉性跟佛陀是一样的,只是他现在还没有选择去悟道,他还在遵守这个人间的游戏,还要继续在人间大干一番事业。所以他的心还没有朝向道,还没有想归家,就像小孩还在外面玩,还不想回家而已。
“古建言有之,明道若昧”我们选择王弼的“光而不耀”来接这句话。古时候有古语说:深明道的人看起来好似愚昧,也就是老子说的大智若愚。因为他明道了,对道完全理解了,就不再为自己做打算,就没有阴谋,没有心机,随风而动,做什么都顺其自然,没有立场。世间正在有为的人看来,是不是就像个傻子一样了?不为自己考虑,也不为自己将来打算,也没有什么理想,也不再有什么奋斗的目标。所以看起来好似愚昧。实际上他是“光而不耀”,他已经光明了,他已经看到庄严光明,他已经成了庄严和光明。但这种真相的光明不像可见光那样晃人的眼睛,而是没有形象,没有光的相。
隐而不显,光而不耀,让你认不出来,也就是没有特殊性。没有我悟道开悟了,我要表现得超凡脱俗,我要处处表现我比所有人都有智慧,打击别人没有智慧,告诉别人我最有智慧。真正悟道不会这个样子,因为他知行是同步,知行是合一(知所有人都是我,行所有人都是我),自己跟自己怎么还会有评判?他意识上都不用去想别人是我,他做出来的就是很自然的,完全跟别人是合一的,他怎么还会要去显他的独特性呢?
“进道若退”积极向道的人就是进道的人,积极向道的人看起来好似退步了。这个是大家都看得到的,你突然就不想再积极进取了,人生的理想全部放弃,也没有未来的理想目标,突然就停下来了,这就让正在玩积极进取,想拯救地球建设地球游戏的人看着像是退步了,一样都不管了。我记得那几年我甚至电视彻底送人,手机关掉,有时候连网也不上,这个世界发生什么事一样都不知道,也根本没有兴趣。就好像根本没有一点进取心,实际上一直往真相这里走,那种幸福只有明白个中三昧的才知道。这才是真正的幸福,朝向了自己终极的幸福。
颣就是坑坑洼洼的深渊,在这里我把它比喻为陷阱。“进道若退,夷道若颣”的意思是积极向道的人看起来好似退步了,平安的道看起来似有陷阱。因为道不像这个娑婆世界要求的一体:世界大同,把所有不同于他的全部割舍,要跟他一样,要向他看齐,要跟我一个水平线,超出的要切掉,不够的要舍弃。这个世界的世界大同是很残忍的,就像独裁者像希特勒,只能有他这种思想这种水平这种看法,要整个地球合一成世界村。道却不会这个样子,道是平坦,完全是平等的,平等到了什么地步呢?我们宽恕恶人,宽恕杀人犯。比如有一次美国的枪击犯端着枪杀了很多人,但是教堂为死去的人举行告别仪式时,也同样的为这个枪击犯举行仪式。这看起来好像道被沦陷了一样,什么都能够包容,什么都能够容纳,好坏都有,好像是藏污纳垢一样的。所以,这个平坦的道让小我(我执)误以为有陷阱,他以为大家都是一样,但实际上,道的平坦(平等)容纳了万事万物。你以一点来看道,就会觉得有陷阱,会觉得道里杂乱、鱼龙混杂,实际上祂根本不是,祂是平等的看待众生的。
“上德若谷”,这里再引用王弼的一句“不德其德,无所还也。”没有德的德是没有什么好显的。上德指的就是不是德的德。本来就是道。只要我是上主就不要去管上主的大能在哪里啊,上主大能要做什么。“上德不德”就是上主的大能是不能,祂能到不需要能,任何时候祂都是显示上主,祂的创造就是:祂意识到上主就创造出上主的觉受来,就全知全觉了。祂一有意识,就全知全觉,这就是“上德不德”。大家好好去领悟这个意思,就是不需要去做,也就是这个德不需要去做出样子来。“无所还也”,没有回还的余地了,本来就是德。这句的意思是大道之德好似空无,就是说上主本来就是这样,本来如是,但是祂又不是显现祂是上主,所以你就以为是空无的。我们看下面就知道了。
“大白若辱”,大白用奇迹课程的话来说就是纯洁无罪,百害不侵,你完全就是一片空白,一片纯净的空。王弼用“知其白守其黑,大白后乃得”,就是说你本来就是纯洁无罪的。他用黑来比喻这些变化生灭的东西,知道我是纯白的纯洁的本性,只有白是真的,这些黑我只是看着就行了。反过来说黑是真的,白是假的,白只是显相,黑是我的终极真相,白只不过是我的显现。反过来倒过去都可以这么说。“大白后乃得”这个大白就是纯洁无罪,应无所住、一丝不挂、把小我彻彻底底放下以后,就得道,一下子就明白了我是道,这个得就是你的永恒生命(真相)又重新回归了你。原来你把祂屏蔽掉,现在你把小我(我执)全部放下,也就是把你所有的知道都放下,就是一片空白。大白之后,你重新获得你的永恒圆满的觉性,这个时候就是全知全觉。
“大白若辱”就是纯洁无罪的空白好似易践踏。因为你不容易认出这片空白(纯洁无罪这个真相),一旦有这个空白,你马上要用什么东西去填满祂。就像一个小孩子,他纯洁无罪的无辜的什么都相信,所有人都想去填满他的心,填满他的知识,填满他的大脑,教这样教那样,还想让他永远记得你。这就是大白若辱,所有人都来践踏,所有人都想在这片空白上留下一点什么。但这个大白是你的永恒真相,你却认不出来,是所有人的永恒真相,是一体永恒真相。
“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广德就是说无处不在的德能,普施众生的德能。德的普遍性却让人觉得有缺。上主(道)的这个德能是无处不在,而且普施众生,但是你作为虚幻的一点拼命的去找能量,去积攒能量,去找智慧,就样样都缺。因为你不认道,你认了道,你就有德。这也像我平常经常跟大家讲的,一认上主,上主的大能就供养你,你不认上主,上主也认不得你,你就什么都缺,样样都要自己去找,但是又找不到,你所找出来的都是幻相,都不会得到,所以要认道。
“建德若偷”,立志归道的人似乎偷闲怠惰。建德就是立志归道,立志修道的人了,就像是偷懒怠惰了一样。每次工作坊遇到的道友都是些上士,他们都深深的有这种体会,根本不想工作,根本不想要这样。都说家人叫我做这样做那样,或者老婆叫我做那样做这样,甚至领导需要我做些什么,但我根本不想做,该怎么办?不去做,人家就认为我是偷懒,要去做,我是根本不愿意。我那个时候也是这样,一大堆事都堆在那里,是我的小我找来的,小我认为不做完这些事,你就得不到钱。你就对不起拿钱供养你的这些人,我的小我就在那里拼命的罪疚。但我又一点都不想去做那些事,我拼命的只想每天都浸泡在道里,到最后把这一大堆罪疚感一次性打包彻底宽恕掉,我就发现再没有这回事了。任何人都是支持你修行的,没有谁会觉得你是在偷懒,那个时候理直气壮,我是修行,又没干什么见不得人偷懒的事情。
你不认道才会有罪疚心,你要是来认道,那些罪疚惧最后自己退出去了。你只认道,你就理直气壮的认定我就是要这个,其他我不要了,也没有什么对不起谁的,这样就不用管了。所以,看起来他像是偷懒,实际上不是,他只是停下了背道而驰的步子。众生是背道而驰,现在他是停下了那个步子,往回走回归到道了。
“质直若渝”渝是指污秽,质直是指执意终极真相的人,也就是求真的人,求终极真相的人。“质直若渝”求真的人看起来好像是藏污纳垢的,因为他对所有这些好坏对错,根本是置若旁闻视而不见,他根本就没有兴趣去管。所以在不修行的人看来,好像是他都不去清理他内在的很多污垢,什么人他都接受,杀人犯他也能宽恕容纳,世界上的那些违反道德的人,他也能够无视。表面上看起来他没有什么立场,好像是在藏污纳垢,容忍罪恶,
“大方无隅”大方指的是无限存在本体。大方还有大器都是来表示这个本体,都是来表示我们这个无限(无限的大,无限的永恒)。我们这个无限的存在本体是无边无际的。隅指边界、角落,无隅就是无边无际,无限的存在,本体是无边无际的。
“大器晚成”众生把这句话完全讲错了,大家都是说做大的东西要晚一点成,慢工出细活。这个器是指合成也,也就是万事万物的合一,这个合一又没有形可以合,故称神器,实际上就是指神器。这个大器是无形的,不待合成的,不需要合。合一合一,你不要把那个合字又当真了,合一是指没有合,不需要合,我就是,本来就是一。这句话不是“大器晚成”,而是“大器免成”。大器免成就跟下面的章节对上了。
他讲的大方,大器,大音,大象,这个四个大都是在指这个上主之子,实际上就是在指天国,也就是指道的相。这个一是不需要去合一的,不是任何相,没办法去合,祂本来就是一,所以是免成的。大器不是晚成,而是免成,祂本来就是。就像你成道也不是真的能够成,你本来就是道。成道实际上是无道可成,无人可成道,道本来就是道,你本自圆满。你一直都是这个大器。
“大音希声”,这个大音就是指整个天国,也就是指从上主这里生的圆满意识所看见的象,也就是佛国,它是没有声音的。今天有个道友跟我分享,他听到内在这个大音之声了,他说穿透整个宇宙,那个声音非常的大,但是它没有声音,在他内在很坚定,并且非常的熟悉,而且好像又没有任何的阻力,没有任何对抗,同时又是那么的温和。这就是大音之声。它是没有声音。就像我叫大家去做听寂静的训练,就是去听这个大音了。听到大音的存在,你发现世界的这些声音根本就不存在,都是刹那生灭的,只有大音一直在,永恒的在,无边无际的存在着。这个大音就是道的本质。
“大象无形”大象也是指道的相,是无形的。象而形者非大象,如果这个象有了形式、有了形状就不是大象了,就不叫大象了,是不是像佛陀讲的不能以身见如来?如来就是这个大象的意思,就是这个本自的真性。祂是不可能用身体用形象来看见的,也就是老子说的象而形者非大象。有形的就不再是如来了。
“道隐无名”道无形无相,无声又无名,隐而不显。道又无声又无形又无相又空白,所以根本就不显。但是“夫唯道,善贷且呈。”但是只有道啊,供养成就万事万物。祂不显,但是没有任何一样事物不靠道来成就、不靠道的供养。你所有的能量,所有的力量全部都来自于道,祂又承载着万事万物,而且还供养着你能量。你以为你是靠空气水分供养的,真正的你是心灵的存在,是灵性的存在,所以供养你的就是道。这个灵性是道才能供养的,幻相里的这些东西(水、空气、食物)是供养不了的,都是不存在的。
这一章的真义是:心灵的平安就是我们的终极真相。不要再肤浅的理解心灵的平安,它不再是幻相里的那种平安的生活。平安的个性,平和的心态。心灵的平安是上主的平安,永恒的平安,也就是我们的本来真相,也就是老子说的平常心的道,指的是道。
你的心灵要平安,国家要国泰民安,是离不开道的承载。一个国家一颗心灵,如果不来了解道,来认识道,虽成也败。不管你做多少事情,做得多成功,最后只能是什么都没有得到的,照样是一败涂地。很有智慧的才会说得出这种话。
智慧跟智商不一样,永远站在一体这里看一切叫做智慧,真正的智慧,这叫灵心慧眼。因为他永远都是从一体这里来看,那他就对这个幻相看的了了分明,他就根本不会执迷,一点都不会迷惑,幻相再也迷惑不到他了,他的心里清清醒醒的,也就是心灵恢复了清明神智。没有智慧指的是一直以为自己是分裂的一点,也就是以分裂之眼来看待一切事情。站在一个个体的角度上就根本谈不上智慧,不管他是大思想家大哲学家科学家,实际上没有智慧。所以大智若愚,像老子这样大智了开悟以后,这些科学家思想家看起来说的好简单,反过来觉得他是愚昧的。
大智是若愚的,因为这个真相无法用语言表达出来。他只能是放心了,把小我(我执)那颗心全部放下了,他也不会去辩论,不会去辩解,不会去掌控,不会去期待,不会去竞争。他永远知道本来如是,不跟这个相去争任何事,与世无争了,而且他也不行动,他已经笃定了。这个不行动指的不是他的身体不动,而且他没有任何主动的行为,完全都是道推着他,这个身体做什么都是道在展现,没有个体的作者感,看起来就大智若愚。所以,心灵的平安指的就是觉醒,你真正觉醒了才能得到心灵的平安。
治理一个国家也是向道,当然首先是你自己,你的心灵完全都只认道,你也教导身边的人只认出道时,就不存在成败。不成也成了,不做任何事你也成了,不管你做不做什么,你早就成了,你本来就是道了,不成而成,本来就是圆满的世界。当然并不需要我们去传道或者去干些什么,根本不需要做。你现在在听道也是毫无意义,了了讲道也毫无意义,因为我本来就是道,其实听不听都是一样的,永远都要站在当下真相这里看,这就是随时都在道的眼光里,这就是奇迹课程所说的上主的永恒平安。从这里看出来的任何一个地方任何一个事情是不是都是圆满无缺的?都是爱。老子是用善来表达,善就是爱,因为不评判任何人,完全的容纳任何人,对任何人都没有排斥和防卫,这就是爱了。爱无非就是这个样子,爱人如己就是这样,完全接纳每一个人。
笔录:了了分享文字编辑组编辑:共性愿意跟随了了做奇迹课程练习,可添加转载请注明:http://www.mengjialaguos.com/ddjam/62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