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b站刷到北大教授杨立华有关中国哲学的讲座,杨教授的儒雅风度、幽默风趣令人如沐春风。借此机会我重读了老子的《道德经》。现将《道德经》部分章节摘录下来并作赏析。
另外我读的是中华书局出版的王弼注、楼宇烈校释《老子道德经注》。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刍狗:用草编织的祭品。
橐龠:指古代鼓风吹火用的器具,即风箱。
中:通“冲”,空虚。
“不仁”并不是不仁义的意思。天地任万物自然生长,不加以干扰,万物就像刍狗一样自生自灭,这就是“不仁”。天地之间,就像风箱一样,中间空洞不能穷尽,鼓动时不可竭尽。接下来老子进而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我们不要把话讲绝了,要留有余地。做人做事也要懂得留白的智慧。
天长地久。天地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天长地久:此处指天地长久存在。现比喻感情长长久久。
自生:只求自身之生
私(最后一个):并非自私之意,而是指私下的心愿。
天地之所以能够长久存在,是因为它不只求自身的生存。所以啊,我们得向天地学习,在工作生活中不要锱铢必较,要学会为他人和集体考虑。如此无私,我们私下的心愿才得以实现。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毂:gǔ.车轮中心部分,有圆孔,可以插轴。
埏:shān.用水和泥
埴:zhí.黏土
马车轮子中毂能将多个辐条凑在一块,是因为毂中心部分是空的,这才成就马车的作用。和黏土做餐具时,正是中间空的部分发挥着餐具的作用。开凿窗户用来居住时,正是墙的空缺部分才使得房子具有居住的功能。所以啊,有的便利处都是依赖于无的作用。
在《念楼读短》一文中,曾读到无用之用一段:
惠子谓庄子
惠子谓庄子曰:子言无用。庄子曰:知无用,而始可与言用矣。夫地,非不广且大也,人之所用容足耳,然则厕足而垫之致黄泉。人尚有用乎。惠子曰:无用。庄子曰:然则无用之为用也亦明矣。
这篇精悍古文大意讲的是这样一个故事:
惠子对庄子说:“你说的这些道理,在我看来都是无用的。”庄子就回答他说:“像你和我站在上面的大地,难道说它还不宽不厚吗,但此刻对于你和我来说,有用的却只是脚底下的一块。可是,如果把除了这块以外的地都挖掉,一直挖到九泉,我和你站脚的这一块还有用吗?”
嘿,这就是哲学啊!老子的《道德经》这章跟这篇短文都表达了这样一个道理:有的好处都依赖于无(无用)的作用。
这样的例子,在生活中不胜枚举。
我们将视野拉到太空上,人类就生活在星球的表面,成千上万的人脚心相向,你看“无”的空间才成就了我们的家园。
我们再把视角转向现代社会生活,实用功利主义盛行,实用主义的价值毋庸置疑,它是社会高效运转的动力,但它同时也有局限性。既然是实用主义,那么它一定会有一个价值取向,这个取向就是实用。当我们确定了什么是实用时,就排斥了那些“无用”的事物。比如,金钱本身是好的,它可以让人的生活更丰富多彩,但如果只是以金钱作为实用的标准,那么金钱以外的东西都会被认为是无用的,事实上确是如此吗?当然不是,除了金钱外,还有珍贵的事物,爱情、友情、亲情、品德、勇气、智慧、幽默、愉悦、才华等。金钱的作用是在这些珍贵事物上锦上添花。
我们再就“读书无用论”谈谈。前段时间,有个同学因为与高中班主任有摩擦,因此中途辍学。我猜他的想法是:到外面打工一个月就有3、4千左右,比老师的工资还多,受老师的气还不如去打工。是啊,现实确是如此,可是读书这件事真的就没用吗?人生中的黄金时代就真只是值每个月3、4千吗?读书这件事,从短期来讲,确实在经济方面无法帮到你。但是,当把时间线拉长至整个生命时,你会发现读书不仅会在经济上助你一臂之力,而且会加深你生命的深度,延伸生命的广度。少年是读书的黄金时期,人的记忆力最好,假若在少年涉猎甚广,那么你的眼界、格局自会比一般人大不少,当你遇到生命中的困境时(这个每个人都少不了),你看问题时不囿于一时一地,那么走出困境的办法当然比一般人更为多,解决问题的方法也会比一般人更巧妙。这些东西绝不是每个月3、4千买得来的。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几:近。
做人理想的境界要向水学习。去到哪里就滋润哪里的地方,做到这点便没有了怨尤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mengjialaguos.com/ddjam/88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