陷阱一:浮躁
当今社会,压力大,变化多,诱惑多,常常让人沉不下心来。即使刚出社会时有雄心壮志,经过一段时间的岁月洗礼,常常也会变得浮躁。生活中,有97%的人可能都是浮躁的,他们“这山看着那山高”,常常“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于是,出现了很多的职业跳蚤。一年换好几次工作,没有找不到的岗位,只有安静不下的浮躁之心。远远看去,都是机会;真的走近前去,都是套路。很多人都在机会和套路中来回奔忙,最终一事无成。只有3%的人能受得了寂寞,能坚守自己的信仰和志向,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走。戒骄戒躁,方显英雄本色。陷阱二:自私
有人说:“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这句话是对人性自私的极端描述。然而,自私却是一个极大的陷阱。自私,表面上为自己争取了利益,实际上失去的会更多。比如:两个人合伙做生意,其中一方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惜牺牲合作伙伴的利益。表面上,自己得到了利益,但实际上他失去了两个人未来合作一切可能性。这是典型的因小失大。奥维德说:“为自己的利益而争论,人人都是雄辩家。”为了自己的利益而雄辩,即使胜利了,也会被人指着鼻子骂或者让人咬牙切齿。自私,其实是让自己逐步地远离人群。当所有人都知道你只为自己着想,又有多少人愿意与你继续合作?又有多少人愿意与你交心?陷阱三:骄傲
老舍在《出口成章》中说:“骄傲自满是我们的一座可怕的陷阱;而且,这个陷阱是我们自己亲手挖掘的。”骄傲,让人难以进步。不管是谁,只要开始骄傲了,就容易听不进别人的建议,也学不进新的东西。正如冰心奶奶说的那样:“骄傲是只拦路虎,常挡在成功的道路中间。”骄傲,常常带来祸患。如果你是个战士,一旦骄傲,在战场上就容易因大意而失败甚至丧命;如果你是个投资人,一旦骄傲,在市场上就容易投资失误;如果你是位老板,一旦骄傲,就容易决策错误。骄傲的人,常落入自我陶醉的陷阱而不自知,直到失败才恍然大悟。可是,到一切都无法挽回的时候就已经晚了。陷阱四:贪婪
司马迁在《史记》中写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天下人,整日奔忙,不过是为了利益而来。逐利是人的本性,本无可厚非。然而,若太过贪婪必作茧自缚。庄子说:“贪财而取危,贪权而取竭。”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过分贪图钱财必然容易让自己陷入危险的境地;过分贪图权力必然会耗尽自己的心力。正如贪吃蜂蜜的苍蝇常常死在蜜浆里,贪婪的人们也常常败在了自己的贪心上。其实,我们需要的东西并没有自己想象中的那么多。庄子说得很有道理:“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鸟儿在深林里安家,不过占用一根树枝;偃鼠在河边饮水,顶多也就是喝饱肚子就可以了。钱财乃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走,何苦太过贪婪?若掉入贪婪得陷阱,让自己无法自拔,那就得不偿失了。陷阱五:固执
固执,是好事还是坏事呢?有人说,固执是好事,万一那个坚持的事是对的呢?有人说,固执是坏事,不善于参考别人的意见常常会走入死胡同。固执,如今多用来指坚持成见、不愿变通、一意孤行,并不是好事情。我们大多数人都是普通人,并没有超人的智慧,常常需要博采众长借众人之力才能做得更好。一个人若太固执,路就会越走越窄,想法也会越来越单一。古语云:“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一个人再有智慧,也需要听听别人怎么说。这个世界上,没有走不通的死胡同,只有转不过弯的死脑筋。从今往后,要避免掉进固执的陷阱,做一个懂得倾听的人。陷阱六:抱怨
每个人都有情绪和不满,需不需要发泄?答案是:需要。然而,我们还需要掌握另一个技能:化不满为前进的动力,而不是满腹牢骚。刘文献说:“抱怨是往鞋子里倒水,越抱怨自己越难受。”此话说得非常形象。事实就是如此,当我们抱怨天气不好、工作不好、别人不好、生活不好时,往往越是抱怨情况就越糟糕。作家张爱玲也说过:“有的人老是抱怨找不到好人,一两次不要紧,多了就有问题了。”偶尔的抱怨是正常现象,但没完没了地吐苦水,就变得毫无意义。抱怨,会让我们陷入负面情绪而无法自拔,就像掉入陷阱出不来一样。与其抱怨,还不如拿抱怨的时间去做点有意义的事情。“黄金之城苹果之乡道家之源宜居之地”美丽灵宝欢迎您来悟道交流征稿启事本转载请注明:http://www.mengjialaguos.com/ddjam/91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