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道德经 >> 道德经奥秘 >> 正文 >> 正文

道德经功成不居

来源:道德经 时间:2021/8/2
白癜丸价格 http://m.39.net/pf/a_6985659.html

第二章功成不居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

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

长短相形,高下相盈,

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万物作,焉而弗辞,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斯恶已:那就糟糕了

不善:不好的行为,假装的善

圣人:人间最高的理想人物

无为:要做事,但不能违反自然规律

译文:

如果世间的人都明了美的东西是美的,那么丑恶的东西就暴露出来了;

都知道善良的行为是善的,那么不善良的行为就暴露出来了。

有和无产生于相互对立,难和易形成于相互对应。

因此,长和短显现于相互比较,高和下存在于相互依赖,

音和声和谐于相互应和,前和后出现于相互对比。

所以圣人所做的事就是顺其自然,不主张人为。

圣人的教育就是顺应人心而不提倡言语教化,随任万物生长而不加以限制,

孕育了万物而不占为己有,帮助了万物而不依赖它们,建立了功劳而不倨傲。

正因为不居功,所以也不会失去什么。

理解

本章以美与丑、善与恶说明一切事物及其称谓、概念与价值判断,都是在对待的关系中产生的。而对待的关系是经常变动着的,因此一切事物及其称谓、概念与价值判断,亦以不断地在变动中。多个对比,这说明一切事物在相反关系中,显现相成的作用:它们互相对立而又相互依赖、相互补充。

人间世上,一切概念与价值都是人为所设定的,其间充满了主观的执着与专断的判断,因此引起无休止的言辩纷争。有道的人却不恣意行事,不播弄造作,超越主观的执着与专断的判断,以“无为”处事,以“不言”行教。

这里所谓的“圣人”是理想人物的投射,圣人和众人并不是一种阶级性的划分,只是在自觉活动的过程中比众人先走一步而已。圣人的行事,依循着自然的规律而不强作妄为。天地间,万物欣然兴作,各呈己能,圣人仅仅从旁辅助,任凭各自的生命开展其丰富的内涵。

在一个社会生活上,老子要人发挥创造的动力。而不可伸展占有的冲动,“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正是这个意思。“生”“为”“功成”,正是要人去工作,去创造,去发挥主观的能动性,去贡献自己的力量,去成就大众的事业,“生”和“为”即使顺着自然的状况去发挥人类的努力。然而人类的努力所得来的成果,却不必擅据为己有。“不有”“不恃”“弗居”,要消解一己的占有冲动。人类社会争端的根源,就在于人人扩张一己的占有欲,因而老子极力阐扬“有而不居”的精神。

第一层:自然规律充满了对立面,例如美丑,善恶,有无,难易,长短,高下,音声,前后。这些都是自然本来就存在的规律,一旦有了一个另外一个也会出现,都是相生相克,同时存在,这些看似对立却又相互依存的规律原本就是我们自然规律的常态;

第二层:懂得利用自然规律行事的人做事也是遵循这种法则,不刻意为事,不用言语简单教诲,这里也是告诉我们遵循自然规律的人做事都是顺势而为找寻规律为主,不制造事端,对人也是依照发掘主观能动性的角度出发,更多的时候是让事情本身来引导和教诲,而不是言语,因为所有推动人做事的原动力其实都是自己的价值观,唯有在做事过程当中自己体会感悟明白才是真正的教诲。

第三层:道的伟大之处就是如此,万物变化生长并不主动干预引导,生养万物但不占有,虽然推动事物运作但不居功自傲,这种做法反而让他功绩永存。

这段还原了道家学派遵循自然规律的宗旨,所有的人事物都要遵循事物发展的本源和规律来进行,这样得来的结果更长久,功绩更加的伟大难以磨灭。

我们的工作也是如此,很多的管理都喜欢融入情绪和感情色彩,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选择的权力,只不过在平日的麻木不仁中被训练得“听话”,渐渐的失去了自己的想法,我们没有考虑过管理应该是理性对事情感性对人,理性的选择,但需要感性的执行,要尊重每个人的独立思考性,一定要懂得倾听他们,我们都是合作伙伴,所以人人都需要尊重对方的发言权。

老子的这种无为思想一度被认为是消极处世,而我恰恰认为这是世人没有读懂他的地方,其实无为与什么都不做是有本质区别的,事物之中不刻意干预,但是精神层面却保持着丰富的连接,这个才是最高深的地方,就好像一个和风细雨的长辈,你做任何事情的时候都有一种温暖的感觉,觉得有人在默默的支持你,却不会随便说出答案给你,所有的答案都靠你自己去探寻,而他做的就是跟你保持着温暖的连接,让你觉得有一种被信任和尊重的氛围,这个才是道家精神所想要表达的无为最真的内涵,这不是消极处世,而是一种智慧处世的方式,俗话说弱者刚强,强者温柔,这种柔弱胜刚强的哲学也是老子后续篇幅表达的处世哲学,这值得我们好好领悟和学习。

人群社会为什么这么乱?有四大乱源:名、利、欲、知

(名声、利益、欲望、知识)。

难道不是知识越多越好吗?来听听第三章的讲解吧~

年7月24日于长沙

参考内容:

1.老子《道德经》全文及注释(全81章),知乎用户背影旧梦;

2.老子《道德经》:第二章详解,颠覆我的认知,知乎拥护开卷有益-侯公子;

3.道德经第二章感悟,知乎用户木木先生说;

4.曾仕强解密道德经,网址

转载请注明:http://www.mengjialaguos.com/ddjam/962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