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知难行是人心
昨天的经文说到老子说,“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老子说,我说的话是很容易知道,很容易做到的。遗憾的是天下的人好像很难去知道,很难去做到。为什么说易知易行?因为本性自足不假外求。为什么难知难行?不是不能治,是不肯治,不是不能行,是不肯行,不是不能,是不去做,难知难行是人心。
源头和主宰
言有宗,事有君。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
“言有宗,事有君”。什么是宗?宗就是源头。什么是君?君就是君王,主宰。到底是什么主宰这一切?你相不相信其实有一种力量在主宰,这种力量远远在个人能力之上?文文确信,确信“言有宗,事有君”。有没有接近这种力量的路径呢?黎明即起读圣贤书,还差几天就天,为什么坚持?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一日不读。孔子讲了君子有三畏:畏天命,天命接近于最高原理;畏大人;畏圣人之言。也许我们可以借助圣人之言去了解,虽然了解和确认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但是如果想靠近宗和靠近主宰的源头,读圣贤书是一个不错的路径,这也是其实为什么成功的人都在学国学。
为什么蔡志忠先生的漫画影响力这么大?他画的东西好是其一,他的选题选的好是其二。他画诸子百家,所以他不仅可以在全球享有盛誉,而且以历史的眼光来看,文文猜他围在众多的漫画家当中,留存的时间也会是最长的。为什么?因为他在致力于一件事情,就是把处于源头的东西能够传下来。
源头的东西有多重要?比如说,看到投影仪上有一行字,我想在投影仪上改动,能吗?不能。我得改我的PPT,要在电脑上改,所以就这两者的关系,电脑上的PPT就是它的源头。就像中医很重要的一个观点是治人,不是治病那么简单。而治人那个方子只是一个表象而已,核心是改变人的心智模式。
所谓“言有宗,事有君”,到底什么是正宗?到底什么在主宰?心智模式。昨天文文继续备课《阳明心学》,第一点“心即理”,是阳明心学的底层逻辑。他没有否认源头的东西,宋明理学的关键就在一个字,理。万事万物都有它的规律,都有一种主宰,只是心学和朱熹的理学它们有区别,就是关于理在哪里?朱熹说在那里,在竹子上、在石头上、在那里。阳明先生认为在哪里?在你的心里,你的心智模式变了,源头的力量都在变。比如说,知是非,确立的是是非体系,改变的是思维模式,转变的是生活方式。
心灵回归主宰本位
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
不我知就是不知我,不知我是谁,自己对我们自己缺少了解。对于我的心,对于我本来就应该明白的那个主宰,缺少基本的了解。我们读诸子百家会发现,其实使心灵回归主宰的本位,是他们永恒的追求。
知我,知我的心,我的心能主宰,就有成为造物主的可能性。先别找别人了,先重塑自己的生命。什么是成长?我们的细胞,可能几天就能完全换一轮,我们的心智模式可不可以调整?当然可以。如果不能,那人生的意义是什么?我们岂不是要怀疑?所谓的知我只是让我们的心灵去回归主宰的本位。最高的主宰在哪里?在那里、在这里,在这里、在那里,他们会交汇的。
知我者希,则我者贵。
我很可贵,造物主当然可贵。
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怀玉。
怀玉,中庸当中有一句话,“唯天下至圣,为能聪明睿智,足以有临也”。只有天下至圣,才能聪明睿智。这个男孩被褐怀玉,看着挺普通,还是个大宝藏,宝藏男孩。我不是圣,我如何能够聪明睿智?也许,心智模式调整之后,耳本来就聪,目本来就明,心思本来就睿智。本来就有这些宝藏,然后被褐,含敛光耀。怀玉必须有,被褐可随意,怀玉还被褐是不容易的。
知·不知
知不知,上;不知知,病。
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圣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
正确的思维
知不知,上。我知道我不知道的。这个时候我们会在哪个位置?上。云朵上。不知知,病。不知就不知,为什么病?装。不知就不知,这个不是什么问题,没能力就没能力。可“装”就违背了造物主的本意,这一装就“病”,掉到深渊里。有能力、没能力、有才华、没才华,跑得快、跑得慢都不是最重要的事,但有一点,别装。比病态的身体更可怕的是病态的头脑、病态的思维。
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什么是唯呢?不是之一,而是唯一。
病病,老子给开一个方子,以病当病。方子是什么?一股治疗的力量。有朋友说遇到了很伤心的事,不管是主观的原因还是客观的,他想获得疗愈,文文也可以给出个主意供参考,就是读经书抄经书。为什么?因为它自身具备疗愈的力量。
知不知,这是一种正确的思维。比如病病,把病当病来看,这是一种正确的思维。它本身自带疗愈的力量,这种疗愈能干什么?我们先读完,回过头再来说。圣人不病,圣人怎么就不病,他不吃五谷杂粮吗?他们有父母妻子吗?他不面对方方面面的事情吗?但是他看起来好像好像不病。为什么?圣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怎么不病?有错改错,有过改过,有病治病。怎么会病?我认为生病就是堵住了,所以要想不病,就要保持流动,保持流动性,穿越整部生命的旅程。
质变
所谓一个病态的头脑,不就是在某个地方堵住了吗?我们换个词,这件事我想不通。在你的生命里有这样的事情吗?这件事我想不通,想不通,堵住了,病态、不健康。
传说当中水从高原发端,目标清晰,一路向东,流向大海。遇到岩石绕道而行,遇到小溪,融为一体,无论绕道而行还是融为一体,她总是保持流动性。直到有一天水遇到了沙漠,她觉得这一次她过不去了,为什么?沙漠沙土飞扬,苍凉悲壮,无边无际。所以水这一次,还能过去吗?遇到岩石,绕道而行,遇到了小溪,我可以融为一体,无论绕道而行融为一体,只是动动方向盘的问题,水的本质没有发生什么变化。这个时候怎么办?然后神仙就来了,给水出个主意,你可以变,你可以变成水蒸气,变成云朵,然后水蒸气变成雨水,再下来流经沙漠,你还可以一路向东,还可以继续。
在我们遇到所谓死结的时候真的过不去了吗?这个病就治不好了吗?不,可以治好的。只是对咱们自身的要求更高了,这次还是要变化,和前面的变化有什么不同?前面我们说了动动方向盘的问题,水的本体有没有发生变化?可是这一次你要知道水度就变成了什么?质变。质变的临界点度0度低于0度变成冰,高于度变成气,可是水是不是还是水?是。它的形态变成了气,变成了冰,可是还是水。这一次对我们的要求更高了,要开始质变了。所以,更遥远的路程,为了我们核心的目标,为了去无限量的靠近源头,产生质变的时候到了,你准备好了吗?
向上仰望,不切断和我们祖先的联系。
向下扎根,不切断和一方水土的联系。
扫码报名《道德经》讲读
扫码报名黎明即起孩子团扫码报名解码青春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mengjialaguos.com/ddjbb/101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