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困惑
答案就藏在古书中(上)
——《道德经》中不可错过的十章
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
皆知善之为善,斯不恶已。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
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
行不言之教;
万物作而不为始,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
功成而弗局。
夫为弗居,是以不去。
天下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丑的观念也就产生了;
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不善的观念也就产生了。
一切都是在对立关系中产生和发展的,
对好事坏事的称谓,
是基于人当下的价值判断,
因而关系是在不断变化的。
有道的人,不拨弄造作,妄下评论,
而是超越,主观的执着和专断的判断。
向外探寻,
如果人去占有,
那么失去的观念也就会随之产生,
因此讲究“有而不居”,
拥有而不占有,
也是一种生活之道。
第八章
上善若水,
水利万物而不争,
处众人之所恶,
故几于道。
居善地,心善渊,
与善仁,言善信,
政善治,事善能,
动善时。
夫唯不争,故无尤。
有水之特性的人:
居住善于选择地方,
心胸善于保持沉静,
待人善于真诚相爱,
说话善于遵守信用,
为政善于精简处理,
处事善于发挥所长,
行动善于掌握时机。
人生若如水,
清净自然。
没有所谓的纷争,
因为水乐于处下;
没有所谓的困难,
因为有滴水穿石的韧劲。
别人不愿意去的地方,他愿意去,
别人不愿意做的事情,他愿意做,
贡献自己的力量去帮助别人,
但不和别人争功争利。
第十一章
三十辐,共一榖,
当其无,有车之用。
埏埴以为器,
当其无,有器之用。
凿户牖以为室,
当其无,有室之用。
故有之以为利,
无之以为用。
三十根辐条汇集到一个榖中,
有了车榖中空的地方,
才有车的作用。
揉合陶土做成器具,
有了器皿中空的地方,
才有器皿的作用。
开凿门窗建造房屋,
有了门窗四壁中空的地方,
才有房屋的作用。
所以“有”给人便利,
“无”发挥了它的作用。
大部分时候,
我们只
转载请注明:http://www.mengjialaguos.com/ddjbb/97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