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这些脍炙人口的名句出自我国古代典籍《易经》与《道德经》,历经千年却仍受到全国乃至全世界的追捧。对于华夏民族来说,这两部古籍是怎样的存在?又应当如何在当下解读其中蕴藏的古人智慧?8月6日,博拓律所第一届读书分享会正式开展,主题为《易道龙韵》,主讲嘉宾为谢亚洲律师,律所执行主任柳欣、主任叶松及多名律师和外来嘉宾参与了此次活动。
活动伊始,律所人事部主管袁丽对于博拓律所的读书会系列活动进行了简短介绍,随后柳欣为活动进行了开场致辞,他表示,《道德经》和《易经》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中国璀璨文化最原始的结晶,唐朝宰相虞世南说:“不读《周易》不可为将相。”鲁迅先生说:不读《道德经》,不知中国文化,不知人生真谛。同时柳欣提到,这两部古籍看似和法律无直接相关,但正是它们奠定了中国古代基本的法律思想,其中的辩证逻辑思维更值得所有法律从业者学习,因此非常期待谢律师的这场分享。
△袁丽
△柳欣
谢律师的分享主要围绕四个方面,首先对于中国“龙的传人”,传承龙的精神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在谢律师看来,我们作为龙的传人,实际上是龙的精神的传承者。由于受《圣经》影响,龙在西方文化中代表着邪恶、善变与贪财,而在中方文化中,龙是头似驼、角似鹿、爪似鹰、掌似虎的至高无上的神奇生物。古人将一切雄性强有力的特征汇集到了龙身上,因此龙在中国文化中形成了一种图腾,代表着包容、进取、独立与以苍生为己任。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一个没有中断历史的国家,中国人龙的精神随着代代传承与国家的富强,已经向世界展现出自己的博大与豁达,而记录最早论及龙文化典籍就是《易经》。
△谢亚洲律师
第二部分内容是《易经》是华夏文明龙文化的基因。谢律师首先介绍了《易经》的起源,它包括《连山》《归藏》《周易》三部易书,其中《连山》《归藏》已经失传,现存于世的只有《周易》。史传孔子曾给《周易》注释,称《十翼》也叫《易传》。《周易》作为群经之首,核心为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而在乾、坎、艮、震、巽、离、坤、兑“八卦”中,第一卦乾卦,就是以龙的变化来揭示凶吉利害和人事变化。《易经》“容阴阳众物象于一体”都有着龙文化的痕迹。
《周易》在意识形态上将龙文化具象化为王者,而另一方面龙也代表着丰收与安定,极具凝聚力和向心力,在历史上,无论朝代怎样更迭,龙文化的传承始终如一。经过数千年演进和升华,龙已成为中华民族的广义图腾、精神象征、文化标志、信仰载体和情感纽带,也是我辈应该继续传承下去的国之精粹。
第三部分主题为《道德经》是中华文化的原始密码。《道德经》是春秋时期老子(李耳)的作品,作为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论述修身、治国、用兵、养生之道,而多以政治为旨归,是除了《圣经》以外被译成外国文字发布量最多的文化名著。我国的文学、医学、政治、军事、地理、科技都受到了道德经的影响,产生了众多的著作,促进了社会的发展,经济的繁荣,因此《道德经》是中华文化的原始密码。而《道德经》中处处可见《易经》的影子,两者交相辉映,共同演绎了中华文化的风采。
谢律师在分享中重点阐述了他对于“道可道也,非恒道也”的看法,强调万事万物在没有盖棺定论前都要以融会贯通的视角去对待,要摸清规律,顺应变化,这一方式应该贯穿在律师日常的各项工作中。要保持与时俱进、与事俱进的心态与能力,才能更好的为委托人提供服务。
最后一部分内容为民族的龙脉复兴,个人的精神家园。谢律师认为《易经》、《道德经》与龙文化之间的相辅相成,其善于包容、乐于创新、与时俱进的品性,使其可以吸纳古今中外一切文化的优秀精华,成为中华民族贯通古今、活力强健的精神体系。如果能够更多的接触古籍,学习其中的精华,必能给大家带来诸多收益,希望大家都体会到“风来疏竹不留声,雁渡寒潭不存影”的意境。
分享结束后,现场听众向谢律师提出了很多问题,包括如何用两部古籍对于日前热议的顶流男星入狱及“躺平”青年等现象进行解读,谢律师也就自己的想法和大家进行了充分沟通,让大家充分感受到古人智慧的精妙。
下午四点,
本次读书分享会圆满结束。
思维碰撞的火花格外美丽,
让我们共同期待一下场读书会的到来。
博拓读书会博拓律师事务所读书会成立于年7月,旨在为律师提供分享、交流、休憩的文化平台,希望通过读书会拓展思维、开阔视野,与全所律师及律界同仁共同陶冶情操,提升文化素养,丰富精神世界。
END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转载合作、活动参与、法务咨询等
请联系邮箱:marketing
botuolaw.转载请注明:http://www.mengjialaguos.com/ddjbb/97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