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道德经 >> 道德经鉴赏 >> 正文 >> 正文

品道德经智慧老子早在2500年前,就

来源:道德经 时间:2023/3/14

老子在《道德经》中,推崇自然之道,认为这是世间最大的规律。

对于治世之道,老子提倡“无为而治”。

而对于生活的现实性,老子也是看得很清楚,他以敏感的观察力,锐利地指出了“天之道”与“人之道”各自的特点。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这两句话的意思是:大自然的运行法则是减少富足有余的,以补充缺失不足的,而人类社会的运行法则却不是如此,它是减损不足的而供奉有余的。

这就是生活的现实性,很深刻,很真实。

一、看到别人都去恭维比你优秀者时,不要自恼

越是优秀者,越是容易受到众人的追捧,而围拢在他周围的人会越来越多,资源也会越来越丰富,强者恒强,弱者恒弱。

这个时候,我们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明白这是生活规律,并不单纯是别人势利。

因为优秀者是老子眼中的“有余”者,“奉有余”是生活的常态,没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更不必为此而想不通,自我懊恼,自己气自己。

二、当你是个弱者时,别人轻视乃至笑话你,不要自卑

“损不足”这几个字就是如此现实,当你是个弱者时,身旁的人可能就会轻视你,怠慢你,甚至嘲笑你,乃至有可能以你的利益去迎奉更优秀者,这都有可能发生。

俗语说,万事开头难,开头之时,事物的一个重要状态便是刚起步,是较弱的状态,这个时候,没有资源,没有

转载请注明:http://www.mengjialaguos.com/ddjjs/123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