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持而盈之,不如其已。
老子通过生活中的现象讲起,给你一个杯子,若是不停地往里面加水,看到水快要满的时候,就要赶紧停下来了,再往里面加,水就满出来了。
或者你用力的拉弓,弓拉满了,你若是想还可以拉得更满,就会把弓拉断了。凡事都有一个极限,超过了这个极限,事物就会往相反的方向发展。
太阳正当空的时候,慢慢就会下山了,水满了就要溢,月满则亏,物极必反,这就是自然的规律,以其看到水满,溢出来,不如在它快要满的时候,停下来。
2、揣而锐之,不可长保。
用锤子去锤一样东西,让它变得很锋利,就如锋利的刀剑一样,看上去锋芒毕露,但是却是很容易磨损。
因为刀剑太过锋利,所以我们想到什么东西比较坚硬,就会想到用刀剑的锋利去撬开,刀剑就会不断地遭受到磨损,即便如此反复打磨,也是不可能永远保持住尖锐锋芒的。
在生活中,一些人看上去锋芒毕露,领导就会给他一些很有挑战的任务,目的是挫挫他的锐气,让他收敛一点,最后年轻人弄得焦头烂额,才懂得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才会谦虚为人,不骄傲自满,不再目中无人。
3、金玉满堂,莫之能守。
古代的达官贵人,修建坟墓的时候,就会弄很多金银珠宝放到墓室里,生前的时候荣华富贵,死后也不想让自己失去这些奇珍异宝,这样真能守得住吗?
盗墓贼知道后,便是疯狂的盗墓敛财,最后弄得尸骨都得不到安宁,又有谁能永远的把这些留在身边呢?
4、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渴望富贵的人生,这没有什么错,富贵真的降临了,就千万不能骄傲,否则就会给自己留下祸殃。
名利和财富是人人羡慕的,它如耀眼的星光,本来就已经很耀眼了,你即便很谦虚和低调,也难免会引来周围人的羡慕嫉妒恨,若是还自认为自己很了不起,骄傲自满,目中无人,就会在不知不觉中积下很多的怨恨,埋下祸患。
有句话叫“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当你的德行和实力,与你所拥有的东西,不相匹配的时候,便是罪过,就会有人来讨伐你,诬蔑你。
因此,《易经》中只有谦卦是从头到尾都是吉,要想富贵长保,一生无忧,一定要谦虚谨慎。
5、功遂身退,天之道。
“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这句话是范蠡写给齐国大夫文种的,他告诉文种越王勾践是一个只能共患难,不可以共富贵的人,告诉他赶紧离开。
文种看后,就称病不再上朝,后来有小人告诉越王说,文种居功自傲,想要犯上作乱,于是越王勾践就送了文种一把剑,对文种说,你教给我七个灭人国家的方法,我只用了三个就灭掉了吴国,剩下的就由你自己试试吧。于是逼迫文种自杀了。
每个人都喜欢功劳,当你通过努力得到了一些成就的时候,肯定是希望一直可以保持下去,但是在非常时期,若是贪念功劳居功自傲,变会导致灭身的祸患。
张良当时帮助刘邦夺得天下之后,拒绝了刘邦丰厚的封赏,只要了一个小小的留候的爵位,因为留地虽然是一个小地方,那可是张良和刘邦初遇的地方,这样每每刘邦想起张良这个留候,都会想到过去的情义,不会招致杀生之祸。
其实老子也在提醒我们,要懂得止,要知道退,看到形势局面不对的时候,要能放下心中求全求满的心态,要放下心中居功自傲的欲望,懂得退的哲学,才能在局面复杂的时候,保全自身。这也是上天的智慧。
上天做了这么多利益万物的事情,阳光雨露,哪一样不是为万物提供生机和能量,可是却从不在意万物给以什么样的回报,一切都是顺其自然。
不要老是把自己放在最前面的位置,做了一点点的事情,就要求别人要对你感恩戴德,这样只会增加自己的苦痛和烦恼。
以上内容皆出自《道德经》第七章,这一章是要告诉我们“止”和“退”的智慧,如何能让富贵长久的保持。
如果想让繁华绚丽,就要懂得止,不要让事物走到极端,朝反方向去发展,要想平安顺遂就要懂得“退”,不居功,不自傲,放得下心中的执念和欲望,才能真正懂得退的智慧。
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点击下方链接,进行深入阅读,不同的版本,可以根据个人的阅读喜好,自行选择。
转载请注明:http://www.mengjialaguos.com/ddjjs/123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