帛书《老子·道篇》,共37章。主要讲述的是龙与一年四季的关系,龙是天地的眼睛,是春、秋的使者,他执着如一,为天下放牧。龙放牧的是元气,元气可生发万物。但龙放牧的元气,并不是时刻都在,元气有他自身的运行规律,他也会经历生老病死。
龙是十二生肖之一,他是真实存在的一种动物,在自然界中他对应着丹顶鹤。丹顶鹤带着红色的帽子,穿着白色的衣服,他在春天由南向北飞。这时,他是由越冬地飞往繁殖地,秋天的时候,丹顶鹤由北向南飞,这时候他是由繁殖地飞回到越冬地。
古人将整个大陆想象成为一棵大树,这棵大树的树冠在极北苦寒之地,树根则扎在汪洋之中。龙每年在树冠与树根之间往来飞翔,这棵大树被称为“楃”。
“楃”是天地间的情表,“龙”是情表上的游标。龙是金龙,楃是玉柱,于是就有了金龙盘玉柱的说法。龙是真实存在的,但玉柱来自于人们的想象,所以玉柱无形,无形就是无名,也就是老子所说的“无名之楃”。
无形的“道”生发出有形的万物,对道来说,万物并没有远近亲疏,善恶美丑之分。“道”视万物为“一”,而“一”是不分彼此的。
“道”在天地间运行,他无影无形,不可捉摸。“道”的特性很像水:他居善地,心善渊,予善信,动善时,寂静无声,滋养万物。
道水的特性是无为的,他只是静静的流淌,万物获得水的滋润,各自生长,但这不是水的仁慈。冬天,水和阳气一起归于地下,万物开始凋零。但这只是自然的规律,并不是水的本心。
除了阳气、雨水,老子还讲到了有无,在老子看来,世间万物为有,背后的规律为无,有从无中来,最后还会归于无。
老子《道篇》是后人对“老子”误解最多的部分,下面我们就进行逐章翻译,尽量还原“老子”的本意:
第一章
原文:
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故:恒无欲也,以观其眇。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噭。两者同出,异名同胃。玄之又玄,众眇之门。
译文:
道是天地间运行的阳气,阳气的运行有其特定的通道,他的升降,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可以给道取一个名字,但这个名字并不是道永恒的名字。
道开始于无名,无名是因为无形,无形是万物的开始。道在无名中孕育,最后变为有名,有名的道滋养万物,他是万物的开端。
所以永恒的道是没有私欲的,不信你可以看一下春天,在天空中飞翔的龙,龙是天帝的眼睛,他在春天引导阳气,逆流而上,生发万物。
永恒的道又是有私欲的,不信你看一下秋天,秋天天帝发出召唤,龙应声而落,飞下枝头,阳气回归,万物凋零。
春天,龙携阳气上升,被称为“名”。秋天,龙携阳气下降,被称为“师”。春天的“名”,和秋天的“师”,虽然叫法不同,但他们都出于同门,他们有共同的名字叫做阳气。
而幽静深远的地下,是群龙出入的门户,是元气运行的根本。
第二章
原文:
天下皆知美为美,恶已;皆知善,訾不善矣。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刑也;高,下之相盈也;意,声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随也。恒也。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昔而弗始也,为而弗志也,成功而弗居也。夫唯弗居,是以弗去。
译文:
将天下万物分出美丑是不对的;赞美好的,非议不好的,也是不对的。有,是从无中来的;困难,是由简单成就的;长,是由短比较出来的;高,是由下充盈的;意思的表达,需要有声音的配合;走在前面,需要后面有人相随。这是永恒的。
所以,圣人做的都是无为之事,行的都是不言之教。春天,龙使大地回春,万物萌发,天地之间一片欣欣向荣,但龙不会停下脚步,他一直前行,无始无终。因为他一直不停,所以生发万物的阳气才会去而又返,不离人间。
第三章
原文:
不上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不乱。是以圣人之治也,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恒使民无知无欲也。使夫知不敢,弗为而已,则无不治矣。
译文:
不崇尚贤能,百姓就不会争先效仿。不让难得之货显得贵重,百姓就不会起盗贼之心。不表现出自己的欲望,百姓就不会迷乱。
所以圣人应该:放空自己的内心,充实自己的学识,柔弱自己的志向,强健自己的骨骼。让百姓察觉不到你的存在,感觉不到你的欲望。让巡视天下的龙,一直飞行在天表之上,则天下无不治矣。
第四章
原文:
道冲而用之,又弗盈也,潚呵,似万物之宗。锉其兑,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呵,始或存,吾不知其谁子也,象帝之先。
译文:
元气如潮水涌动,为万物所用,却又不盈满。深远呀,他好像是生发万物的宗祖。他能柔和万物,解除纷乱,与万物同光,与万物同尘。幽深呀,可能一开始他就存在。我不知道他是谁的孩子,似乎他是象帝的祖先。
第五章
原文: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籥與?虚而不淈,踵而愈出。多闻数穷,不若守于中。
译文:
天地不仁爱,把万物当做野草。圣人不仁爱,把百姓当做野草。天地之间,仿佛有一个大风箱。看似虚无,却不枯竭,元气一股一股,接踵而出。不要被万物扰乱你的心神,要守好你自己的根本。
第六章
原文:
浴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之根,緜緜呵若存,用之不堇。
译文:
浴神不是死的,他是玄牝。玄牝就是天门,他是阴阳的根本。他产生的元气绵绵不绝,用之不尽。
第七章
原文: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故能长生。是以声人芮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不以其无私與。故能成其私。
译文:
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够长久,是因为他不自生,所以才能长生。所以圣人在引导阳气的时候,先于阳气的升降,在万物生长的时候,他能置身事外。正因为他大公无私,所以才成就了他的私。
第八章
原文:
上善如水。水善利万物而有静,居众之所恶,故几于道矣。居善地,心善渊,予善信,正善治,事善能,踵善時。夫唯不静,故无忧。
译文:
圣人的善就像水一样,水能够利万物,却保持安静,所处的环境也是万物所厌恶的地方,所以水的特性更接近于道。
水总是去那些需要他的地方,他的心胸宽广,给予而守信,公正而善治,他能力超群,动静合时。所以这世上没有比水更接近于道的了。
第九章
原文:
执而盈之,不若其已。短而允之,不可长葆之。金玉盈室,莫之守也。贵富而骄,自遗咎也。功述身芮,天之道也。
译文:
想要保持元气一直充盈,不如顺其自然。即便短时间可以做到,但不能长久的保持。阳气的上升与阴气的下降不能同时存在。阴阳的运行会留下自己的轨迹。功成身退,这是自然之道。
第十章
原文:
戴营魄抱一,能毋离乎?抟气致柔,能婴儿乎?修除玄蓝,能毋疵乎?爱民栝邦,能毋为乎?天门启阖,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毋以知乎?生之、畜之,生而弗有也,长而弗宰也,是谓玄德。
译文:
龙戴着红色的帽子,穿着白色的衣服,春天来了,你能不离开吗?你揉搓元气,让元气柔软,能像婴儿一样随心所欲吗?如果将天地剪除掉,你放牧阳气还能够没有瑕疵吗?
你仁爱人民,使大地回春,难道真的什么都没有做吗?天门启阖,你能安静不动吗?你在天空中翱翔,看遍天下的景物,你能够没有智慧吗?
使万物生,使万物长,生而不占有,长而不主宰,这就是你的玄德呀!
丹顶鹤第十一章
原文:
卅辐同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也。然埴为器,当其无有,埴器之用也。凿户牖,当其无有,室之用也。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译文:
一个车轮上有三十根辐条,中间空虚,这是为了让车更好的行驶。烧制陶器,让陶器中空,是为了让他们能够盛放物品。在四壁凿出门窗,中间空虚,这是让房屋更有用处。所以有形的东西都有他的利用价值,而无形的东西,才是他的存在价值。
第十二章
原文:
五色使人目明,驰骋田腊使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使人之行方,五味使人之口香,五音使人之耳聋。是以声人之治也,为腹不为目。故去罢耳此。
译文:
五色可以让人眼花缭乱,五味使人唇齿留香,五音使人心情愉悦,纵横田猎使人心潮澎湃,难得之货使人放弃原则。圣人放牧阳气,是为了春回大地,不是为了游山玩水,所以他清心寡欲,宁静致远。
第十三章
原文:
龙辱若惊,贵大梡若身。苛胃龙辱若惊?龙之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胃龙辱若惊。何胃贵大若身?吾所以有大梡者,为吾有身也,及吾无身,有何梡?故贵为身于为天下,若可以托天下矣;爱以身为天下,女可以寄天下。
译文:
龙辱若惊,贵大梡若身。
什么是龙辱若惊呢?龙在树下,春雷炸响,龙一飞冲天,此时人们备战春耕,所以是得之若惊。秋天,龙迅猛无比,飞下枝头,此时天地之间一片肃杀,寒冬即将来临,所以是失之若惊。无论是春天还是秋天,人们看到龙都是既惊喜又害怕,所以叫做龙辱若惊。
那什么又是贵大梡若身呢?我之所以有大梡,是因为我看重自身,如果我不看重自身,那么我还会有什么梡呢?
所以将天下看得比自身重要,那么你就可以像龙一样,为天下放牧。如果像爱护自身一样去爱护天下,你就可以像龙一样,为天下寄信。
第十四章
原文:
视之而弗见,名之曰微。听之而弗闻,名之曰希。捪之而弗得,名之曰夷。三者不可至计,故捆而为一。一者,其上不攸,其下不惚,寻寻呵,不可名也,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忽望,随而不见其后,迎而不见其首。执今之道,以御今之有,以知古始,是谓道纪。
译文:
看不见的叫微,听不见的叫希,摸不着的叫夷。这三方面不能通过计算而获得,所以将他们混合在一起,这就是道。道在天地之间,他的上方不收拢,他的下面不散失。一遍遍的寻找啊,他仍然是不可名状,无影无形。
道是没有形状的形状,没有物体的形象,这叫做忽望。跟随着他,看不到他的后面。迎着他,看不到他的前面。
掌握今天的道,驾驭今天的有,就知道古代的道是什么样了,这叫做道纪。
第十五章
原文:
古之善为道者,微眇玄达,深不可志。夫唯不可志,故强为之容,曰:與呵,其若冬涉水;犹呵,其若畏四邻;严呵,其若客;涣呵,其若凌凙;沌呵,其若楃;湷呵,其若浊;庄呵,其若浴。浊而情之,余清。女以重之,余生。葆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欲盈,是以能敝而不成。
译文:
古时候善于修道的是龙,龙只要微一打眼,就能看到极为深远的地方,他高深莫测,无法描述。因为无法描述,所以我们只能勉强的进行形容。
他看上去显得很犹豫,就像冬天涉水过河,又像是防备四邻。他举止庄严,仿佛是在别人的家里做客。他散发着光芒,仿佛能融化寒冷的冰河。他很纯朴,就像未经雕琢的原木。他很浑和,能和百鸟一起生活。他的胸怀宽广,仿佛能容纳世间的一切。
元气从污浊的大地升上青天,天地之间一片清明,万物得到元气的滋润,恢复生机。元气之路,循环往复,永不盈满。只有不盈满,才能新旧交替,不断的循环。
第十六章
原文:
至虚极也,守情表也,万物旁作,吾以观其复也。天物芸芸,各复归于其根,曰情。情,是胃复命。复命常也,知常明也。不知常,妄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沕身不殆。
译文:
龙守护着情表,飞上虚空,他不将万物放在心上,这些我是通过龙回来复命观察到的。天空中飞行着各式各样的鸟,他们最后都回到了他们的出发地,这叫做情。情就是复命。复命是常道。懂得常道的是龙。不懂得常道,就容易犯错。
知常就会包容天下,包容天下就会以天下为公,以天下为公就是王道,王道就是天道,符合天道就会长久。龙按照天道运行,所以才会义无反顾,没身不殆。
第十七章
原文:
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誉之。其次,畏之。其下,母之。信不足,案有不信,犹呵其贵言也!成功遂事,而百姓胃我自然。
译文:
龙的飞行与元气的运行相一致。夏天,龙停留在树梢,下面的百姓看不到龙,但知道龙就在那里。春天,龙携阳气上升,百姓看到亲近他赞誉他。秋天,龙携阳气下降,此时百姓畏惧他。冬天,元气回归地下,重新孕育。
如果道的信任不足,百姓怎么会信任他。道不言不语,大地回春之后,百姓都认为这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第十八章
原文:
故大道废,案有仁义。智慧出,案有大伪。六亲不和,案有畜兹。邦家昏乱,案有贞臣。
译文:
所以废除大道,怎么还会有仁义呢?巧智出现,怎么还会有大为?六亲不和,怎么还会有孝慈?国家昏乱,怎么还会有贞臣?
第十九章
原文:
绝声弃知,民利百负;绝仁弃义,民复畜兹;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言也,以为文未足,故令之有所属:见素抱楃,少私而寡欲。
译文:
不标榜圣贤,放弃不必要的智慧,这样对百姓更有利。不标榜仁义,百姓会自动恢复孝慈的本性。拒绝巧利,盗贼就不会兴起。以上三点,表达的并不充分,所以我们可以效仿龙。龙一心为天下放牧,他没有私心没有私欲。
第二十章
原文:
绝学无忧。唯与诃,其相去几何?美与恶,其相去何若?人之所畏,亦不可以不畏人,望呵,其未央才!众人熙熙,若乡于大牢,而春登台;我泊焉未兆,若婴儿未咳;累呵,如无所归。众人皆有余,我独遗。我愚人之心也,惷惷呵。愚人昭昭,我独若問呵。愚人蔡蔡,我独闷闷呵。忽呵,其若海,望呵,其若无所止。众人皆有以,我独顽以俚,吾欲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译文:
我们学习龙的宁静致远,少私寡欲,这样就不会有忧愁的事情。恭维与呵斥相差多远呢?顺心的美和逆心的恶有什么区别呢?人所畏惧的,反过来也是畏惧人的。
远望啊,元气还没有来。众人熙熙,仿佛困在冬天的大牢里,而等待春天的到来。我漂泊在树下,没有感到一丝的征兆,就像还未啼哭的婴儿,我的心很疲惫,仿佛没有归宿一样。
众人都有所依仗,唯独我被道遗弃,我这颗愚人的心啊,蠢蠢的。众人都喜欢观察明媚的太阳,只有我喜欢询问皎洁的月亮。众人都习惯通过计算来确定春天何时到来,只有我用心去感受。
元气突然到来,其宽广如同大海,放眼望去,无边无际。众人都有所依仗了,我独自越入元气的海洋。我与常人不同,我更加尊敬滋养万物的道。
第二十一章
原文:
孔德之容,唯道是从。道之物,唯望唯忽。忽呵望呵,中有象呵。望呵忽呵,中有物呵。幽呵鸣呵,中有请也。其请甚真,其中有信。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顺众父。吾何以知众父之然?以此。
译文:
哺育天下这件事,只有道才能做到。道这个东西,放眼望去,总是飘飘忽忽的,里面仿佛有景象,又好像里面有物体。道幽静深远,里面仿佛还有鸟叫,这是对我的邀请吗?
这个邀请非常真实,里面充满了诚信。自古及今,道名不去,以顺应众父。我之所以知道众父是对的,以此。
第二十二章
原文:
炊者不立,自视者不章,自见者不明,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欲者弗居。
译文:
做饭的人一直在忙碌,他没有时间挺直身板。眼里只有自己的人,目光就会短浅。只能看见自己的人,心里就不会光明。自我攻伐的人没有功绩,自我砍伐的人不会成长。
这在道上被称为:多余的粮食,累赘的行为。世间万物总有你看不顺眼的,所以有私欲的人不能居于上位。
第二十三章
原文:
曲则金,枉则定。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执一,以为天下牧。不自视故章,不自见故明,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能长。夫唯不争,故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胃曲金者,几语才?诚金归之。
译文:
欲望膨胀就要收缩,目标偏移就要修正,胸怀宽广才能有所收获,去除旧的思想才能获得新的知识,减少欲望收获就会增多,太多的欲望会使自己迷惑。所以圣人执着如一,为天下人放牧。
心中不要总想着自己,这样才会公正。眼中不要总
转载请注明:http://www.mengjialaguos.com/ddjjs/125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