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道德经 >> 道德经鉴赏 >> 正文 >> 正文

道德经真正厉害的人,都擅长这2种强

来源:道德经 时间:2025/2/24

文章作者:琢磨君

#道德经智慧#有人说:《道德经》是写过弱者的;

但是大部分人都认为:道德经是写给强者的。

因为《道德经》中包含着许多强者思维。

不管你是强者还是弱者,若能学会强者思维,便可做人做事如虎添翼、如鱼得水,内圣外王。

读了道德经第66章,我们便可从老子口中得知:真正厉害的人,都擅长这2种强者思维。大家不妨自我对照一下,看看自己平日里是否具备这些强者思维,若有,就要恭喜了。

老子《道德经》写道:

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这番话便向世人诠释了强者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第一:言辞谦逊;

老子非常擅长观察天道,然后悟透人道,他说:江海之所以能够成为百川河流所汇往的地方,是因为它善于处在低下的地方,所以能够成为百川之王。

道德经第8章,老子也用水来形容道: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水往低处流,停留在众人都厌恶的地方,最后水低成海,因此它反而最接近于大道。

同理,人也是如此:水低成海,人低为王!

一个人若是懂得谦虚低调做人,便可深得人心,厚德载物,最后越是谦下,越是往上。

这便是老子所说的: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

也就是说,圣人要领导人民,必须用言辞对人民表示谦下。

口者,心之门户,我们的思想、价值观、态度都是通过言语来表达出来的。

一个人言辞是如何,最能反映出其为人是如何。

真正厉害的人,往往言辞谦逊,说话细言慢语,不用自己的权势去压倒和胁迫他人,更多是和蔼和睦、友善待人。

反之,越是没有什么真本事的人,越爱面子,脾气越大;他们手里一旦得了很小的权利,便会张牙舞爪,桀骜不驯,说话的时候颐指气使,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非常令人厌恶。

这便是鲁迅先生所说的:奴才做了主人,是绝不肯废去”老爷“的称呼的,他的摆架子,恐怕比他的主人还十足,还可笑。

古话说得好“德不配位,必有灾殃”。

一个人即使一时得势了,但若是不懂得惜福,言辞傲慢无礼,则早晚会被老百姓抛弃,遭受灾殃。

《易经》中,唯独谦卦是大吉大利的,就是因为谦虚低调是最佳的处世之道,是与天道互相吻合的。

所以说,我们要想成为强者,要想留着现在的好福气,一定要记得谦虚做人,言辞谦逊,和善待人,多积累口德,凝聚更多人心,树立好人品、好口碑。

正如曾国藩晚年所总结:天地间惟谦谨是载福之道,骄则满,满则倾矣。

第二:行为无私;

要想看清一个人,除了从言语上,还有从行为上,因此古人常说:听其言,观其行。

真正厉害的人,除了言辞谦逊,行为上还有什么表现呢?

老子说:欲先民,必以身后之。

也就是说,圣人要想成为人民的表率,必须把自己的利益放在人民的后面。

其实,这便是老子第7章所说的“非以其无私耶?故能成其私”,即:无私成大私。

天地之所以能长久存在,是因为无私运转,不因其他事物变化而变化,所以它能保持它的长久性永恒性。

同理,有道的圣人大公无私,让自己行动位于众人之后,最后反而能保全和发展自身。

购买专栏解锁剩余33%

转载请注明:http://www.mengjialaguos.com/ddjjs/1408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