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道德经 >> 道德经鉴赏 >> 正文 >> 正文

2曾仕强道德经的奥秘02上士闻道

来源:道德经 时间:2020/12/8
北京治疗白癜风的专科医院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97%E4%BA%AC%E4%B8%AD%E7%A7%91%E7%99%BD%E7%99%9C%E9%A3%8E%E5%8C%BB%E9%99%A2/9728824?fr=aladdin

曾仕强:《道德经的奥秘》02上士闻道

易经的奥秘

(外:道德经开篇第一句,道可道非常道自古以来人们对这六个字有着众多的解释,因为中国古代没有标点符号,人们常常根据自己的理解,自断句读。曾仕强教授认为,这一句话可以有三种不同的读法:道,可道,非常道;道可,道非,常道;道可道非常道。这三种读法分别是什么意思呢?而这六个字究竟应该如何解读呢?)

第二集:上士闻道:

我们看书都喜欢讲一句话,叫做开宗明义,就是说一开始就要告诉我们,它要讲的是什么。

道德经的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我们必须要了解,老子当初是没有标点符号的,因为你没有标点符号,每一个人他有他自己的断句方式。一旦有了标点符号以后,就好像是标准化,就使得人的思维,反而受到若干的限制,所以我们常常讲,有语言,有文字,对人类是有帮助的,但是不要忘了,语言、文字也是我们思维非常大的障碍,这就叫做一阴一阳之谓道,可见我们中华文化所有的基础,都是在《易经》上面。

老子他一个很特别的地方,他是专门替高等智慧的人来解释易经。因为这个必须要有很大的包容性,看得很深远,广大而且很高才有办法听懂老子的话。

道可道非常道最起码有三种不同的标点方式:

第一种,道,可道,非常道。告诉我们只要道可以说的那一部分就叫非常道,这样我们就了解到,道最起码有两部分,一部分叫常道,一部分叫非常道,这非常清楚了。可道的部分是非常道,不可道的叫做什么,叫做常道,因为常道它是一个完整的系统,你一个时间,只有一个嘴巴,你怎么可能讲得那么周到,不可能。所以,中国人就形成一种你说的部分,我不谈,我专门从你还没有说到的部分来跟你对抗,意思就是说,你说东的时候我就说西,你说西的时候我就说东,永远没完没了,这都是我们看到的事实,一直到今天,还是如此。

第二种标点方式:道可,道非,常道。那在告诉我们什么?告诉我们只要有人说你对,就有人说你不对,只要有人说这样说可以,就有人说这样说不可以。这个就叫做常道,意思就是说常道,它永远有正负两面。其实用正反,不如用现在的叫做正负,它不一定反,所以我们老是把它看成相反,这是很危险的。因为它不一定相反,它可能是互补,所以这方面呢,我们要特别小心。

第三种就是一般最常用的:道可道,非常道。这句话才是高度的危险性。

(外:由于中国古代没有标点符号,这给我们理解古人的思想,造成了一定的障碍,但也留下了一定的思索空间,对于《道德经》开篇这六个字,我们现在常用的解读方式就是,道可道,非常道。但为什么曾仕强教授说,这句话是高度危险的呢?)

我们前面有一个雕塑,这个雕塑我们会放在这里,就是说你要以现在老子的心情,来讲《道德经》,你才知道,他为什么是这个样子。老虎,在道可道非常道这句话里面,它代表什么?它就代表诸子百家。它说,你们诸子百家都非常有学问,讲得都很有道理,要不你们怎么能成为一家之言呢。但是我老子,今天抱着一颗很诚恳的心,冒犯大家,希望大家谅解。就是说你们所说的都是道,没有错,但是只是道的一小部分,没有办法把道很整全地把它说清楚,(文字:诸子百家所说的道,不是整全的道。)这不是你们的错,这是语言文字的限制。我们现在只希望你们心里头知道,我永远不可能把真相都说清楚,我只能就我们这一家所看到,所体会到的,我把它说出来,这个叫什么?叫做片面的道理,而不是整全的道理,希望我们自己的人,不要过分自我膨大,不要过分自我膨胀,也希望来听的人不要认为我的学说就是整全的道理。

老实讲在当时的氛围,诸子百家是斗来斗去的,你一个人敢向诸子百家去挑战,那人家问你,难道你讲的,就是整全的道理吗?你就要以知道了,就是这个雕塑里面,所表现的当时的状况。因为我们到现在为止,还是同样的情形,那句话我们要反复地,放在脑海里面,我只有一个时间,我只有一个嘴巴,何况我还有我的立场,我怎么能把所有的道理都讲光呢?这是一种局限性。老子他怎么知道,他讲这种话的时候,会有那么大的危险,他怎么知道,这是非常有趣的事情。因为我们从伏羲氏开始,他就替我们开了一扇做学问的大窗口。叫做天人之学。那什么叫天人之学呢?就是我们做学问,从天垂象开始,因为我们知道老天它是不说话的,可是人活在天地之间,你不能离开天地,你就必须要去了解天地,你才能找到自己的生存之道。因此我们很喜欢看天象,因为天不说话,天没有语言,没有文字,它会很真实的把它的真相,把它的本相,完完全全地透露给我们。

(外:七千多年前,伏羲式上观天文,下察地理,根据大自然中,天地水火雷风山泽,这八种现象,创造出了伏羲八卦图,这就是天人之学《易经》的基础,老子的《道德经》是给高等智慧的人来解读《易经》的,那么,老子观察到的天象又是什么呢?)

老子的象,写在四十一章的三句话,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你看这多生动。高等智慧的人,他听到道以后,他没有什么反应,因为他知道道不是用来讲的,道用来讲是永远讲不清楚的,永远是有偏失的,永远会找麻烦的。道是用来行的,所以我们中国人老问人家,你行不行,其实跟这个有密切的关系。他很勤劳,他一步一步从实践当中去了解这个道。中等智慧的人听到道以后,好像听得懂又好像听不懂,你在讲什么,但是我真不敢说我听得懂,这已经了不起了,因为你毕竟是中等智慧的人,不容易了。下面那个就很惨了,“下士闻道,大笑之”,你看到现在还是这样,凡是那种听不懂的人,他就说你这是乱讲,不可能的,哪有这回事。好像他比你还懂。凡是听完了一脸不认同的,一脸怀疑的,这还算好的。你没有讲完,他就攻击你,你还没讲完,他就否定你,你没有讲完,他就一大堆意见的人,老子说,你真是太差了,你的智慧完全没有开发出来,但是他赶快打圆场,他说也没有什么,不笑不足以为道。因为你听懂了你就很轻松了,啊,原来这样,这也是笑。那听不懂的人就是,他认为不可能的,这是笑话。

(外:不同的人闻道之后,会有不同的表现,有的人明白了,就去付诸行动。有的人似懂非懂,只好继续琢磨。也有的人“大笑之”,但是这个笑,有可能是因为不懂而不屑,也有可能是因为懂了而高兴,一句“不笑不足以为道”,再一次提醒我们,任何事物都有其两个方面,正如《易经》所说:一阴一阳之谓道。那么,这个老子给老虎讲道的雕像,又能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呢?)

这一个塑像,大家第一个发现的就是,这个是老虎吗?为什么你会怀疑它不是老虎呢?因为你发现它没有斑纹。老虎最了不起就是它那个斑纹,什么野兽看到它都怕,可是这只老虎它就服服帖帖的,连斑纹都不见了。我们从这个雕塑,可以体会到什么?老子他知道这只虎,它是会变的,它可能会把原性马上就表露出来,它也可能服服帖帖,它都可能,那你要跟它讲道,一定很小心,你看他就这么一个小指头,他嘴巴有没有张开,我们也不清楚,他在想什么我们也不懂。可是这只老虎,它就服服帖帖的,所以我们给它一个标题,叫做“上士闻道”,它是上士,它也可能是中士,它也可能是下士,如果它是下士,斑纹就出现了,两条腿就要站起来了,然后大吼一声老子就不见了。我们今天就不要伤脑筋再去读什么《道德经》了。它如果是中士,它在这里会摇头晃脑,眼神就完全不一样了,斑纹就若隐若现,现在你看它斑纹不现,它知道它的凶猛是天生的,但是它可以把它藏起来,这个藏也是很重要的,老子讲到它连斑纹都藏起来,那可见它是上士。我们很多很多事情,从这个雕塑可以一一地来深入,去明白,老子的思想到底是什么。老子不能直直的挺在那里,他必须要弯下身来,跟老虎讲话,这就是什么,就是表示他是柔的,他不是像老虎那么刚,它是刚的,它是柔的,但是老虎刚中带柔,他是柔中带刚,他腿弯下来的意思,是告诉它,我跟你不一样,你可以硬碰硬,我可不跟你来这一套,这是他非常清楚的一个表达。同时大家有没有发现,老子的脸跟老虎的脸,是相对的,有交集,现在他跟它讲什么?其实真正了解的人就说,道可道非常道,你跟它讲什么它都听不懂,它听得懂才怪,可是它会搞到纹理都不见了,它会搞到深藏不露,它都把它表现出来,这是靠什么?

(外:有人认为老子乃是得道仙人,通兽语,所以他在给老虎讲道,而老虎则在闻道。

但是曾仕强教授认为,那个道根本不是语言可以讲清楚的,所以老虎也不可能听懂老子在讲些什么,但是,凶猛的老虎,为什么会安静的卧在老子身边,他们是靠什么在沟通呢?)

靠什么?就是靠《易经》里面所讲的那个应字,应不是应该不应该,而是有没有感应的问题。你看现在他们两个有感应,我们人与人互动是靠感应,不一定靠嘴巴,不一定靠言辞,说得再多,不如你把你的信息透过无形的管道传达给他。这个叫做心连心,心与心连在一起的时候,你不说他也知道。但是我们现在都太相信嘴巴,非讲不可,一直要讲,把感应的能量把它弄到最小。这也是我们看到这个雕像之后,应该要引以为戒。中国社会,我们为什么谁都推来推去,不先说话,跟这一段有关系。

老子在第七十章里面,讲了一句话,我们值得放在脑海里面,他说:吾言甚易知,我的话很容易了解,甚易行,我所说的道理很容易做到,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这不很奇怪吗?

(外:很多人觉得《道德经》像部天书,晦涩难懂。但老子认为,他说的道理很容易了解,也很容易做到,但天下的人却没有人能知道,也没人能做到,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就是说的人有问题,听的人有问题,做的人都有问题。你看老子所讲的道理,都是简单无比的,因为他在解释《易经》,《易经》本来就很容易,你把它搞得那么复杂干什么?

吾言甚易知,其实吾言也不代表是老子的话,老子从来没有说这是他说的话,就是我们大家经常听到这些话,都是从《易经》来的,它怎么样,甚易知,非常容易听得懂,非常容易了解,可是你非要自己自作主张,用你主观的意见,把它弄得很复杂,把它弄得很难懂。甚易行,你就去做,一做就做出来了,实际上我们很天都在做,没有什么难的,但是事实是什么?事实是天下莫能知,老子讲的是真话,这些道理没有什么难的,你去做就做得出来,你做出来你就明白了,可是事实呢,天下莫能知,整天在那里写文章,研究啊,搞半天的,越弄越玄乎,越弄越迷糊,越弄大家越看不懂,莫能行,这一句话,其实是达摩到中国,才警告我们的,可惜我们还没有听懂,达摩到中国,已经一百三四十岁了,他那么老了,还到我们这里来干什么呢?他在传达一个很重要的的信息,他说中国人太喜欢做学问了,所以把佛经当做学问来研究,研究到最后,很少人把它付诸实践,很少,知而不行,只修不行,他在告诉我们这个,可是我们还是依然故我,因此我们这一次,重新再讲《道德经》,不是标新立异,也不是说我要另外树立一派,绝对不可能,我们只是希望大家知道,易经是用来行的,所以尽管日用而不知,都没有关系,你做得出来,你真正在用就好了,我们要把《道德经》在我们日常生活里面来印证,来实践。我想这才是老子当年冒那么大险所想做的事情。所以我们接下来,就要来探讨人生真正在价值是什么。谢谢。

相关链接

《道德经》第1-81章合集(全书完)

1《道德经》跟读版第1-37章

2《道德经》跟读版第38-81章(全书完)

其他相关链接

1糖果人生推荐读书书目合集(年4月-年4月)

2《小王子》第1-3集合集(全书完)

3《老人与海》第1-4章合集(全书完)

4《大学》原文、解读及音频等相关内容合集

5《资治通鉴》第1-卷合集

6年8月好文分享合集

7百家姓(音频+跟读版)

8《宋词三百首》1-首合集

9《三字经》(音频+跟读)

10《千字文》原文诵读(音频+跟读版)

11《千字文》原文诵读(新音频+新跟读版)

12《西游记》1-回合集(全书完)

13《孟子》1-14卷合集(全书完)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mengjialaguos.com/ddjjs/705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