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道德经 >> 道德经鉴赏 >> 正文 >> 正文

读道德经育儿第二章天然道德

来源:道德经 时间:2021/3/22

文慧的心童年

记录育儿的美好生活,希望开一家有温度的育儿主题书店,影响1万妈妈加入快乐育儿!

专注于早期教育5年,希望可以助力孩子拥有幸福一生的心童年,并帮助家长在育儿的路上疗愈自己童年的心。

加入彦彦老师的线上社群学习传统文化,第一本书讲的《道德经》,每天听完彦彦老师讲道德经,再抄写一遍学习的内容,即练字又静心还能开智慧,一举多得。

中国传统文化真的博大精深,想真正的理解吸收需要不断的输出,每天写一篇读《道德经》后的一些小感想。

今天读道德经第二章“天然道德”,听彦彦老师讲了慢慢的去体会理解:“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每天读完《道德经》都会有很多的问题思考,开始追寻什么是“本真”?什么是“天然道德”?如何才能把自己活出了,活成一束光去温暖他人?如何做到极致的利他?

努力探寻未知世界,提高自己的认知。

本章内容告诉我们,我们能够发现美好的东西,并认为他们美,是因为我们拿自己厌恶的东西做了参照;每个人都知道应当完善自身的不足,是因为人们发现了自身的不足,所以这世间很多东西是正反相应的。

很多时候美与丑,对与错,好与坏,长与短,高与下,每个人的衡量标准是不同的,你的好也许和我的好是不一样的,这可能就是人之间会争吵和烦恼的源头。

每个人心里都存在着自己的“道”,但随着自己的不断学习和经验的积累,每个人心里的“道”也是在变化的,以前你很讨厌的事,随着年龄环境的变化,可能你现在发现自己不再抵触,甚至很喜欢。

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标准时,又该怎么区分辨别真正的“道”呢?那就得寻找“真”,不失道者为真,当我们无法分辨什么是真,什么是不失道时,又该怎么办?

“真”既是我们要找的“天然道德”,符合自然之道的思想或行为,即为“天然道德”,也是本章中所说的“是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天然之道”就是万物不用鼓动号令,便会自然生发,万物长成却不只为自己,努力获取却不会持而不放,能够懂得功成身退,到最后因为他的不占所利,这些所利反而不会离他而去。

“天然道德”的理解去看大自然就会明白,举例自然界中的植物,植物会吸收不好的气体释放氧气提供给动物和人类,当树生长长出果实成熟落地,便会给动物们供食物维持生命,其他动物吃了食物以后留下果核到土壤中,就达到植物后代的延续。

植物不需要任何干预就会自然生长,它努力的生长不只是为了自己,它会把自己最好的返还给自然,当果实成熟它也不会舍不得,而是奉献出来,虽然他这样的付出,自然也不会亏待它,它的后代得到延续。这也许就是极致利他,最终益处也会返还到自己身上。

作为人能力越大责任越大,你获得的越多,你就要考虑去返还社会,去守住自己的初心,不能被欲望所左右,不要脱离“天然之道”。

人的“真”在于符合心的东西,守住自己原本的东西,而不是被别人教的,被固化的东西,应该是从内心生发的东西才是人的本真,现在的我们太在意外在的东西,反而忘记了去寻找自己内心的力量与真实的自己。

所以说孩子是最“真”的,他们就是天然璞玉,没有雕刻前才是最美的、最真的,与其说我们教育孩子,不如说是孩子的出生再次让我们成人开始寻找到真实的自己。

用《道德经》育儿小知识

用“天然道德”育儿,我想是最好的方法,对于教育,彦彦老师提出思考,我们应该是“枝叶教育”还是“根脉教育”?

家长真正要做的其实是言传身教,做好自己,把自己活出了,变成一束光去影响孩子,让他自然生长,而不是去改变孩子,让他变成我们父母认知标准中的那个人,你觉得好的不一定是孩子想要的。

很多时候我们的认知已经被教化,看了这章《道德经》你会发现,孩子才是最“真”的,最符合“天然道德”的,孩子最初的生活都是发自他们内心的,从心长出的,孩子会极致的爱我们,不管父母有多么的不靠谱,他们都会用最“真”的心去爱。

为人父母,孩子会为我们带来什么?你想过吗?在思考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首先要做到,愿意以孩子为师,然后你才能踏上你这一发现之旅。

重新发现自己,重新发现孩子!

从孩子对世界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mengjialaguos.com/ddjjs/76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