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道德经 >> 道德经鉴赏 >> 正文 >> 正文

道德经中容易ldquo读rdq

来源:道德经 时间:2021/4/20

本文根据知名道文化学者李海波老师公开讲授《道德经学习秘窍》的直播课内容整理。

李海波,道家文化权威学者,《中国道商》学科知识体系创建人,安徽涡阳县人民政府高级顾问。主要著作:《势》《道商》《道商范蠡》《道商智慧》《道商学》

准确的读音,是理解《道德经》第一步

关于《道德经》的读音,你会发现《道德经》中的很多字,有两种甚至两种以上的读音,有的字的读音,跟今天我们见到的字的读音,是有所差异的,尤其是通假字。

诵读时,如果你觉得自己的发音方言味太浓,这个没有关系。但我们要理解字的读音所代表的意思。

恶,在《道德经》里,

读è,还是读wù?

你读对了吗?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恶”字在这里读è,丑恶、丑陋的意思,与之相对应的是美好、美丽。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於道。”就不能读成è,处众人之所恶[wù],为什么读wù呢?大家都讨厌、厌恶的地方,就有道的存在。

勤,在《道德经》里,

什么时候读qín,

什么时候读jìn?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勤,在这的准确读音,读jìn,如果读成qín,就会理解为:勤奋、勤劳、勤苦,那为什么我们要用他,还不能勤劳勤奋,是不是矛盾呢?我们就理解不了了。

所以,勤[jìn]:绵绵若存的道,永恒的、始终都存在的,始终都在做循环运动,永远不会消亡,我们开发她、采取她、采用她、她永远都没有尽头,永远没有穷尽。这就是:绵绵若存,用之不勤[jìn]。

同样这个“勤”字,“上士闻道勤而行之。”就不读jìn了,读qín,意思是:真正高层次的人,听闻了大道之后,马上要加以用功,勤苦修行,要勤[qín]而行之。

屈,在《道德经》里,

读jué!

“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这“屈”字,在这里读jué,屈[jué]的意思是:消耗殆尽,穷尽。

大道本体,是一个虚空、一个无极,一个空洞。你想开发她,探索她,她永远不会枯竭,能量源源不断产生,就好像风箱一样,风箱外面有几块板子,里面啥也没有吧?但是我们抽动风箱的时候,能量、气、风就会源源不断的产生,所以读作:虚而不屈[jué],而不是虚而不屈[qū]。

见,在《道德经》里,

什么时候读jiàn,

什么时候读xiàn?

“见”在《道德经》的很多地方读jiàn,但在有的地方,又读xiàn。

凡是说到自我表现,读xiàn,因为见[xiàn]是古代的通假字,“不自见故明”,一个人不要总是自我表现。

揣,读chuāi

还是读zhuī呢?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揣,不读chuāi,而读作zhuī。

“揣[zhuī]而锐之”就好像在打磨一个刀剑之类的凶器,打造的很锋利的时候,又能保持多久呢?越锋利的越容易受到损伤。所以做人就不能锋芒毕露,要韬光,要养晦。

亡,读作wú

亡,在有的章节读wáng,比如“多藏必厚亡”,读wáng,在有的章节读wú,通无。

“中士闻道,若存若亡”,在这个时候,读作wú,中等层次的人,听闻了大道之后,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今天刻苦用功,比谁都努力,过了两天就忘了,把他抛在脑后了。

《道德经》里还要哪些读音被误读?

被子的被,“是以圣人被褐而怀玉”,“入军不被甲兵”,都读作pī,同“披”,覆盖的意思。

施舍的施,“唯施是畏”,这个“施”读yǐ,通迤,歧路的意思。

讨厌的厌,《道德经》七十二章里,一会读yàn,一会又读yā,应该是“无狎其所居,无厌[yā]其所生。夫唯不厌[yā],是以不厌[yàn]。”

取舍的取,“大国以下小国,则取小国。”在这要读jù,是汇聚、兼并的意思。

长度的长,有时候它读cháng,“长生久视”;有时候读zhǎng,“长而不宰”,就不能读长[cháng]而不宰。

所以,要想学好《道德经》,首先要知道读音是否准确?只有我们读音准确了,才能接近她的本意。如果我们在读音上都读错了,那下了很多功夫,就是白费的。

(如果你有更多关于《道德经》读音问题,欢迎留言探讨)

图片来源:百度汉语

扫码诵读《道德经》,试一试正确的读音

转载请注明:http://www.mengjialaguos.com/ddjjs/80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