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左至右)
龚 臣芳子美容总裁芳子女校创始人,致良知四合院志愿者刘方之子
卜政文美娜物业总裁,致良知四合院志愿者李娜之子
徐嘉祺深圳白金投资有限公司总裁,金蝶集团董事局主席徐少春之子
冯橹铭海亮集团董事、副总裁,海亮集团董事长冯亚丽之侄
胡 北康恩贝集团副总裁、浙江康恩贝健康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康恩贝集团董事长胡季强之子
翟雅楠北京精英远航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精英集团董事长翟志海之女
有人说,哲学是中年之人才需要学习的,但在致良知四合院,却有一个致良知“二代班”。改革开放四十年,多数一代企业家都面临着企业传承的时代命题。作为企二代,如何直面风雨、超越父辈,也是企业家致良知(北京)论坛的一大看点。
11月29日,在美好的“良知之夜”版块,来自“二代班”的6位代表一齐登台,面对媒体和现场的提问,他们以铿锵有力、有理有据的回答闪耀全场。中华文化是成长的力量,这句话在这6位年轻企业二代的身上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今日 作为创二代和财富的传承人,你们对财富是如何理解的?学习致良知后,你们对财富的看法有了哪些变化?
徐嘉祺:“志于道德者,功名不足以累其心;志于功名者,富贵不足以累其心。”学习《与黄诚甫书》时,我一直在思考这段话的本质是什么,阳明先生难道是让我们把功名和富贵都丢掉、放下吗?后来经过学习和思考,也经过一些事上磨练,我意识到,我们应该在“志于道德”的同时,高高地将富贵与功名举起,并且把它化作一股力量回馈天地,用这份力量去全心全意为社会、为企业、为人民服务。
翟雅楠:其实财富本身是无善无恶的,关键在于它掌握在谁的手里。正人用邪法,邪法亦正;邪人用正法,正法亦邪。所以问题最关键的地方就在于,掌握或者使用财富的这个人是谁。
问
当下,企业家的经济实力和国家的经济实力密不可分。二代是否能顺利接班甚至是超越前辈,对国家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意义。所以我想请教各位,如何看待传承背后的意义?
胡北:我想结合自己的工作来谈谈这个问题。从我进入康恩贝的第一天起,就开始从事与中药相关的工作,也是从那天起,我被中医中药深深地迷住了,中医中药是中华文化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没有高品质的中药材,中医将无法得到传承和发扬。从事中药行业5年多,我发现我们中药材的整体质量已经到了一个岌岌可危的地步。父亲说,我们必须有所作为,才能让中医得到延续。我们作为二代,必须要接下重任,传承这份事业,通过中医药彰显我们的文化自信,同时助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问
有人说,对二代而言,父母对他们最大的伤害就是让他们可以不劳而获。你们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
卜政文:只让子女继承财富,而不培养品德的确是最大的伤害。作为二代接班人,如果不能在心中种下一棵大树让它慢慢长成祖国栋梁,如果心中不能升起对祖国的挚爱和对全体员工的感恩,如何能看清大势,承担传承的重任,引领企业发展得更好?
我们在传承企业的过程中,父母其实最担心的是我们能不能走正道。而致良知能够让我们明白道理,有信心在未来30年勇于担当。
龚臣:作为二代,有责任去传承父辈的事业。父辈历经艰难,创造了这样的事业,我们不能让它就此荒废。一个有本事的人,不管是在父辈的企业,还是自己去创业,都可以施展自己的才华。
当下,很多做企业的父母都会将刚毕业的孩子留在身边,让他们在董事会工作,这对孩子确实是有一定影响的。像我的父亲,在我上学时就为我安排了独立的空间,让我自己去担当,没有一开始就将整个企业交给我,因而我也拥有了独立的视野,我在工作9年后才回到父母身边。我们应该给孩子一个独立打拼的机会。
翟雅楠:其实我觉得这个问题的假设或许就是有问题的,因为在我看来,父母对二代最大的伤害不是“不劳而获”这样显而易见的谬误,而是似是而非的思想。似是而非的思想才会真正让二代受到不良影响。
所以我们学习圣贤文化,就是要链接上圣贤这颗心。就像我父亲对我说的:“我特别感慨的,不是因为你承接了我的事业,而是因为你链接上了圣贤,找到了你自己的人生使命。”这是最重要的。四合院老师曾说:“我能留给女儿最大的财富就是提升我自己,除此没有别的。”怎么提升自己?就是向圣贤学习,学习圣贤那颗光明纯粹的心。
问
古语云“富不过三代”。作为企二代,你们怎么看待这句话?
翟雅楠:“富不过三代”的根本问题在于没有这样的家风。可能一代企业家就没有种下“根”,所以也不能全部责怪后代。更重要的,我们要问问自己是否种下了这棵传承的大树,又是否把这棵大树的种子也种在了孩子的心田?
问
作为优秀的企二代,在面临爱情和婚姻的时候肯定会有很多选择,但同时应该也会有很多困惑,你们会如何看待和解决这个问题?
翟雅楠:关于婚姻,老师有一句话特别打动我:一个真正的有道者,不管是跟谁结婚,都会非常幸福。这也是我的想法。
问
台上各位可能都有海外留学的经历,接受过西方文化的熏陶。请问大家在系统地学习致良知之后,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有没有一些新的认识?中华文化到底有哪些魅力,能够一直到现在还深深吸引着我们当代的年轻人?
龚臣:我很幸运,从16岁开始,在父母的影响下,不管是西方管理科学还是中国传统文化都有涉猎。学习致良知的过程中,在读《与陆元静书》时,“仁、义、礼、智,性之性也;聪、明、睿、知,性之质也;喜、怒、哀、乐,性之情也;私欲、客气,性之蔽也”这段话对我有特别深刻的影响。西方的管理科学确实很好,但想要外在的工具真正发挥作用,需要一种来自内心的力量,而障碍内心力量发挥的就是私欲。聪明睿知可以从心而发,但前提是我们通过致良知将心上的私欲和客气逐步消磨,去一分人欲复得一分天理。我感觉这就是东方智慧的魅力所在,它可以让我们的心像活水源头一样不断地生发出各种方法。所以我们需要东方智慧来净化自己的内心,让真正的聪明睿知凸显出来。
问
通过致良知的学习,你们对企业家精神之中的“谦、实、豪、信”是如何理解的?
翟雅楠:《道德经》第51章讲“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器成之”,谦、实、豪、信都是“德”上的品质。我们学习致良知,是要养一颗“如如不动”的道心。有了这颗道心,自然就会生发出各种美好的“德”。其实我认为在各种品质中,最核心的是“诚”,《中庸》也在讲“诚”,诚则明,明则诚,诚明相生。
所以,我们只要不断培植其根,种下大树,立志做一个心灵高尚之人,那些“德”自然便会拥有。谦实豪信这四个品质肯定不足以涵盖企业家精神,我相信这些优秀的企业家们一路走来,一定不只有这四种品质,他们是走在“道”上,他们最开始的立志就不一样。
问
很多年轻人认为自己跟老一辈有代沟,如何通过学习致良知解决心中的“傲”?
翟雅楠:怎么突破一代和二代之间的隔阂?就是去链接。当我们没有找到与孩子进行链接的切入点时,有个方法就是“易子而教”。易子而教其实有很多方式,比如借用圣贤文化的力量,或者将孩子送来致良知四合院。
卜政文:我原来跟母亲之间的代沟就非常大,但现在我们有了一个共同点,就是都在学习致良知。我们变成了同学,心上的距离就越拉越近了。
问
现在有很多创二代都即将或者正在接班,他们中的多数都是比较惶恐、迷茫的,台上6位有什么话想对他们说?
徐嘉祺:父辈的财富、权力、地位可以继承,但只有意志才可以传承。我很感谢父亲他有一个坚定的意志,并且立下了要为祖国健康工作60年的志向。这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胡北:我认为企业的传承有两方面:第一是企业家精神的传承,也就是父辈心性的传承,有什么样的心性,就能造就什么样的企业。
第二就是财富的传承。阳明先生告诉我们要“素其位而学”,“素富贵,学处乎富贵”,则“可以无入而不自得”。我们必须要拥有驾驭财富的能力,从心上去超越,获得心灵品质上的收获。站在财富上超越财富,我们才能“富”过强,甚至年。
问
海尔的张瑞敏先生曾说:没有成功的企业,只有时代的企业。父辈的成功只是暂时的,到你们这代,环境、机会都不一样了,你们要怎么应对商业模式等等的变化?
龚臣:老师曾对我说:“一家伟大的企业一定是解决了社会重大问题的企业。”一个企业的业务会变、商业模式会变、组织结构会变、战略会变,但不管是东方还是西方,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人心不会变。
就像我在这个行业所看到的,企业的业务、模式很多都在发生改变,可核心问题却没有改变:我们要与客户建立怎样的关系?我们到底能为客户提供怎样的心上价值和收获?我们要抓住不变的东西,然后将自己的生命体验分享给身边人。抓住不变,各种商业方法、组织结构搭建自然都会明晰。
在四合院学习,让我有机会看到商业背后那个不变的东西,因而我的心便能踏实下来,进而能够真正去应对各种变化。
每日推荐
①(视频)弯柳树村驻村第一书记宋瑞:正人先正己,扶贫先扶心
②(视频)庆云书记王晓东:拔穷根,种大树--民风是最大的软实力
③(视频)长城物业陈耀忠:重构社区美丽家园,让阳光照亮生命
↓精彩视频,尽在于此!
微博:
致良知四合院转载请注明:http://www.mengjialaguos.com/ddjqw/16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