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仆易位
据《冲虚真经》记载:
据说在周国,有户姓尹的富人,在大肆经营产业的过程中,把手下干活的仆役差遣从早到晚奔走忙碌不停,连气也喘不过来。其中有个老役夫已经累得精疲力竭,可是,反而越是被指挥得团团转。白天,他呻吟哀叫着干活,晚上,他昏沉沉熟睡。在精神恍惚散乱中,他却有幸夜夜梦见自己当上国君,地位高居万人之上,掌管着整个国家大事,有时得暇,则游宴宫廷,寻欢作乐,尽情地享受着人间的一切。不过第二天梦醒以后,却依然劳累如故。有人看他这么辛苦,便来安慰他,可他自有自己的看法:“人生百年,昼夜各半。我白天下苦力,晚上做国君,真是其乐无比,又有什么让我埋怨的呢?”
相反那个姓尹的富人,因为整天苦心经营,冥思竭虑,搞得心力交瘁,到了晚上,倒头就呼呼睡去。睡中他夜夜梦见自己在当别人家的佣人,奔波不停,什么活都要干,如果搞得不好,还要挨骂挨打,真让他吃尽苦头。尹氏不堪夜夜梦中的痛苦,便去求教朋友,朋友告诉他说:“你的地位足以荣身,资财也绰绰有余,远远超过别人。你晚上梦见做人家的仆人,这是劳苦和安逸彼此往复的常理。你想醒时和梦里想都获得快乐,那有这么便宜的好事情?”尹氏听了朋友的开导,心里立刻大悟,从此宽待仆役,而自己也省却了不少劳心的事情。不久,他自己感到果然减轻了许多心里的痛苦。
这令人大开心智的故事,其实在巧妙地回答着“人生”与“梦”关系。
哑巴说话
据《搜神后记》记载:
沛国有一个读书人,他的妻子一胎生了三个儿子,快要二十了,都只能发声不会说话。一天,忽然有一个人从他的门前经过,见此情景,就问:“这是什么声音?”主人回答说:“是我的儿子,都不会说话。”过路人说:“你自己反省一下,为什么会这样?”主人很惊异,思考很久,才对过路人说:“我小的时候,床头上有个燕子窝,窝中有三只小燕子。母燕在外面给三只小燕子喂食时,三只小燕子都张口接受,天天如此。我好奇,就以手指试着往小燕子口里放,小燕子也张口接受。于是我就拿来三个蔷薇刺喂给它们吃了,很快三只小燕子全部死了。过去我干过这样的事,现在确实很后悔。”过路人说:“这是报应呀!”两人的谈话刚结束,屋里的三个孩子竟然能够说话了!这也许是他知过、悔过的缘故吧。
顺性自然
据《南华真经》记载:
顔淵去了東邊的齊國,孔子面有憂色。子貢離席上前問道:“弟子請問,顔回到東邊的齊國去,先生面有憂色,爲啥呢?”
孔子說:“你問得好!從前管子有句話,我認爲很好,他說:‘袋子小的不可以裝大的東西。繩子短了不可以從深井裏汲水。’既然是這樣,那性命自有所成而形體也自有它的適度,不可以人爲地去減少或增益它。我擔心顔回與齊侯談堯舜、黃帝之道,而重申燧人、神農的言論,如果齊侯依照其言向內求於自心而沒有所得,沒有所得便會迷惑,人迷惑顛倒了就毫無辦法了。你難道沒有聽說過嗎?從前一隻海鳥飛到魯國的郊外,魯侯親自將它迎進廟堂,演奏《九韶》樂曲讓這只海鳥高興。用豬、牛、羊三牲祭祀貢品款待海鳥。這海鳥被這一切搞得眼花繚亂,驚恐憂悲,不敢吃一塊肉,不敢飲一杯酒,三天就死了。這是人用養自己的方法養鳥,而不是以養鳥的方法養鳥。若是以養鳥的方法養鳥,應該讓它棲息于森林,飛翔於廣闊的曠野,漂浮於江河湖泊,吃小魚泥鰍,隨群鳥止息,自然與鳥群相處。鳥最害怕聽到人的聲音,爲何還要對它大聲喧嘩吵嚷呢!《咸池》、《九韶》之樂曲,若在洞庭湖畔大聲演奏,鳥群一聽見便飛走了,野獸一聽見也跑了,魚聽見便沈入水下,而人聽了卻會圍上來欣賞。魚處在水裏才能生存,人若處在水裏就會淹死。兩者的生存形式不同,其好惡自然就不相同了。所以,從前聖人從不統一規範人們的才能,不要求人們做同一件事。名要與實相符,義理源於適度,這就是條理通達而福果才能維持。”
生死一体
据《南华真经》记载:
子祀、子舆、子犁、子来四个人在一块摆谈说:“谁能够把无当作头,把生当作脊柱,把死当作尻尾,谁能够通晓生死存亡浑为一体的道理,我们就可以跟他交朋友。”四个人都会心地相视而笑,心心相契却不说话,于是相互交往成为朋友。不久子舆生了病,子祀前去探望他。子舆说:“伟大啊,造物者!把我变成如此曲屈不伸的样子!腰弯背驼,五脏穴口朝上,下巴隐藏在肚脐之下,肩部高过头顶,弯曲的颈椎形如赘瘤朝天隆起”。阴阳二气不和酿成如此灾害,可是子舆的心里却十分闲逸好像没有生病似的,蹒跚地来到井边对着井水照看自己,说:“哎呀,造物者竟把我变成如此曲屈不伸!”子祀说:“你讨厌这曲屈不伸的样子吗?”子舆回答:“没有,我怎么会讨厌这副样子!假令造物者逐渐把我的左臂变成公鸡,我便用它来报晓;假令造物者逐渐把我的右臂变成弹弓,我便用它来打斑鸠烤熟了吃。假令造物者把我的臀部变化成为车轮,把我的精神变化成骏马,我就用来乘坐,难道还要更换别的车马吗?至于生命的获得,是因为适时,生命的丧失,是因为顺应;安于适时而处之顺应,悲哀和欢乐都不会侵入心房。这就是古人所说的解脱了倒悬之苦,然而不能自我解脱的原因,则是受到了外物的束缚。况且事物的变化不能超越自然的力量已经很久很久,我又怎么能厌恶自己现在的变化呢?”不久子来也生了病,气息急促将要死去,他的妻子儿女围在床前哭泣。子犁前往探望,说:“嘿,走开!不要惊扰他由生而死的变化!”子犁靠着门跟子来说话:“伟大啊,造物者!又将把你变成什么,把你送到何方?把你变化成老鼠的肝脏吗?把你变化成虫蚁的臂膀吗?”子来说:“父母对于子女,无论东西南北,他们都只能听从吩咐调遣。自然的变化对于人,则不啻于父母;它使我靠拢死亡而我却不听从,那么我就太蛮横了,而它有什么过错呢!大地把我的形体托载,用生存来劳苦我,用衰老来闲适我,用死亡来安息我。所以把我的存在看作是好事,也因此可以把我的死亡看作是好事。现在如果有一个高超的冶炼工匠铸造金属器皿,金属熔解后跃起说‘我将必须成为良剑莫邪’,冶炼工匠必定认为这是不吉祥的金属。如今人一旦承受了人的外形,便说‘成人了成人了’,造物者一定会认为这是不吉祥的人。如今把整个浑一的天地当作大熔炉,把造物者当作高超的冶炼工匠,用什么方法来驱遣我而不可以呢?”于是安闲熟睡似的离开人世,又好像惊喜地醒过来而回到人间。
无用之用
据《南华真经》记载:
有个名叫石的木匠往齐国去,途经曲辕时,看见土地庙前有一棵为社神的栎树。这棵树大到可以供几千头牛遮荫,量一量树干周长有百围粗,树高可与山相匹,十仞之上才有枝条,可以造舟的旁枝就有十数支。围观大树的人像赶集一样,石木匠对这棵树看也不看,径直前行。他的弟子把树看了个够,赶上石木匠,问道:“自从我跟从先生学艺以来,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好的木材。先生却对之不屑一顾,前行不辍,为什么呢?”
石木匠回答说:“好了,不用说它了,那不过是棵没有用的散木而已。用它做舟就沉,做棺椁就速腐,做器具就速毁,做门户就会流污浆,做屋柱就会被虫蛀,这是不材之木。没有一点用处,所以才能有这么长的寿命。”
石木匠回到家,夜里梦见栎树社神对他说:“你拿什么东西和我相比呢?把我和文木相比吗?那些柤、梨、橘、柚、果瓜之类的树木,果实成熟就遭削剥扭折。大枝被折断,小枝也变的稀稀落落,这都是由于它们的可用害苦了自己的一生,所以不能尽享天年而中道夭折,正是由于文木自示其可用才招来世俗的打击。万物莫不如此。我求至于无所可用的地步已经很久了!舍生忘死,而今才得以成功,这正是我的大用。假使我有你所谓的诸般可用,怎能得此长大而寿年的大用呢!况且你与我都是造化所生之一物,何必对我如此物议呢?像你这样近死的散漫之人,又怎么能知道散木是怎么回事呢?”
石木匠醒来后,占侯其梦。
徒弟说:“栎树社神志在求取无用,为什么还要做社树呢?”
石木匠说:“此是栎树社神的密因密义啊!你别说了!他也不过是率性而为寄寓于社树而已!并以此来指斥警示哪些不知此身为寄的人。假使它不做社树,岂有不被砍伐的!他用以保全自己的方法与众不同,而你却用世俗常理来忖度他,不是失之弥远了吗!”
一心不可二用
据《刘子》记载:
在古代,有一个叫秋的,他是整个国家棋艺最高的人。因为他善于下棋,所以人们也叫他弈秋。由于弈秋在棋手中的地位很高,在百姓中的影响也很大,于是有人对他打起了歪主意,想破坏他在人们心目中的威信。
有一天,当弈秋正在与人对弈的时候,这些人找了一个吹笙的来到弈秋对弈的地方,在旁边吹起了笙。悠扬的乐曲,弄得弈秋心神不定,结果弈秋输给了对手。过了几天,在弈秋又与人对弈的时候,这些人又找了一个人,在弈秋身边不停地“请教”似是而非的“棋理”,弄得弈秋一筹莫展,结果棋又输了。于是,这些人开始散布谣言,说弈秋的棋艺根本不行,是个骗子。对于这些谣言,弈秋感到非常惶惑,也非常痛苦。
有位智者了解到这种情况后,出来为弈秋辩护。他认为,弈秋最近棋艺的下降并不能说明他的棋术不行。他说,曾经有一位天下最擅长算术的人,在鸿鸟鸣叫着在他头上飞过时,他连一些简单的算术题也答不上来;但这并不是他算术不行,而是受到飞鸟干扰的缘故。弈秋最近几次对阵的失败,也不是棋术的问题,同样是受到外部因素干扰的缘故。他们都是因为心思被其它的事情所吸引,注意力不能集中在算术和棋术的给果。
生活在黑暗中的小鱼(瞽)虽然没有眼睛,但它的耳朵非常灵敏,这是由于它专注于听的缘故;甲鱼没有耳朵,但它的眼睛非常敏锐,这是因为它专注于看的缘故。像瞽和甲鱼这样低级的生命都可以达到听觉和视觉的敏锐,仔细推敲起来,不外乎做事的专一。所以对于要想把一件事情做好的人来说,就必须精勤专心,全神贯注,注意力高度集中。否则,心不在焉,注意力不集中,不专注,要想成功是不可能的。对于人来说,心思不在学习上而朗读,虽然声音可以入耳,但并没有入心,这就象掩耳盗铃的小偷,只不过是自欺欺人罢了。人们听了智者的分析,就再也不怀疑弈秋的棋术了;而弈秋也听从了智者的忠告:“一心不可二用。”从此,弈秋百战百胜,那些人想诋毁弈秋的歪主意也起不了作用了。
教化除盗
据《冲虚至德真经》记载:
在战国时期,晋国盗贼横行,全国上下无不为之苦恼。这时有叫郄雍的,他说自己能识别盗贼的相貌,而且只需要观察盗贼的眉目之间的神色,就可以对盗贼的情况了如指掌。晋国的国君听说以后,马上就把他叫来,让他去识别盗贼。结果他对盗贼的识别果真个个准确,协助抓捕了成百上千的盗贼。
见到盗贼纷纷落网,晋国的国君非常高兴,对大夫赵文子说:我有郄雍一人,就可以将所有盗贼消灭,何必要其他那么多人呢?
文子回答说:我们只是依赖对人的各种细微末节的观察来辨别盗贼,但盗贼是无穷尽的,恐怕只依赖这种方法是抓不完的。而且我看郄雍本人也很危险,很可能不得好死。
果然,这时各地的盗贼都意识到了郄雍已是他们的最大威胁,使他们走投无路,于是联合起来密谋除掉郄雍。他们终于找到机会绑架了郄雍,并将他杀害。
晋国的国王听到这个消息非常惊骇,立即召见赵文子研究对策。他对文子说:果然如你所说,郄雍被盗贼们杀死了。现在我们又该怎样来对付这些盗贼呢?
文子答道:如果君主想要从根本上消除盗贼,最好的方法是选拔贤人来管理国家。使教育得到昌明,让思想教化转化为人们的善良品行,民众都有了羞耻良心,谁还会去做强盗呢?
晋国国君也认为这是最好的办法。于是选拔贤能主持政事,倡导教育,民众的教化水平不断提高。盗贼们见晋国已没有他们生存的土壤,于是纷纷逃到别国去了。
季咸看相
据《南华真经》记载:
郑国有一个看相十分灵验的巫师名叫季咸,他一看人的气色就可以占出人的生死存亡和祸福寿夭,所预先占卜的年月日,准确如神。郑国人见了他,都担心他预人死亡和凶祸,惊慌地抛下身边的东西跑开。列子邀请季咸去给老师壶子看相。季咸走出门来对列子说:“唉!你的先生快要死了,不能活了,没有十天的光景了!我看他的形色怪异,神色如泼湿了的灰烬。”列子进屋后,哭的泪水弄湿了衣服,把季咸的话告诉给壶子。壶子说:“刚才我把如同地表般寂然不动的心境显示给他看,他只能看到我闭塞的生机,再请他来看看。”第二天,列子又邀请季咸去看壶子。季咸出来对列子说:“你的先生幸亏遇上了我,有救了,完全有了生气了!我已经观察到他闭塞的生机中神气微动的情况。”列子进屋后,把季咸的话告诉壶子。壶子说:“刚才我给他看的是天地间的生气,名声和实利等一切杂念都排除在心外,一线生机从脚后跟升起发至全身,所以他只能看到我的一线生机。你再请他来看看。”第三天,列子又邀请季咸去看了壶子。季咸出来后对列子说:“你的先生精神不足,神志恍惚,无法给他看相。等到他心神安宁的时候,我再来给他看相。”列子进屋后,把季咸的话告诉壶子。壶子说:“刚才我显示给他看的是没有征兆的太虚境域,这只能看到我气度持平、相应相称的生机。大鱼盘桓的地方成为深渊,静止的河水聚集的地方成为深渊,流动的河水滞留的地方成为深渊。渊有九种,我给他看的只有三种。你再请他来看看。”第四天,列子又邀请季咸去看壶子。季咸还没有站定,就惊慌失色地逃跑了。壶子对列子说:“刚才我显示给他看的是万象皆空的境界,未曾出示我的根本大道。我跟他随意应付,他弄不清我的究竟,所以他跑了。”
季咸可以根据人的气色预测人的生死存亡祸福吉凶,应该算是很聪明的人。可是他却遇到了比他更高明的壶子。名相本是事物的表象,从一般人的气色可以判断人的实质信息。可是遇到可以显示不同表相的壶子,季咸只能落荒而逃了。由此我们可以知道,表相并不等同于实质。实质是深藏于表相背后的。我们常常会被纷繁复杂的表象所迷惑。观察事物认识事物应当透过表象深入其本质。
猴子拔毛
一只猴子死了,到了地府,求阎王让它下一辈子转成人身。阎王说:“既然想做人,那好办,就得将毛全部拔去。”随即命夜叉给猴子拔毛。才拔了一根,猴子就痛得大叫。阎王笑着说:“看你一毛不拔,如何做人?”
随缘顺行
颜阖将去做卫灵公太子的老师,他去请教蘧伯玉说:“有这么一个人,天性残暴。若纵其无度就会危害我们的国家,而要用法度来规劝他则又会危及自身。他的聪明才智足以知晓他人的过失,但却不足以洞察过失的根由。对这样的人,我该怎么办呢?”
蘧伯玉说:“问得好啊!戒之,慎之,关键要身履正道啊!身形最好迁就他,内心最好和顺他。即使如此,依此二则行事仍难免过患。迁就不要堕入同流合污,和顺不要逢迎拍马。迁就若至同流合污,就会颠覆灭绝,崩蹶败坏;内心和顺若至曲意逢迎,就会为声名所累,变为妖孽。他若像婴儿那样烂漫,你就与他同为婴儿;他若行事没有仪节,你就与之同无仪节;他若贪奢无度,你就与之同行无度;通达此道,随顺机宜,你就无可指责了。
“你不知道螳螂吗?奋力举起臂膀去阻挡车辙,不知道自己的力量不能胜任,这是因为它自视才高的缘故。戒之,慎之,你若自矜己善而去触犯他,那就像螳螂挡车一样了!
“你不知道养虎的人吗?不敢拿活物给虎吃,怕它扑杀活物时激起残杀的天性;不敢拿完整的东西给虎吃,怕它撕裂食物时激起残杀的天性。要察知老虎饥饱的时分,要通达老虎喜怒的性情。虎和人虽是异类,但却对养它的人很驯服,这是因为养虎人顺虎之天性而行的缘故;至于老虎发怒伤人,这是因为违逆了虎的本性。
“有个喜欢马的人,用别致的筐去接马粪,用珍贵的蜃器去盛马尿。恰巧有蚊虻叮中马身上,爱马的人出其不意去扑打蚊虻,马受了惊吓咬断勒口,踢碎了养马人的头和胸。著于相的人即便是出乎一腔爱心也难得善终,能不谨慎吗!”
不祥与大祥
宋国荆氏那个地方,适宜种植楸、柏、桑等树木。一握两握粗的,就被砍去用作系猕猴的木栓了;三围四围粗的,就被砍去用作高屋栋梁了;七围八围粗的,就被砍去用作富贵人家的独板棺木了。所以这些树木都不能享尽天赋的寿命而中道夭于斧斤,这就是木之可用带来的祸患。
巫祝祭神求福解罪时,凡是白额的牛,鼻孔朝天的猪,以及有痔病的人,都不可以用来祭河神。这都是巫祝依凡夫心忖度,才会认为那是不吉祥的。但在神人看来却是最吉祥的。
支离疏
有一个名叫支离疏的人,两颊隐在肚脐之下,肩膀高过头顶,后颈椎骨朝天,五藏之腧在上,两条大腿的髀骨与肋骨相并。支离疏替人家缝洗衣服,收入足以自己糊口;摆弄卦数精判吉凶,收入足够养活十口之家。政府征兵的时候,支离疏大摇大摆地遊走于其间;政府征夫的时候,则支离疏因残疾而免去劳役之苦;政府放赈救济贫病的时候,支离疏可以领到三锺米和十捆柴。
孔子适楚
孔子到楚国,楚国一个名叫接舆的隐士走过孔子居住的馆舍门前唱道:“凤啊凤啊,为什么来此衰德之邦呢?未来之世不可期待,过往之时无法追寻。若生逢天下有道,圣人可以成就事业;若时遇天下无道,圣人只可保全身命了。当今之时,仅可免于刑戮了啊!天赐之福得来比鸿毛还轻易,却不知道载乘;自召之祸比大地还深重,却不知道避让。罢了吧,罢了吧!别在他人面前炫耀自己的德行。危险啊,危险啊!莫做画地而趋的事。晦迹韬光,就不会伤残吾全生之行。虚空其心,顺物而行,就不会伤残吾本自具足之性。”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mengjialaguos.com/ddjqw/6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