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道德经 >> 道德经全文 >> 正文 >> 正文

读道德经有感清净有为是人的两个重要

来源:道德经 时间:2020/11/21
白癜风如何用药 http://pf.39.net/xwdt/180828/6489068.html

  中央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意见》就建立激励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提出了明确意见。其实在我国传统经典《道德经》中,也蕴含了不少清心静气、担当有为的教诲。《道德经》告诉我们:清净、有为是人的两个重要境界。

清静明晰人生的基点

  老子曰:“清静为天下正”。《道德经》十六章云:“致虚极,守静笃”。“致虚”就是要消除迷障与欲望;“守静”就是深蓄厚养对世事的洞察,才会“知常”,认识到道(规律),方能处世有方逢凶化吉。清净之心是获取正确认识的泠泠冰泉。《道德经》十二章云:“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唯有清净使人避免视、听、味、嗅、触、物六方面的诱惑巍然而立,六根清净、一尘不染。如果心性不能清净若水,把个人看得太重,把自己的名利、地位、欲望等想得太多,争名夺利图谋不轨乃至坑害他人,就难免因宠辱而惊。若能净心处世,自觉地坚持自我反省自律慎独慎微,能够及时发现和摒弃自己可能的贪欲之心等诸多杂念,从而使得自己的内心更加强大。一个忠诚于党、心中清净的干部,才可能通过坚持遵循“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成为一个忠诚干净的好干部。

有为指明人生的基调

  《道德经》的十七章曰“道,常无为而无不为”。其中“无为”是指“不妄为”,是遵循道(即事物的客观规律)的不妄为,因此“不妄为”是有所作为的基础。而“无不为”是指遵循道的“有为”,简单的说就是尽力做好自己的社会角色,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承担自己的家庭责任,并在此基础上可以大有作为。认为“无为”是消极而无所作为,这是对《道德经》的误解,老子本意是在教人遵道而行,不妄为而有所为,而非天天晒太阳无所事事。一个追求事业有为奋发上进的干部,才可能通过努力做到“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成为一个勇于担当的好干部。

一书一世界

  《道德经》的力量是平静、深沉而有力的。时常重读并真心感悟《道德经》,就像身处幽谷品味香茗领略清风,让人能够在纷繁世间轻轻拂去俗世的尘土,静静领悟人生的真谛,在风风雨雨中凛然看到自己真正的前进方向,引导自己坚定地不断修身养性清心静气,履职尽责担当有为,通过自己平凡而高尚的行为获得自身灵魂的升华,摘到冥冥中的满天星。

文字来源:天翼电信终端有限公司谭浩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mengjialaguos.com/ddjqw/694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