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道德经 >> 道德经全文 >> 正文 >> 正文

道德经鉴读连载29兔卧荒山复归

来源:道德经 时间:2020/11/29
白癜风的忌口 https://m-mip.39.net/disease/mipso_5546404.html
复归于朴——鉴读《道德经》第二十八章

文/兔卧荒山

《道德经》第二十八章我们分句鉴读如下:

第一句: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

明知它有雄的一面;但却坚守雌的一面。甘为天下小溪。

这一句,作者从大自然中提取出一对对立而统一的事物,表现力量的强与弱,揭示两种人性相互对立而又相互依存的社会现象。雄则强大、居上和处明,代表成功者;雌则弱小、居下和处暗,代表失败者。

在此,作者强调的是:在明知雄之社会影响力和地位后,但却依然的选择了雌的生存方式。反映和表达了作者与众不同处世方法,主动放弃大多数人普遍的满足人性的选择。

为什么要这样呢?因为“为天下溪”。

为什么又要“为天下溪”?这是领悟这句的关键?这就要求我们从作者的角度去思考,从道者的角度去分析。

这样以来,我们恍然大悟,“天下溪”是一个道者在人类社会中基本的选择和要求。即:避强就弱,避上就下,避明就暗的生存之道、智慧之道。

这样以来,我们方才明白:“知其雄,守其雌”是果,是人性外在要求;“为天下溪”是因,是人性内在要求;而内外合一,知行合一是守道、行道和成道的关键,是人性科学自私的一种智慧。

这一句,作者告诉我们:在人类社会这个高级的、庞大的生命群体中,为了长远、较好的生存,做人、混社会要善于退让、守弱、隐藏和居下。这样不易伤害别人,不易引起别人嫉妒,相对自己就比较安全,比较长久。

这里,我们要注意天下不是一般的自然界,而是广大的人类社会,所以溪不是一般的溪,而是十分高远的溪,具有社会意义的溪。溪是由雄和雌而来的。那么,雄就不是一般的雄,雌就不是一般的雌,而都带有社会的意义、修身的意义和高层的意义。如此,自然就有了高深之道的意义,这样就加深了对这句的领悟,我们就能更好的深层的把握生命的机会和机遇,分享生命,创造生命的价值和辉煌。

我们学道的目的在于行道。那么,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具体的怎样来行道?“知其雄,守其雌”这是作者在这一章教授我们成为道者的第一招。

第二句: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

甘为天下小溪,经常保持的品德就不会离去,恢复回归婴儿的人性状态。

这里,总体这一句(第二句)和上一句(第一句)是因果关系。上一句说怎样做,这一句说这样做的缘故或者好处。即回答了为什么要这样做的理由或者道理。

原来“为天下溪”是为了复归婴儿那样简单、透明和可爱的人性,遏制人性过渡的欲望,遏制人性非科学自私,回归“有欲,以观其徼”,回归科学自私。

这里,一、二句可划为一层,从人性力量强弱的角度,完整的阐述了弃雄择雌的思想。

第三句: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

明知道它有白的一面;但却坚守黑的一面。甘为天下榜样的范式。

(白:像雪的颜色,白昼、明亮、清楚(智慧);黑:像煤的颜色,夜晚、黑暗、愚昧;式:样子、格式,这里引申为模范、榜样)

这一句,作者从大自然中提取一对对立而统一的事物,表现存在的明与暗,揭示两种人性互相对立而相互依存的社会现象。白描述的是雪一样的颜色,代表着白昼、光明、智慧的一面;黑描述的是煤一样的颜色,代表着夜晚、黑暗、愚昧的一面。

在此,作者强调的是:在明知白是个人出彩的表现,是社会

转载请注明:http://www.mengjialaguos.com/ddjqw/69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