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格说明:持股比例按照市值计算,四舍五入。年内涨幅指股价年初至今的价格变动幅度。没有杠杆,少量观察仓不计入,打新收益不计入。账面收益率按照标准迪茨法计算。
首先祝天下的妈妈节日快乐!你们的伟大与奉献,是每一个家庭的幸福源泉!
1.投资阅读运动简况
在没有杠杆,不计打新的情况下,截至本周,今年A股收益率21.24%,B股收益率11.53%。
在读《大江大河》,一部可以了解改开史的小说。
开始在每日散步中加入跑步
2.个人如何战胜机构大师
高瓴资本创始人张磊的恩师(高徒出名师),耶鲁大学基金管理人大卫·史文森这周去世,享年67岁。
按照公开数据,史文森自年主理耶鲁基金这35年以来,取得了13%的年化回报率,其中近20年的年化回报率不足10%。
打开万得股票APP,搜索沪深全收益,可以看到这个创立于年,基数为的指数如今涨成了,折合年化约为6./16.33=12%,史文森的投资生涯勉强跑赢沪深,近20年的业绩则是落后沪深。
这个看似平庸的收益,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机构资金的局限条件导致的。
以史文森管理的耶鲁基金为例,机构资金的局限条件有这么几条:他有性,流动性,回撤性和规模限制。
一旦资金是他有而非自有,就要面临很多与投资无关的压力。在需要持续提取教研费用等支出的压力下,史文森不得不以牺牲长期投资收益率为代价,换来在流动性和回撤性方面的妥协,例如配置比例不低的国债以应付流动性需求。
不过换个视角来看,从基金中提取用于教研的小钱钱,最终创造的效益可能比放在基金中要强,仅仅以股市赚钱来要求耶鲁基金是不妥当的
至于规模限制就更明显了,想让如今亿美元的耶鲁基金保持两位数以上的增长,需要找到很多优质便宜且足够容纳大量资金的投资项目,这种寻觅只会越来越难。
股神巴菲特也在规模限制下败下阵来,近20年的投资收益率略微跑输标普指数,开始一个劲地建议投资小白买指数基金。
反过来说,在相同的投资方法下,只要个人投资者的资金没有这些局限条件,投资收益率超过机构大师是很轻松的。
所以,只要保证资金是自有的,对短期波动有承受能力,资金量在十亿以下,哪怕在相同的投资方法下,跑赢这些机构大师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
3.从《道德经》说投资中的三种人
这周和好几位朋友聊天谈到自己的投资历程,回头翻了翻当时的日记,截图如下。
本晨那个时候就在给自己画大饼,复利意味着投资要趁早,投资66年,年化15%,1块变1万,还说30岁之后可以写书
回首看来,画大饼还是有激励作用的。公开实盘,
转载请注明:http://www.mengjialaguos.com/ddjqw/91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