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岩松的生命之书《道德经》摘要为什么老庄的哲学后来被边缘化了,孔圣人一统天下?因为《道德经》归根到底是约束君王的,而孔子的东西归根到底是约束我们的。我读《红楼梦》的时候很特别,我觉得的确在年轻的时候男孩和女孩去看书,在所谓的四大名著里头一定选择的是不一样的。女性更容易先走进《红楼梦》的世界,而男性一般不太可能在四大名著里面先进《红楼梦》,有的会选择《水浒传》,有的会选择三国演义,也有的人会去选择西游记,不太一样。因此四大名著里我《红楼梦》读得最晚,那几本书全是童子功。但是《红楼梦》一直没有细看。我89年大学毕业,毕业了之后,我们的第一年的任务就是到农村去,我去的是北京房山的周口店乡。周口店乡是什么,猿人遗址所在地,我那一年陪着我的各路同学,去了21次猿人遗址,后来我都快吐了。但遗憾的是那一年我只读了两本书,其中一本就是《红楼梦》。为什么?跟那一年的心境有关,那一年是我人生中识字之后读书最少的一年。但也是不绝望,也绝无希望的一年,很奇特。我不知道大家现在的年轻人是否能够理解什么叫“不绝望却也绝没希望”的心境。因为那一年我作为走向社会的一年,却赶上整个国度,这块土地发生如此剧烈的变化,而我也是人生之变,国家之变,然后又给我扔到了一个离北京人诞生的地方如此之近(的地方),我觉得是老天爷在提醒我去考虑一下最初的问题。所有我觉得《红楼梦》那一年是最合适的,其实不是说我觉得应该看《红楼梦》,而是下意识觉得就要看《红楼梦》。那一年《红楼梦》读了几个月,因为读得很慢。我觉得回头去看,《红楼梦》就是为我那一年很特别的心境下所准备的一本书。我觉得不喧闹的时候和忙碌的时候我还不一定能读出《红楼梦》的那种滋味。年轻的时候是很难读懂所谓天地一片白茫茫的感受是什么,如果大家没看《红楼梦》的时候,我推荐先听一首歌,香港达明一派乐队有一首著名的歌曲叫《石头记》。石头记用很短的文字把《红楼梦》的某种感受写得很棒。所以我很感谢那一年,很难想像在那一年那样的心境下如果不是有这样的书去陪伴你,你是怎么过的。回到我的生命之书。三十多岁的时候,开始读《道德经》,它非常深地改变了我。其实反过来去说,我觉得《道德经》也是一本女性主义者的书。中国的老哲学家是女性至上主义者,因为它始终在用三个东西做比喻,说什么接近于道?水接近于道,婴儿接近于道,还有女性。在它里头有一个观点是什么?柔弱胜刚强。因此老子是一个绝对的女性至上主义者,而且我认为他说的是对的。另外,在《道德经》里,还有极强烈的平等和民主的概念。我们经常会觉得类似民主自由这样的东西是西方的概念,然后给我们的。在老庄哲学之中它的核心是民主和自由。庄子的逍遥游,独立的精神,难道不是自由最鲜活的表达吗?因此,老庄哲学当中的平等民主和自由是根深蒂固的。《道德经》里无数话都被咱们误读了,《道德经》是被中国人最误读的一本名著了。其中有句话叫“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这么多年大家都理解成当天地不仁义的时候,就会以万物都当一条狗看待。错,这句话真实的含义翻译过来是,天地没有任何偏见,它视天地间所有的万物都像用草扎的祭祀的那个狗一样,就是一件东西。这种平等不仅指的是男女平等,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包括着人和动物甚至一草一木之间的平等。中国的哲学所达到的这种平等的境界甚至不是现在我们很多的典籍能达到的境界。这个平等我这么一说,大家会觉得是对的吧。为什么老庄的哲学后来被边缘化了,孔圣人一统天下。我简单的说一句话,你要是君王,你是愿意推广儒学,还是推广老子的学说?《道德经》归根到底是约束君王的,而孔子的东西归根到底是约束我们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规矩。所以您要是领导,估计您也独尊儒术,其他的百家一边待着去。《道德经》的核心是约束君王的。里头无处不存在着一种真正民主的特点。比如说他认为世界上最高的君王排序,说最牛的领导分四种。第一种,我们肯定认为是被人爱戴和尊敬的,不是。第一种是感觉不到他存在,或者仅仅知道有这么个人,因为这两个版本都有。不知有之和下知有之两个版本,《道德经》的版本很多。但是不管哪个版本都很牛。最好的领导是感觉不到他存在的领导。排第二位的才是被人夸赞的领导。排第三位是被人畏惧的,最糟糕的是被人唾弃的,骂的。但是最耐人寻味的是,排第一位的居然是感觉不到他存在,因为他强调的是当一切恢复到该有的秩序,遵道遵规律的时候,老百姓能处理好自己很多的事情。我们误读说“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说这是老子做梦,胡说八道,怎么可能,这是理想国。老子在这句话里头的真正的含义是,如果让每一个人需求都能够得到满足,自己把自己周围都治理得很好,即便邻居那块鸡犬之声都能相闻,他都不用去求人家,也不用去往来,因为所要的东西在这里都有,是这个意思。因此,他的民主一直延续到庄子之后的自由的特色,其实是非常明确的。但这一切都不足以成为我的生命之书。因为我不想拿它治理国家,我也没这个能力。但是它可以治理我,它可以解答我的很多困惑。我为什么会走进《道德经》的世界?可能我长的比较着急,所以中年危机来得也比较早。三十五六岁的时候,突然觉得有很多的时光再也回不来了,道路的前方依稀就见得到死亡的影子了。我觉得在这点上我很羡慕女性,因为女性她起码有一个生理和心理共同存在的更年期,很合理。但是男人就只能是悄悄的假装坚强地去度过这个中年危机。幸亏我碰到了《道德经》,在这样的一种沮丧之下,你觉得很多事情开始要重新评估意义。你经常会问自己,我做的这一切有价值吗,还有很多困惑。但是打开这五千字,八十一章,很多东西迎刃而解。我当时最困惑几件事情,我要不要撒手很多东西,因为当时我是三个栏目的制片人,有很多很多的事。但是在解读《道德经》的一句话里头让我如释重负。它强调杯子满了就再也倒不进去任何东西了,怎么办?泼掉它。你就才可以重新装水,这是一个在解读《道德经》的书里头的一句话,它也是从《道德经》里的理念来的,因为什么东西一满,就要溢出去了。二话不说我把三个制片人全辞了,从此坚决不做领导。我在中央电视台没有一张办公桌,没有一个级别,而且永远本科毕业。我有很多机会去读研究生甚至博士,算了,我觉得如果没有《道德经》,我不会如此坚决。再比如说,《道德经》里说你可以把它叫玻璃杯,但是它之所以成为杯子,原因是里头的空。房子也如此,建得这么漂亮的建筑,然后你看到的是墙、门和窗,但是他说墙、门和窗,其实没有多少用处,真正的用处是它围出的空间才叫房子。什么意思?在他的这个辩证法里头,就要去解读有用的事情和无用的事情之间的关系。有和空之间的关系。慢慢慢慢我不能光做大家或者我自己认为有用的事了。我会不会有很多时间去做无用的事。有用的事,就是与你挣钱,升官,出名有关的事,大家觉得有用。拿了一张名片,一看这个哥们儿有用,将来可能求得着他,留下了。这个哥们儿名片一拿,这个哥们儿没用,撕了,有用的人越来越多,有趣的人就越来越少。当下的大陆最大的问题就是做无用的事的人太少,尤其现在各位拿着一个手机,看屏幕的人多了,仰望天空的人就会少。现在到处在强调中国大陆要创造,要有创意,我们要创造,要创业。如果你没有闲工夫,如果你没有闲钱,如果没点闲人,一个国家是不可能有创造力的。你连发呆的时间都没有,你拿什么去创造?手机的优点是填补了你所有的无聊,现代人最大的特点是没有无聊的时间了,你发现你只要一无聊,顺手的一个动作就是掏手机,然后无聊就没了。下一句话别忘了,但是伴随着无聊的那些伟大的东西也随之消失。你不会胡思乱想了,你不会发呆了,你没有时间发呆了,你不做无用的事情。像读书、听音乐、喝茶,被太多现在的大陆人都认为没用,这有啥用,又不换钱,又不换名,又不升官,真没用吗?那你就去想想这个杯子,玻璃和里头的空之间的关系,这也是《道德经》所给我的。再讲一个,我们都知道无数名言全在《道德经》里出现过,比如说上善若水。那你仔细探究过为什么上善若水?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而且别人不愿意去的地方,它都愿意去。还有,他说水中最大的是什么,水中最大的要么是大海,要么是大江,接着他就问了为什么它们最大?答案是因为它们比别人低。海平面是零,所以千千万河归大海,低最后最包容、最辽阔,它给我的启示也相当大了。其实我说《道德经》深深地改变了我的后半辈子,因为结尾有14个字,“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为而不争”。当你一遍又一遍地读,我当然现在是读到了,越读越觉得不懂。刚读没几遍的时候,我觉得齐了,我懂了,但是随着一遍一遍的在阅读,越来越觉得它有太多不懂的地方。但是这14个字深深改变了我,你做什么事情都要考虑,对别人对周围的事都是有利的,而不是害人的,那你自己做事,做就好不要去求结果,为而不争。因此这里存在着一种大的误解,认为老庄哲学是消极的。别逗了。老子是拿这样的一种方式当方法论,如果他是消极的干吗要让你为?那就不为就完了。他让你为而不争。还有他也解决了我的一个困惑。人性都是自私的,怎么办?《道德经》里说,当你无私的时候,你得到的是最多的。你看,它比我们周围的环境更会做教育,他知道人性是自私的,但是如果都自私这个社会就坏掉了,他鼓励相当一部分人,你越无私,你得到的越多,越能成就自己。他用让你得,而让你去做很多无私的事情。很有意思,所以我觉得现在是越厚的东西我越抱有一种警惕,因为它可能很薄,但是有很多很薄的东西,你也要抱有一种警惕,它可能很透。现在我们所有的人都认为我们现代人牛,知识获取多容易,百度一下,谷歌一下就OK了,没有不知道的,我只问你一句,你有知识,但智慧呢?所以有人说现在人是多识少智,而我们的先贤古人可能是少识多智,逼着他只能去寻找大的智慧。所以我觉得读书不要简单的就把它读成知识,还应该读成一种人生智慧。
责任编辑:小月
投稿邮箱:
qq.
转载请注明:http://www.mengjialaguos.com/ddjqw/9288.html
上一篇文章: 学习笔记道德经之老子其书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