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侯王若能守之,
万物将自化。
——《道德经》第37章
第七讲:治大国若烹小鲜
(年5月14日)
(接上一讲)那么我们说,“打破我执”又是什么意思呢?我们来看下面一句,这句话是出自第37章.老子推崇的所谓“无为而治”这个无为,注意,这个无为是不枉为,不肆意妄为的意思。那么不肆意妄为应该怎么为呢?遵道而为,尊道而行,遵循于天道。
我们前面也讲过,“道是什么?道就是人心。”遵循于人心、遵循于道而去做人做事。企业经营也是一样的,遵循于道去做决策和判断,那么我们所做的事情就会顺乎民意。得人心者得天下,自然一呼百应,从而让企业达到无为而治的境界。
老子说,。如果我们遵循于道而不肆意妄为,万物将自化。这就是“无为而治”的功效。也就是我们讲的“德治”还是“法治”的问题。中国儒释道圣贤文化一直提倡的是什么——德治。行王道而非霸道。以德化人、以德报怨。
所以在这里老子最重要的就是告诉我们,作为一个领导者,最重要的是要懂得无为而治,遵道而为。不要按照自己的意气用事,肆意妄为,那就不是“无为”了,而是“有为”了。往往是适得其反,就像他前面说的的道理是一样的。
领导者如何做到遵道而行,这就是对我们的心性修炼提出了要求。所以我说,道不是拿来讲的,也不是拿来学的,道是拿来行的,道是要实修的。修道就是修好我们这颗心,提高我们的心性。心性提高了,智慧就打开了。“慧眼”打开了,自然就会“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心性如何提升?智慧如何提升?我们在48章选了重要的一句。
这个就是老子要告诉我们的,什么是“修炼心性”的下手功夫。刚刚讲到,如何达到无为的管理境界,如何具备无为的领导智慧?——我们要提高心性。如何提高心性?老子告诉我们是这样提高心性的,“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这样就可以达到无为了。
他说,“做学问是做加法,但是修道是做减法”。损是减少的意思,损失的损,减少的意思或者说放下。所以修道之人是做减法,让我们放下,损之又损,就是放下再放下,直到放的干干净净。放下什么?放下我们的自以为是,放下我们的自私偏见,放下我们的顽固不化,放下我们的傲慢虚伪…放下这些东西。彻底放下我们的贪、嗔、痴。这些污染我们心灵、障碍我们智慧的执着与欲望。放下的越干净、越彻底,我们的心性越高、智慧越大!
我们的心越干净越接近“道”。所谓“返璞归真”。48章的这段话实在是重要。他给我们揭示了修行下手的功夫,所以,《道德经》所论述的哲学不仅仅是形而上的理论,更是真修实证的指导!我们的心性越高,越具有“无为”的大智慧。如果你达到了“无为“”的境界,自然你就有了“无不为”的能量!这个力量太大了。
“无为而无不为”,就是遵循于天道,你就能与宇宙空间的能量相连接。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犹如神助”。而且老子非常肯定的说。可见这个无为的力量、无为的智慧之大啊!这讲的是一回事。讲的是无为和有为的区别。如果我们真正要开创一番事业,就要懂得遵道而行,“无为”而动。“有为”是很难达到的。这个可能跟我们很多人的理解又不同了。所谓的“清静无为”,放下我们的欲望追求,企业就真的会好吗?人生就会成功吗?这个是关键,就是我们讲的“道的妙用”!我们常常讲人算不如天算。人再聪明,你能够比老天还聪明吗?在自然和宇宙面前,说实话,我们人类是非常的渺小和微弱。你看我们居住的地球,也只是浩瀚宇宙空间的一粒微尘啊。地球仅仅是太阳系的一个小行星,太阳系有多大呢?太阳系是也仅仅是银河系的一粒微尘,而银河系又有多大呢?银河系是宇宙空间的一粒微尘…人是什么?人是微尘上的微尘上的微尘上的微尘啊!所以说,一个谦卑的人其实是遵循于天道的人,而傲慢的人恰恰是背道而驰的人。我们上一讲的时候跟大家提到了日本的松下先生。他因为深知自己文化不高,身体又不好,所以他对自己的员工特别尊敬,尤其是学历高的,都给他们鞠躬,常常请教他们。用心聆听他们对企业的建议和看法。所以他有这种谦之德啊。那些高学历的精英人才最后都成为他麾下的干将,成就了一个了不起的百年企业。为什么?因为他谦下。这就是我说的“水往低处流,百川归海终成王”的道理!再来,老子57章说到,「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其实这个说的就是“无为而治”的好处了。无为到底有什么好处?老子为什么如此推崇无为!他最后用了一个比喻,第60章的。小鲜就是小鱼。喜欢做饭的大家应该有体验,煎小鱼的时候,你不能老是翻动它,你老是翻动它那个鱼就烂掉了。在老子的眼里,“治大国就如烹小鲜一样,”你懂了“无为”的妙用,那是很简单轻松的事情。大道至简,就这么简单,这就是道的智慧和妙用!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mengjialaguos.com/ddjqw/98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