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道德经 >> 道德经影响 >> 正文 >> 正文

刘冠岩博士关于严复思想与先秦哲学的三篇论

来源:道德经 时间:2021/9/6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人文社科学院通识教育部讲师刘冠岩博士的三篇论文分别被劳特利奇(Routledge)出版社和施普林格(Springer)出版社出版的学术论文集连续收录。其中两篇论文刊载于施普林格(Springer)出版社的《亚洲对达尔文主义之回应─中东、南亚与东亚文化脉络下的现代进化论》一书中(AsianReligiousResponsestoDarwinism—EvolutionaryTheoriesinMiddleEastern,SouthAsian,andEastAsianCulturalContexts),另一篇则被劳特利奇(Routledge)出版社的《Routledge出版社「翻译与行动」导论》(TheRoutledgeHandbookofTranslationandActivism)收录。此外,他受邀至台湾大学哲学系进行专题演讲,交流研究成果。

此次被收录的三篇论文分别是《严复对赫胥黎《进化与伦理》之「荀学式」翻译》《严复对「进化论」之「道家哲学式」重释》《晚清翻译(-)与中国进化论的政治行动意涵》。这三篇学术论文以严复思想与翻译为中心,融合思想史、文本精读与哲学分析的学术方法,兼以比较哲学与思想视角,厘探晚清思想与先秦哲学在十九世末与二十世纪初时,如何与英国维多利亚不同版本进化论以及其他西方思想交会。晚清乃中西新旧各种思想相互激荡交融的年代,刘冠岩博士以跨越学科且中西并进的治学方式,研究内容复杂多源的中国达尔文主义,有助于学界在“哲学体系”的层次上进一步了解晚清在古典与现代之间的知识转型、政治思潮发展,以及对科学论述的接受。论文详细信息如下:

"YanFu’sXunzian-ConfucianTranslationofThomasHuxley’sEvolutionandEthics"

严复对赫胥黎《进化与伦理》之「荀学式」翻译

本文研析严复如何化用先秦思想家荀子的思想与语汇,将赫胥黎《进化与伦理》译成《天演论》。在之前的研究中,学者虽已指出严复以《荀子》中“群”之概念翻译“society”,并讨论《天演论》中的荀学概念,但却未曾申论“荀子学”在更深更广的层次上,奠定严复《天演论》全书的思想体系。借由对原文与译文的精读对照,刘冠岩博士以哲学研究方法分析严复思想与赫胥黎思想各自的概念与体系,以此探论严复如何以荀子“合群明分”、“制天用天”、“群”、“强”之思想,将英文原著之伦理学与进化论改造成晚清时期中国民族主义的政治哲学与自然哲学。

刘冠岩博士的研究有效解释了为何严复选择藉由翻译赫胥黎“反社会达尔文主义”的伦理学,在晚清中国传播达尔文主义与救亡图存思想。此一学术问题原由BenjaminSchwartz在InSearchofWealthandPower:YenFuandtheWest()提出,但在刘冠岩博士的论文前,学界未能系统性地申论严复如何一方面接受赫胥赫的“逻辑理路”,另一方面巧妙改造其政治社会意涵与哲学思想。

论文摘要

"YanFu’sDaoistReinterpretationofEvolutionism"

严复对「进化论」之「道家哲学式」重释

在之前的研究中,学者未能充分掌握严复《侯官严氏评点老子》主要包含的各种中西哲学思想(如老子之形上学与政治哲学,王弼之老子注与形上学,斯宾塞之知识论、形上学与社会进化论,以及达尔文之生物哲学),以致未能系统性研析严复如何在形上学的层次,统合上述不同知识体系中的各种概念。此外,其他学者亦忽略王弼《老子道德经王弼注》对理解严复如何以道家哲学重新解释“进化论”至关重要。

刘冠岩博士在本文中研究严复如何以维多利亚进化论与西方科学重新定义老子与王弼“道”与“自然”的概念,以及严复如何藉由重释王弼老子注中“欲”、“道”与“万物”的关联,解释演化过程中的“内在动力”。此外,刘冠岩博士研析严复如何以斯宾塞“社会有机体”的发展理论重新定义老子“无为”政治社会思想中的“自然之道”,以及严复如何以“道”之“力”的运行,将天择中的进化与存活解释成强国的“自然之道”。

论文摘要

"Late-QingTranslation(-)andthePoliticalActivismofChineseEvolutionism"

晚清翻译(-)与中国进化论的政治意涵

本文从“历史脉络”与“翻译理论”两向度,重思与解释中国语言与思想在晚清达尔文主义翻译的“意义生产”(meaning-making)中,如何呈现改造西方思想的“能动性”(agency)。刘冠岩博士结合翻译史研究、文本精读、思想史、政治史与翻译理论等不同学科方法,将脉络、文字、思想、影响等不同层次与面向的问题连贯讨论,析论中国近代知识分子如何在晚清政治文化脉络中接受西方进化论,并以中国式达尔文主义论述改造十九世纪西方的国族、女权、种族分类等概念的意涵。

论文摘要

研究方法

从本科到博士阶段,刘冠岩博士在大洋两岸的哲学系、英文系、中文系(东亚系)与历史系接受多元学术方法训练。

在中国哲学与思想的研究上,刘冠岩博士跨越学科畛域,结合下列不同研究方法:(1)精读与剖析文本之细微奥义,(2)掌握传统章句注疏、经学史、子学史,(3)理解中国哲学史发展脉络,以及哲学文本背后之政治文化与思想潮流,尤为重要的是(4)解析哲学文本中核心概念、哲学体系、思维模式与论证逻辑。如此试图融贯哲学系、中文系、历史系诸种研究方法的学术取径,体现于刘冠岩博士发表的学术论文中,亦可见于刘冠岩博士在哲学辅修所开设的“中国哲学史”核心课程。

教师简介

刘冠岩博士现为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人文社科学院通识教育部讲师,曾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担任“跨学科人文研究中心”博士后研究员,以及该校比较文学系讲师。

刘冠岩博士的学术研究

转载请注明:http://www.mengjialaguos.com/ddjyx/100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