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道德经 >> 道德经影响 >> 正文 >> 正文

塾读黄帝内经易经道德经

来源:道德经 时间:2022/4/24
北京中医治疗白癜风医院 http://www.csjkc.com/

道,是中华文明最重要的理念,它涉及到正确的道路、科学的方法、未知的奥秘、宇宙的初始、万物的本源等自然、社会、人生的重大问题。从“得道者得天下”,到“道不同不相与谋”,从“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到“安贫乐道”,从“天道”到“人道”,从“兵行诡道”到“中庸之道”,可以说头头是道……

“道”似乎离我们很近,但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当人们去追寻到底什么是“道”时,又总是陷入迷茫,无法究竟,“道”好像又离我们很远。时隔千年,我们似乎还是看不见“道”的真容颜。。。。。。

我们看看《黄帝内经》、《易经》、《道德经》、帛书《老子》都是如何说“道”的。

《黄帝内经》

从古籍经典来看,《黄帝内经》有养生之道、水谷之道、针灸之道等关于“道”的说法,还说“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这里的“知道”,强调了“道”与生命、“道”与人生的重大关系,说明了“知道者”就是得“道”之益的人。

从“其知道者,法于阴阳...”结合它“阴阳者,天地之道也...”和“阴阳者,万物之始能也...”这些论述来看,阴阳既是天地遵循的法则,又是万物之所以存在的始作俑者,因此可以说《黄帝内经》的观点是:阴阳就是“道”,“道”就是阴阳。

《易经》

《易传》说:一阴一阳之谓道。“之谓道”不是“谓之道”,“之谓道”是说用阴与阳的对立关系来演绎“道”。因此,“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易传·系辞·第11章》)。

其中,“易”泛指一切变化;“太极”指变化初始混沌未分的状态;“两仪”指阴阳或天地;“四象”或指春夏秋冬,或指金木水火,或指日月星辰,或指东南西北,抑或少阴老阴少阳老阳等等,都只是在精分细化地说“变化”,或者说是从变化的角度来说“道”。

这就像用阳光说太阳,但无论多么精细地去说阳光,阳光都不是太阳,无论怎样精细地说“变化”,“变化”都不是“道”本身。“道”是什么,似乎并不是《易经》的主题,虽然《易经》没有给出“什么是道”的答案,但至少可以肯定,它没有说“阴阳就是道”。

《道德经》

《道德经》流传甚广,而其中“道可道也,非常道也。名可名也,非常明也”这两句话的影响更是难以想象。

对这句话的通常解读是:可以说出来的道,都不是真正的道;可以说出来的名,都不是真正的名。

《道德经》是论“道”与“德”的专著,它以“天之道、人之道、古之道、非常道”对“道”谈玄论妙,全文的核心观点是:道者万物之奥。以至于两千年来众说纷纭,基本结论却是:说得出来的都不是道。

正因为关于“道”的说法莫衷一是,“道”被有意无意地大打上了模糊不清、难以言说的标记。所以,哲学家任继愈先生高度概括地说:

“道”是不可感知的,不可认识的神秘的精神实体。所以说它没有相状、没有形象,只能靠直观来体验它。它虽然无形无相,却又是当前具体事物的主宰者。----任继愈《老子新译》

三百多年来,伴随着万有引力、适者生存、条件反射、剩余价值学说和相对论这些重大理论的出现,上述中国关于“道”的论述在西方文明面前,日益失去了指导人类生活的活力和光芒,以至于中华文明不得不面对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李约瑟之问——是什么阻碍了中华文明在四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始终没能将她们的经验科学转变为理论科学?(李约瑟难题)

帛书《老子》

年,在长沙马王堆出土的帛书《老子》,不仅对“道”给出了三个明确的定义(分别在第4章、第25章、第41章),还从八个方面对“道”的属性展开了深刻的探讨,清晰地说明了:“道”的可实证性(第13~16章);“道”的可应用性(第27、28、30、31、33、48等章节);“天之道”和“人之道”的关系(第68、75、79、81章);以及它虽是宇宙万物的创生者,但它并不是“万物的主宰”的自然属性。

在帛书《老子》第4章中,作者清晰地给出了“道”的第一定义。分解如下:

“道”的动力特征:道冲,而用之又弗盈也。说明“道”是一种力量;

“道”的机制特征:渊呵,似万物之宗。说明“道”是一种机制;

“道”的最根本属性: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说明“道”可以使宿主自行组织和自行平衡;

“道”的空间属性:湛呵,似或存。说明“道”以特定的能量形式存在;

“道”的时间属性:吾不知其谁之子也,象帝之先。说明“道”先于万物、真理而存在。

综上可以得出,“道”的第一定义为:“道”是使万物自行组织和自行平衡的机制和原动力。

关于第一定义的详细解读,请参看《道论》?帛书《老子》破译报告(上部)。

请参看帛书《老子》破译报告?《道论》(上部)、《德论》(下部)肖钢著。

温馨提示

订购课程、教材请加:laozisishu

转载请注明:http://www.mengjialaguos.com/ddjyx/1117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