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善若水,善利万物
作者/江雪(北京)
刊名题写/朱东风(书法家)
编辑制作/风哥
书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我解《道德经》(9)——
上善若水,善利万物
作者/江雪
“上善若水”,是《道德经》里大家都知道的名句。
字面理解,就是:上等的善良就像水一样。
这里的“善”,就作“好”“善良”解释。
而“上”字,是相对于“中”“下”来说的。也就是说,“善”分为“上”“中”“下”三等。上等的“善”就像水。
那么,“中”等的“善”,“下”等的“善”,像什么呢?老子这里没有说。
在我国古代,把一件事物分为“上”“中”“下”三等,是比较通常的。
“上”“中”“下”,本是一组相对的方位词,我们通常引伸为程度与等级。
比如,军中有“上将”“中将”“少将”,“上尉”“中尉”“少尉”,“上士”“中士”“下士”,等等。
比如,古代谋士献策,一般也分“上策”“中策”“下策”。
所以,老子《道德经》这里说“上善若水”,指明“上善”,那么,言外之意,当然会有“中善”“下善”。
网上摆度一下,还真有人提问:“上善若水,而中善、下善是什么?”“上善若水,难道还有中善、下善吗?”
“上善”是指境界最高、最好的“善”,它像水一样。
我们难以想像“中”善、“下”善,用什么来作比?
瑜珈八十三卷中说——中善者:谓修行时,无有艰苦;远离二边,依中道行故。
平均分到说的“中善”,就是指“中间”的,略有中庸之味道。
在互联网上,我查到有不少公司或机构以“中善”命名,比如:中善投资、中善控股、中善制药、中善设计、中善文化、中善科技等等。这些企业或机构的管理者,应该说懂得中国传统文化,他们不好意思以“上善”起名,而“下善”是不行的,认为自己做到“中善”就很好了。
而所谓“下善”,其实就是“不善”。咱们祖先是比较含蓄的,不直接说不好、不善,给你一个“善”的名头,称为“下善”。
前面我们说过了,善良是有差别的,一般分为上善、中善和下善。
《道德经》里说,“上善若水。”没有说“中善”像什么,“下善”像什么。
现在有人说,上善若水,中善若火,下善若石。
想必是有道理的。
严格讲,下善,不能称其为“善”。“下善”非但不能达到善的目的,有时反而弄巧成拙,把本质的“善”变为表面的“不善”。这样的“善”,非但不受欢迎,反而有可能给别人添麻烦。“下善”就是把善行给了世界上最不该接受善行的人。它就像石头一样,不会给人帮助,反而会挡住了他人去路。
而“中善”,肯定比“下善”看起来要好得多,但又太显山露水。我们知道,在大街上,布施米面、周济穷人,在电影里、影视剧里,经常有这样的情节,让人一看即知是在“行善”。这样的善,形式上是在行善,但实质如何很难分辨。“中善”不是完全的善行,是有目的的善行,是有企图的善行,就像火一样,既能帮人、救人,也能损人、害人。
而“上善”,像水一样。我们知道,人们每天都在使用水,万物都离不开水,我们却不知道这些都是水的善行,没有必要感激水的善行。这样的善,才称得上“上善”。
用普通的话说,你行了善,既不需要他人察觉,也不需要他人回报,就像水一样,无处不在,自然而然,这就是“上善”。
“上善若水”,把最好的善比作水。但反过来,能不能说,水就是最美好品行的象征呢?
在我们的字典里,水深火热、洪水猛兽、水性杨花、水火无情这些成语,对“水”是怎样一个态度,怎样一个解释呢?
同样是“水”,古人竟然有如此巨大的区别对待。
有一种观点,就是应如何理解“上善若水”中“善”字的本义。不正确理解“善”字的本义,一切关于“上善若水”的解释都是无稽之谈,圣人的智慧也就不会被我们真正领悟。
实际上,“善”的本义就是指事物的自然属性或规律,没有褒贬的意味,并不是我们现代意义上的美丑、好坏。“上善若水”和“人之初,性本善”中的“善”都是这个本义。“人之初,性本善”是讲,人初生时,由于还没有受到社会和教育的熏染,所以其本性具有天然的特点,即自然属性。而不是我们有的人所理解的“人出生之初,其本性都是好的”这样的意思。
我们理解了“善”的本义,那么“上善若水”就很好理解了。
老子《道德经》里的“道”,主要就是指事物的本源和自然规律,所以“上善若水”,也就是指“上善”具备水的自然特征。
孔子更为形象地解释说:“众人处上,水独处下;众人处易,水独处险;众人处洁,水独处秽。所处尽人之所恶,夫谁与之争乎?此所以为上善也。”
我们知道,孔子与老子是同时代人,但孔子比老子要年轻。据传,孔子曾问道于老子。这里,孔子的解释呼应老子的“上善若水”之说,就不为怪了。
“上善”为什么“若水”?因为,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这是《道德经》中最直接的解答。我们知道,水滋润万物,万物生长都离不开水,但水并不与万物争利。
如果我们人,能够像水一样,利万物,无处不在,又不与万物相争,那就是最上等的“善”了。
当然,我们人最先参照的还是“人”,我们不说像水那样“利万物”,我们首先要做到“利他人”而不争。往往我们做不到。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句话,我们耳熟能详,如果真能够做到,肯定也是“上善”。所谓“为人民服务”,就是“利他人”,能够做到“全心全意”,就是不掺杂念,不掺私心,没有私利的那种,也就是“不争”。
我们许多人都是这样,为别人做事,其实都是有私心的,不论寻求远期回报,还是短期利益,都是有一定目的的。这里所谓的“善”,往往不能称为“上善”。
我们还有的时候,名义上,或是表面上,是在为他人做好事,但好事做得让对方为难,让对方不舒服,像这样的好事,这样的“善”,也不能称其为“上善”。
我们人除了与人,更多的时候是与环境,与自然。我们也做过许多所谓的“善事”,比如,围海造田、伐木耕田、开山挖矿等。其实,这些都是人类向大自然索取,真正违反了“水利万物而不争”的教诲。
现在,我们提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要以“水利万物而不争”的精神与自然相处。
江雪,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诗歌、散文作品散见于多种报刊、文集,刊发于《新时代诗刊》《文学艺术》《昆仑》等多种媒介。多次获得诗歌、散文大赛奖,曾荣获首届陶渊明文学奖金奖、第二届中国昆仑诗文奖金奖。曾主编出版游记专著《山南海北总关情》,地域文化专著《白浪滔天北戴河》。其诗歌作品被选入出版《世纪诗选》个人专辑。
感谢
转载请注明:http://www.mengjialaguos.com/ddjyx/111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