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道德经 >> 道德经影响 >> 正文 >> 正文

老子道德经真正厉害的人,都有这2个特

来源:道德经 时间:2022/8/25

文章作者:琢磨君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人到中年,我们需要多做人生减法,而学习道家思想,多读读老子《道德经》就是最简单易行的办法。

比如说,当我们读懂老子《道德经》第52章,便可悟透什么是聪明,什么是坚强。因为在老子看来,真正厉害的人,都有聪明和坚强这两个特征。具体又该如何做,如何理解呢?下面我们来一起看看老子《道德经》中的解释!

1、见小曰明。

老子认为:够察见到细微的叫做“明”。这里所说的明,可以说是高明,也可以说是聪明,但总体是明察秋毫的意思。

很多人只是能够注意到大的事物,谈理想、聊格局、讲大道理,而忽略了小事情、小细节,这其实算不上是真正的聪明。

在老子看来,能够看见事物细节、小的方面,才算是真正的聪明。就如曾国藩在《挺经-明强篇》中所说:明有两个方面,他人只看到近前的事物,我则可见更深远的事物,这叫高明。他人只看到粗大显眼的东西,我则可看见细微的东西,叫精明。

一般来说,高明取决于一个人的天赋资质,而精明则全靠后天的学习钻研。比如说,我们不够聪明,就可以通过学习锻炼,好问好学,最后让自己慢慢变得“精明”。

曾国藩还举了一个例子说,精明就好像是极为细微之物,用显微镜照它,会放大一倍、十倍、百倍;还如满是粗糠的糙米,捣两遍就可除去粗糠,捣上三遍四遍,就精细白净到极点了。可见,聪明、精明是可以通过后天的勤奋而苦练得到的。

我们在读书学习、做人做事的时候,一定要特别注意细节,因为细节决定成败,观察细节的能力决定了我们是否真正聪明。

老子智慧高深,但他特别看重细小的事物,他说: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曾国藩也说:古之成大事者,多自克勤小物而来。由此可见,真正厉害的人,真正聪明的人,应该是从注重小事、做好小事开始。

2、守柔曰强。

老子认为:能够守住柔弱的叫作“强”。估计很多人觉得奇怪:为什么守住柔胜反而是强大呢?因为老子说过:柔弱胜刚强,天下之至柔能够驰骋天下之至坚。

这种道理不是老子空想臆断出来的,而是他领悟出来大道后,得出的人生真理。比如说,天下间再没有什么东西比水更柔弱了,但是它无坚不摧,没有什么能够胜过它,替代它。

还比如,人在活着的时候身体是柔软的,死了以后身体就变得僵硬。草木生长时是柔软脆弱的,死了以后就变得干硬枯槁了。可见,坚强与死是同类的,柔弱与生是同类。

曾国藩在《挺经-明强篇》中所描述的强者思维,和老子的思想如出一辙。他说:靠斗智斗力,逞强而得来的强胜,会因为强胜而迅速兴旺,也有因强胜而彻底惨败。

我们如果读了历史就会发现:那些靠智力或者武力而得势的国家或人,最后也会败亡得很快。比如说,残暴的秦朝和隋朝都是二世而亡,李斯和赵高都是聪明反被聪明误,不可一世的霸王项羽成功快失败也快,董卓、袁绍这些乱世枭雄都没有好结果,曹操和司马懿靠智谋取胜但他们的子孙后代遭殃,等等。

所以说,我们在自己弱的地方,需修正时,求得强胜就好;而在比别人强的地方,如果还要谋求更大的强胜就不好,不可四处逞强,因为这种强盛不仅持续不了多久,还会找来很多的祸患。

真正的强,不是逞强、冲动、鲁莽,见人就要争执、打打杀杀,而是要懂得审时度势、以柔克刚,勇而不敢。就如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战神韩信忍下“胯下之辱”一样,人先要学会低头,暗中积蓄力量,最终才能真正“抬头”,笑到最后。

如果我们能够读懂老子《道德经》第52章,特别是是记住老子的两句话——见小曰明,守柔曰强,便可真正悟透什么是聪明,什么是坚强。

同时,我们也应该知道,真正厉害的人,都有以上2个特征——见小、守柔。大家不妨自我对照一下,看看自己身上是否也具备这些素质。若有,就要恭喜你了!欢迎大家在文章下方留言互动!

国学新导航——弘扬传统文化精髓,传播国学经典智慧。

如果您喜欢我们的国学文章,欢迎

转载请注明:http://www.mengjialaguos.com/ddjyx/1191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