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宠辱:得宠和受辱。[2]贵:看重,重视。[3]大患:灾难,这里指明利之心、虚荣之心。
受宠惊喜和受辱惊恐都是样的“惊”“,将名利之心看得重于生命。什么叫“宠辱若惊”?其实得宠并不一定是开心的事,因为得宠就会担心失宠,心惊不安,失宠就如同受辱,也会惊恐万分,得宠和被侮辱都是卑下的,这就是“宠辱若惊”。
什么叫“贵大患若身”?我们把名利看得比自己的生命还重要,是因为太看重自我了,如果我们能达到无私的境界,就不会因为“有”而担心失去。所以只有那些用自己全部身心去治理天下的人,才可以把天下交给他。只有他忘掉自己,心里只有众生的人,才可以把天下托付给他。
这一章的主旨是“无私”,老子认为一个人之所以会“宠辱若惊”,其根本原因是把自己看得太重,一个人如果能达到无私的境界,把个人利益置之度外,他根本不会因为荣辱而受惊,甚至就不会有荣辱感。
我们人作为情感动物,对荣辱的情感体验十分敏感,芸芸众生奔走于各种名利场,不可能完一摆脱荣辱的影响。人若过于看重荣辱得失只会对自身有害,当我们受到别人的冷眼、辱骂、轻视时,我们会表现出不安,因受辱伤了自尊而意难平;当我们受到别人的恭维和赞许时,心里会感到喜悦,但这种喜悦是短暂的,受宠同样如此,因为受宠的潜在逻辑是默认自己的尊严比对方低下,还有患得患失的情绪;其实这一切都是人性的弱点造成的,人无论得到宠爱还是屈辱都会忧心忡忡,两者均对自己的心灵与精神形成戕害。
在现实生活中,多数人对于身外的荣辱得失看得十分重,甚至比生命还重要。人生在世,难免要与功名利禄、荣辱得失打交道,许多人以功名利禄为人生最高目标,其生命的目的就是享受荣华富贵,活着就是为了寿、名位、货等身外之物。对于种种身外物,可以说是人人都需要,但是需要思考的是,我们应该把它摆在什么位置上?
部分图片与文字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站内联系作者删除。
转载请注明:http://www.mengjialaguos.com/ddjyx/121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