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道德经 >> 道德经影响 >> 正文 >> 正文

简明正解道德经第一部分V10,解释

来源:道德经 时间:2024/5/28
刘军连挂号多少钱 https://jbk.familydoctor.com.cn/bjbdfyy_ys_12559/

文/吴博启明

笔者最近对道德经的领悟有所进展,拟按自己认定的普遍解得不够准确的章节入手,逐步推开全面的简明正解,并分部分并以版本更新方式发布上网,使之及时与网友见面,供更多的人参考,也以免有失。详解今后有机会再另行编写补充。

所谓章节的正解,并不是全文都精准正确的解,是指符合老子思想核心,贴合章节中心思想,够圆融,逻辑自洽,笔者认定的总体精准正确之解。很多章节并不是通行本章节的直接解读,考虑了老子帛书甲乙本和其它版本,阅读者请留意。

笔者方法是以领悟通行本为出发点,适当兼看帛书,有问题再去找答案,注重综合分析领悟。主要是靠自己背下了道德经的基础,和自己相对丰富的经历,以及曾学的一些杂七杂八的东西,适当借用调试软件的功底、方法和精神,来悟道和解读道德经。

道德经通行本的文本与帛书本等的文本,若能将之融合一体,就做一个解释,如果融合不了,且都正确符合老子核心思想的,就分述。

已有信心的章节标以,有一定改进但未解完的章节标以。

限于笔者水平,手头资料的有限性,一些正解中也可能存在问题,愿同广大网友和专家共同交流和努力,把道德经内核解到精准,以便更好传承。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可以表达清楚的道,不是恒常的道。可以定义清楚的名,不是恒常的名。无,定义为万物的创始者;有,定义为万物的生母。这样,总是在无我的状态下,可以观察无与有的奥妙;总是在有我的状态下,可以看到无与有的实用。无与有两者同出一源,名虽不同,说的又是一回事,这事就玄妙无比了,这是宇宙万般奥妙的源头。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後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惟弗居,是以不去。   

大家都知晓,喜欢之所以是喜欢,是相对于厌恶而已;都知晓,赞成之所以是赞成,是相对于不赞成而已。所以,有和无相互转化,难和易相互成全,长和短相互比形,高和下相互比势,声音与回声相互呼应,前和后相互接续,一直都这样,它们也都是两两相对的存在。因此,圣人尽力用无为的方式对待世事,尽力用无言的方式施行教化,世间万千事物兴起、成长时,不去随意搅扰,创生事业、事物也不据为己有,有所作为并不倚仗权势,功成而不自居。正是由于功成不自居,才会功在人心而不失去。

帛书后面几句大不一样,另解如下。

万物昔而弗始也,为而弗志也,成功而弗居也,夫唯居,是以弗去。

万物只会往前走,不会从新来过,往前走也没有什么刻意,到了一个阶段也不会停留。要知道,只有停留,万物是不去的。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道,虚空无形,其大能却无穷无尽。深远啊,象是万物的祖宗。(他能,)磨挫万物之棱角,化解万物之本体,调和万物之光芒,聚同万物之尘埃(/让万物之尘埃以类而聚)。幽隐啊,似有似无的存在。我不知道他是谁生的,他象是天地万物的祖先。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上善是治理好水。水治理好了,就可滋养万物,再让水安静下来或静静流淌,把水令众人所厌恶的一面管住,这样就很接近道了。选择居处要合适,中间要有合适的水(穿过),水尽量由天赐,大家要诚信,政治要有效,要能人做事,行动要把握时机。唯有不争(于水和天),方能无过无失。

最后一句,帛书可能另有一说,夫唯不静,故无尤。可以解为:只有择机而动/不傻呆着,才会无过无失。

附加说明:

本章是结合多个版本解读,另,上善若水,文字是正确的,仍可照用,“若”字本来就是有理顺的意思,老子也一定是取这个意思,书法字画照用,意思转变为“上善治水/上善是治理好、理顺水”即可,这也可见中华文化的包容力!

附:感谢诸多网友及其网文!

转载请注明:http://www.mengjialaguos.com/ddjyx/1345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