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道德经 >> 道德经影响 >> 正文 >> 正文

听傅佩荣讲道德经如何安身立命遵道而

来源:道德经 时间:2021/2/26
白癜风的专家 http://m.39.net/pf/a_4781916.html
(转识成智的心灵力:心灵成长与自我觉知的智慧修炼)心灵潜能是人体的自愈系统,是人追求外在事功的内在驱动力,它能帮助人有效释放生命潜能)你知道为什么亲子关系、亲密关系中为什么有这么多问题么?有健康的心灵,健康的情绪,才有幸福的生活。境由心生,明心见性。提升心灵力需提升四项能力,觉察、表达、同理、信赖。觉察自己的思想、情绪和行为模式,释放生命内部长期积压的情绪与感觉,勇敢面对生命的困境,在烦恼中寻求生命的智慧和洞见。(陶造:熏陶教育法的慢功夫)熏陶成性,天天熏,时时陶,陶塑成型,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循序渐进。-12-11欣赏世界风中国情兰州理工大学第三届国际文化交流节有感。例:浙江大学:在经典传统文化熏陶中完善人格中国文化传媒网

-10-16“阳明”,是明代著名思想家王守仁的别号。而浙大与“阳明”的关系还要从“求是”校训说起。年11月1日,浙大西迁途中,广西宜山的开学典礼上,竺可桢校长发表了题为《王阳明先生和大学生典范》的讲话,确立“求是”为校训。“所谓无心同异,惟求其是,正是阳明的博大不立门户的精神——本校推原历史的渊源,深维治学的精义,特定‘求是’二字为校训.(心念·语言·行动循环链)每个念头就像一颗种籽一样,在种籽里面,你无法看到大树,但只要你播下种籽,并持续浇水灌溉,种籽自然会把自己所需的东西,吸引到身边来,而成长茁壮----语言的力量。(生命的精神维度与灵性生活:气定神闲的睿智)人,越放松,越有智慧。忙的意思就是心死了。忙往往都是比较紧张的状态。禅、祈祷和瑜伽,借助冥想等手段,帮助人放松,引导人进入灵性的世界。非常悲哀的事,我们今天的社会太浮躁,太多的人,都忙于琐事。太多的人,被琐碎的事情所羁绊。无暇营造心灵的花园。由此导致精神家园的荒芜。没有活出生命的饱满的精神和灵性维度,仅仅是蝇营狗苟的纯粹世俗生活。读书,创新性研究,修炼,聆听美妙的音乐,学习一门艺术,都是提升灵性生活的途径。在忙碌的生活中,安静下来。活出生命的精神维度和灵性智慧,超越平凡的生活,超越世俗的算计,超越琐事的羁绊。-12-10-06:26

《道德经》第02章功成弗居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①;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②,前后相随,恒也。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⑧,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④,生而弗有,为而弗恃(shì)⑤,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①已:语气词,可译为“了”。

②音声:古代音和声是有区别的。单调的、无节奏的叫“声”,复杂的、有节奏的叫“音”。

③是以:疑为后人所加。本章的前八句是老子的相对论,后八句是老子的政治论,文意不相连。圣人:老子理想中的“与道同体”的人物,他与儒家圣人有很大不同,是“有道的人”。

④始:管理、干涉的意思。

⑤恃(shì):依赖,依靠。

天下的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丑的观念也就出来了;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恶的观念也就产生了。“有”和“无”互相对立而产生,困难和容易互相矛盾而促成,长和短互相比较才形成,高和下互相对照才有分别,音和声由于对立才显得和谐动听,前和后彼此排列才有顺序,这是永远如此的。因此,有道的人用“无为”的法则来对待世事,用“不言”的方式施行教化;让万物兴起而不加倡导,生养万物而不据为已有;抚育万物但不自恃己能,立下了功勋而不自我夸耀。正因为他不居功,所以他的功绩就不会失去。

老子通过美与恶、有与无、难与易、高与下、长与短等事物表象的相互对立、相互依存关系,说明世间万物相互联系、相互统一的规律,确立了对立统一的永恒普遍法则。然后,在这种辩证观点的基础之上,又提出了圣人处世、治世的无为之道。

本章主旨讲的是“道”的内涵。

天下万物,在表象上都可以分为真善美和假恶丑两个对立的方面。美的可以造成恶的结果,善的可以造成不善的影响,任何美善的事物,本身都包含着不美不善的一面。一切事物也都处于运动变化之中,美转化为不美,善转化为不善,乃是大道运行之必然,亦是事物发展之规律。若把美的事物当成永恒的美,把善的事物视为绝对的善,那必然会事与愿违,终究会导致不善的结果的出现。

老子说明事物相互依存及变化发展的规律,并提出了一些基本的行为准则,即“无为”、“不言”、“弗始”、“弗有”、“弗恃”、“弗居”等。这些准则在老子道论中是深得于“玄德”的体现,也是老子道论的基本行为主张。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mengjialaguos.com/ddjyx/73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