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这里是三宝易学堂,今天为大家带来的是老子《道德经》的第六十四章,首先我们来先看原文: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pàn),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译文:
凡安定下来的就容易持守,凡发生前的就容易图谋;脆弱的东西容易瓦解,细微的东西容易飘散。
在事情没有形成之前就处置它,在祸乱未发生前就管控它。
合抱的大树,是从细如针毫的芽苗长成的,九层的高台,是一点点累积起来的;千里的行程,是脚下一步步迈出来的。
刻意妄为的必然失败,人为把持的必然落空。所以,圣人无所作为就不会失败,无所把持就不会落空。
世人行事,往往在接近成功时反而失败了。如果一件事快结束时能像开始时那样慎重,就不会招致失败。
所以圣人想要的是世人不想要的,他不看重稀有的东西;想学的是世人不想学的,他补救世人所犯的过错,这是顺应万物的自然本性而做的辅助,而不敢专擅妄为。
“其安易持”中的“安”为安定下来。
“泮”:瓦解。
“为者败之”:刻意妄为的必然失败。
“执者失之”:人为把持的必然落空。
“慎终如始,则无败事”告诉我们一定要慎始慎终。
“复”:改过。
好了,今天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了,这里是三宝易学堂,如果您感觉本文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您的支持是我们前进最大的动力。
三宝易学堂
转载请注明:http://www.mengjialaguos.com/ddjyx/93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