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學》中華經典
《道德經》德篇
(第卅八章?第八十一章)
樊功生英譯
原文林靜、英文樊功生
琴曲《幽蘭》演奏劉麗
林靜魏碑《中華經典》
林靜篆書《道德經》
吳路《老子騎牛圖》
(圖片來自網絡)
編者按:老子(約公元前—年),李耳,字聃,一字伯阳,或曰谥伯阳,周朝守藏室史,《史记》記载其生于陈国苦縣。歷史影響最深遠的中華聖賢之一,思想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黃老之學的兩位核心人物之一,道家学派奠基者。其五千言著作字字珠璣,彰顯崇高的人性與事物原理,是超越時空的人文寶典。其思想不僅影響了孔子、列子、莊子等歷代諸多哲學大家,也影響到後世方方面面,從個人修為到行業學科都以“道”作為衡量標準,如道理、道義、師道、醫道、書道等。
趙孟頫小楷《老子》
(節選自網絡)
第三??章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上德無為?無以為;下德無為?有以為。上仁為之?無以為;上義為之?有以為。上禮為之?莫之應,則攘臂?扔之。故失道?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後義,失義?後禮。夫禮者,忠信之薄,?亂之?。前識者,道之華,?愚之始。是以?丈夫處其厚,不居其薄;處其實,不居其華。故去彼取此。
Chapter38
Thesupremevirtueisbeyondvirtue,andisvirtuous;
江海所以能為百?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王。是以聖?欲上?,以其?下之;欲先?,以其身後之。是以處上??不重,處前??不害。是以天下樂推?不厭。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Chapter66
Theoceanbe
转载请注明:http://www.mengjialaguos.com/ddjzz/107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