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是春秋时期老子(即李耳)所作的哲学著作,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名著之一。
1、绝学无忧。
出自《道德经·第二十章》。抛弃一切学问和成见,不执著任何知识,人生就会自然无忧无虑。
2、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出自《道德经·第十九章》。返璞归真,减少私心,清心寡欲。
3、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出自《道德经·第六章》。它(谷神)的本体是绵延存在而又若有若无的,它的作用却是无穷无尽的。
4、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出自《道德经·第一章》。体会这个道的妙用,有无相生,妙中有妙,直至无穷。所有的妙处都在这个法门中。
5、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出自《道德经·第一章》。我们可以称之为道的道,不是真正的道;我们可以命名的名,不是这个名的本意。
6、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出自《道德经·第一章》。无名,是宇宙天地的初始;有名,是万物得以孕育化生的根本。
7、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出自《道德经·第七章》圣人把自己的私利放在后面,反而成了人群的首领;把自己的身体置之度外,反而更好地保全了自己的身体。
8、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出自《道德经·第二十章》众人都很聪明睿智,唯独我却显得糊里糊涂。众人都很精明,唯独我看着很笨的样子。
9、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
出自《道德经·第四十一章》。大的地域没有边角,贵重的器具最晚成,大的声音没有什么声响,大的形象没有形体。“道”隐藏在无名之中。
10、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出自《道德经·第八章》。至上的善行就像水一样。水,善于利益万物而不与万物争,居处于众人所讨厌的低处,所以,水的性子很接近于道。
转载请注明:http://www.mengjialaguos.com/ddjzz/126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