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老子要提出"有无",确立"有无"这个新概念?
这是因为道不是虚无缥缈的,是实实在在的,是信实的,是通过"有无"展示给大家的,并要求人类遵守的自然法则。
"有无"作为概念是新的,但是所指代的自然现象却是旧的,是过去、现在、将来都还在继续不断循环发生的。
银河系及太空中一切星系都在"有无"变化。太阳系现在正在不断的膨胀过程中,以后还有一个不断的回缩过程。只是回缩过程可能跟膨胀过程不一样。这是大的"有无"变化。
小到人,在人身上也有很多的"有无"变化。"生与死"是人的最大"有无"变化,而且一个人只有一次。在这个最大的"有无"变化过程中,存在着很多的无数次的循环不断的小的"有无"变化。如人的呼吸、动静、饱饿、睡与醒、血液循环、眼睛的闭合、看书的疲倦与精神、劳作与休息、坐与站、卧与行、咸与淡、细胞的新陈代谢、……。(这些小的"有无"做到了,那个大的"有无"才能做够做足,才能长寿健康)
自然界的春夏秋冬、白天黑夜、花开花谢、绿叶枯枝、天晴与下雨、……。
国家层面的人口数量的增加与减少、经济上的银根收紧与放松、美国移民政策的放宽与收窄、……。
家庭成员的团聚与又各奔东西、……。
"有无"是自然现象,是道主使,人的思维附和,循环往复,从正到反,从反到正,无对错,无好坏,无贵贱,都应该、都正常。
开篇第一章,老子直接提出"有无"这个新概念,给"有无"这两个古老的汉字赋予了新的哲学含义。
"有无"是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有与无同样都是出于道,由于它们代表的对象具有对立相反的性质,所以"异名",有相反意思的名称:有无。
比如学习累了要休息一会。"学习与休息"就是一对"有无",只是有的人学习一个下午不累,有人学习一会儿就累了,不过没有关系,累了就休息,这是每个人的个性差异,就是说虽然"有无"都是源于道,但是每一个人之间,每一次的"有无"都是可以不一样的。
头的两句是讲"有无"的变化特征,是讲一个出现则另一个隐去,或停止,或消失。
就是说:美与恶是一对"有无",美出来了,恶停止。善良出来了,不善良停止。
用来比喻"有无"的交替性。
有无相生:就是有无的相生性,即有带动出无,无带动出有。当然这是表面现象,其根源还是道在背后驱动。
"有无":有难易,时间上有长短,世俗之见有尊卑贵贱高低等级,像是声与音相附和,一前一后紧相随,而且恒久不停息。
"盗与不盗"是思维在起作用,"盗"就是思维在作为,对于难以得到的,思维不去思考,不去乱作为,就是只做"有无",就是思维自然之为,就是"不去贵难得之货,使民心不为盗"。
道是冲着这个"有无"不多不少刚刚好,很深远,但确实是万物"有无"之宗源。
"多言"就是思维多余的命令,就是极端,就是穷极。超过"有无"之变化,就是"非德"。
非德:与德相对,是人的行为离开德之后的表现。有"上德、下德、上仁、上义、上礼"。
道不会死亡,是若"谷神",源源不断,它的门就是"有无",是人们可以看到的,是人可以通过修行"有无"来修道的,来接近道的。
"有无"是老子提出的,但又是平常存在于我们生活之中的,只是我们没有去注意它的存在。
"有无"思想的确立,为天下哲学的认识,建立了分辨的方法。以自然为标杆,为人类哲学找到了方向和道路。
道是存在的,道就是神,是存在在万物背后的若"暗能量"一样的神秘力量,人类已经发现了它的神秘存在。
至古以来,人类先贤都在探索人类及宇宙的奥秘,人类逐渐发现人与自然,与宇宙万物具有独特的神的联系。
我们是一体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mengjialaguos.com/ddjzz/126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