乍读这段,感觉一下找到了封建王朝科举制度的思想源头。无为而治的前提是,作为社会最大基数的百姓能够无知无欲,一群傻子才好管理。
封建时代的教育是一种精英教育。学而优则仕,学得好的脑瓜灵的,朝廷给你入编,而普通群众大部分还是文盲。
所以,有能力造反的人被皇帝收编了,芸芸众生则是无知无欲的过着小日子,皆大欢喜,这就是圣人之治。
后来儒家说了一句: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让别人去拯救世界吧,我就是喜欢老婆孩子热炕头,爱咋咋地。
老子在多年前就明白了,社会是金字塔构型,底部越宽大结构越稳。
为无为,不折腾,则无不治。春秋战国时期,五霸相争、七雄相斗,战争连炜不断,社会动荡不安,修生养民的国策在当时才是最适宜的。老子是个狠人,也是个善良的人。
※强制自己读书,发贴只为记录,个人水平有限,嬉笑怒骂随缘!※
转载请注明:http://www.mengjialaguos.com/ddjzz/129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