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道德经 >> 道德经作者 >> 正文 >> 正文

曹树堃大师又出新书,一起欣赏诗化老子道

来源:道德经 时间:2024/5/1

曹树堃先生,谦谦君子。在文艺成就上,是位多才奇人,在推动中华文化上,是位行动志士。他勤奋于古今中西之学,擅长诗文,于草木花鸟诸题,无所不探,且多创新,从泰西文化的定义来看,他更可以说是一位RenaissanceMan。

至于耳聪手巧,知行合一,以中国人的语言文化背景,竟然能突破国际大环境限制,在欧洲人所垄断的小提琴制作事业上,做出惊人的金牌成绩,这也只是我目前所知的奇事之一。

如此“奇人”,具诸“奇遇”,创多“奇事”,现在要以“诗化”的方式,“别译”老子《道德经》,再出一本“奇书”,而且找我作序。真是奇缘”。

“老子”这位世界哲学史上的大宗师,学问兼通文史哲兵,生平却和西方文豪莎士比亚一样,不可详考。莎士比亚38部剧作,为了市场经济效益,下顾市民俗贾,上佞后公贵人,俚语粗话自然不少,但是近百万字的作品,当然金句甚多,加上他也是十四行诗的能手,所以从种类、质、量来看,他的文学成就,西方一人。

但是和《道德经》不过是五千言的一本小书对看,《道德经》含金量极高,它不仅句句是启人深思的金玉哲言,篇篇都是带韵的散文诗,而且内中隐含兵学及帝王学。

所以从文学理论的角度,比较莎翁和“老子”,则不免还是有“登大堂”和“登高堂,人慧室”之别,以及小俗与大雅之异。

曹树堃先生用诗歌检释老子《道德经》的作品,是一种创译。而这种新的表现方法,可帮助大脑审思朋辨。而且因为有音韵节奏,使听觉随音节抑扬,具有提高注意力和产生如听歌的偷悦之感觉。所以此书不仅对初读《道德经》的学生有吸引力,而且对熟悉《道德经》的老读者,也能赋予“新瓶裝旧酒”的外貌新鲜感。这“旧经典”,借助于“新平台”,可以启发“与时俱进”,因人而异的新理解。——林中明

转载请注明:http://www.mengjialaguos.com/ddjzz/133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