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三十七章:天地自正
(本文以帛书修正版的内容进行阐述)
第三十七章原文:道恒无名,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镇之以无名之朴,夫将不欲,不欲以静,天地将自正。
重点注释:道,自然规律。恒,恒久、固定。名,下定义、名字。守,遵守、遵循。化,演化发展。欲作,这里是将事物拟人化,用来指事物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即将演化出新的事物或者形式。镇,镇静、镇定。朴,朴质、原本。静,平静、安静。正,正道,指原本应有的,正常的轨道。
第一句:道恒无名,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这一句的大意是:自然规律它并不是以单一固定的形式展现出来的,所以很难给它下定义,没有办法给它起一个固定的名字,但各地的诸侯或者君王,如果能够遵循它通过世间万物所展现出来的规律,不进行过多的人为干预,所有的事物都将会自行衍化和发展起来。
第二句: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这一句的大意是:世间的事物,衍化和发展到了一定的阶段,往往很可能变化出新的事物,或者以新的形式继续发展。这时候,我将会镇静地去看待这些新兴的事物,以对待万事万物初生时的心态去对待它,了解清楚它被下定义之前的各类本质。
第三句:镇之以无名之朴,夫将不欲,不欲以静,天地将自正。这一句的大意是:如果可以镇静从容地去面对那些新生的事物,去弄清楚它们的本质,那么人们将不会对它产过大的欲求,。没有了过多的欲求,就会恢复到以平静的心态去判断对它的取舍,这时候世间的一切也将回复到它原本应有的轨迹上来。
转载请注明:http://www.mengjialaguos.com/ddjzz/135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