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道德经 >> 道德经作者 >> 正文 >> 正文

道德经最大的灾祸就是轻敌,最蠢的行为

来源:道德经 时间:2024/8/23
北京哪家白癜风医院好 https://disease.39.net/bjzkbdfyy/240818/w2rrmy3.html
老子的智慧博大精深,他在《道德经》第六十九章中以军事,政事的角度出发,提醒人们骄兵必败,轻视天下时反思自己凭什么。经常这样做定会更加的了解世界,了解自己。现在就为大家带来此章的解读: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是谓行无行;攘无臂;扔无敌;执无兵。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若,哀者胜矣。释义:兵法家曾说:“我不敢主动进犯,而宁愿采取守势,不敢前进一寸,而宁愿后退一尺”。这就叫做虽然有阵式,没有阵势可摆一样;虽然要奋臂,可却像没有臂膀可举一样;虽然面临敌人,确实没有敌人可打一样;虽然有兵器,却像没有兵器可以执握一样。没有任何祸患比轻敌更大的了,轻敌将会丧失我的法宝,所以当敌对双方实力相当的时候,悲愤的一方可以获胜。本章是以军事学的角度谈以退为进的处世哲学,意在阐明:哀、慈、柔的道理,以明不争之德。老子认为战争应以守为主,以守取胜,表现了其反对战争的思想,同时也表明了其处事哲学中的退守居下的原则。这一章讲到“哀兵必胜,骄兵必败”的道理,成为千古兵家的军事名言。著名学者张松如认为:今人或为老子以退为进的方针,在军事方面则表现为以守为主,以守取胜的主张,这条总的作战原则是不对的,但老子提出的不可轻敌,和双方兵力差不多相等的条件下,悲愤的一方将获胜等见解,还是有它合理的地方。本章所讨论的用兵之道,并不是对军事指挥官而言的统兵打仗之道,而是一个当政者如何对待兵,如何动用兵的政治准则。纵观全书老子一直是在政治层面上谈论执政者,应当如何对待、护养、慈藏、如何动用他的手臂的问题,而不是在教导这些手臂该怎样挥舞。可以说从本书的每一章中都可以读出为政之道,经营之道,处世之道,管理之道,用兵之道。这是老子的思想具有普遍的概括性,关涉性的原因,并不能因此就认定老子是在专门谈兵或专论哪门具体的学问。从本章内容看老子是反战的,他认为如果是被迫卷入战争,就应该采取完全的守势。这是他把谦退,忍让,无为静柔的哲学思想通过军事再次表述出来,而老子并不是兵家,并不是就军事轮军事。老子后面说”祸莫大于轻敌“,没有任何祸患比轻敌更大的了,简单来说就是骄兵必败。战争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事,老子是不赞成动用武力的,但到了必须战斗的时候又不得不战。在战斗中轻敌是可怕的,一旦轻敌那么失败的命运就不可避免。刘备初到蜀中准备争夺汉中之时,黄忠主动请缨要做先锋官为蜀军开路,刘备本来念及老迈不忍让他如此辛苦,可黄忠却一再坚持,刘备只得答应了他。黄忠来到定军山时探听到是曹营大将军夏侯渊负责镇守此处,于是他便命令大军只是扎营,却不战斗。夏侯渊一连叫战数日都不见黄忠出来,认为黄忠已老,无气概可言了,于是便渐渐的产生了携带之意。谁知黄忠抓住一个机会后,出奇兵打的他个措手不及,而且对阵时将他一刀斩于马下。两军对抗力量大致相当的情况下,骄傲的一方常常会失败。轻视敌人产生的灾祸是很大的,骄傲轻敌不仅丧失了不战而胜得战机,而且非常容易导致灾祸的不断加大。用兵如此,为人处事更是如此。骄傲自大的人往往会大意失荆州,遭致失败。而处处以弱者自居,忍辱负重的人往往能绝地反弹,取得最后的胜利。如今的世界各种竞争日益激烈,这就要求我们永远保持清醒,洞察对手的一举一动,制定出相应的对策,在竞争中取胜不断发展和壮大自己。切忌自以为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而骄傲自满,这样只会招来大的失败,甚至自取灭亡。佛家也有云:当你明白了无常,你就不会张扬,今日华丽风光,明日可能狼藉一场;当你明白了无常,得,有什么喜?失,有什么伤?得失不过空花一场;当你明白了无常,你就不会悲伤,今日愁云惨淡,明日可能满天阳光;当你明白了无常,一切都觉得正常。

单选

读者朋友们,你们在生活中是否也常常轻视别人呢?

是不是打开百度APP进行投票

转载请注明:http://www.mengjialaguos.com/ddjzz/1362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